大部制换来小政府
备受关注的大部制改革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根据昨日公布的方案,改革之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长期以来,外界对政府职能的诟病较多,具体内容有三:一是在应该管的领域政府经常缺位,比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职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二是在不该管的领域政府喜欢越位,表现为政企不分,过多干预市场行为导致价格信号失真;三是在职责划分模糊的领域,不同政府部门会出现角色错位,有利的争抢,无利的推诿。
改变角色缺位、越位和错位的唯一办法就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主线贯穿方案的始终。除了大部制改革内容之外,方案中还有相当篇幅涉及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包括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加强依法行政等重要内容。一句话可以简单概括这些职能转变内容:管好该管的,放松不该管的。
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止步不前,也无法一蹴而就。外界对于推动改革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具体实施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方案的出台只是改革破题,接下来才是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具体实施过程需要胆大心细。
首先要牢记把握改革的初衷和方向,不能将大部制改革变成部门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如果仅仅是将以前分布于不同部门的政府权力重新分配,则丝毫无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变动时期,各个政府部门还需要注意职能的无缝对接,杜绝上家不理、下家不管的情况发生。
其次,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需要同步推进社会力量的培育,弥补政府退出领域的管理空白。社会组织缺失,同时政府职能转变,极易给公众造成改革后不如改革前的印象。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现在还有很多欠缺,比如行政化倾向明显、成立社会组织门槛高等,下一阶段亟需破除这些弊端,大力培育社会力量,使之与政府共同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
另外还应注重机构改革的干净彻底,横到边,竖到底,切忌流于形式。大部制是在“部”的层面部门数量减少和职权范围扩大,同时也需要在各个部委内部推行大司局制和大处室制,强调部门之间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构拼接,而是为了融合之后提高效率。
上一篇:打破旧体制羁绊 推动新型城镇化
下一篇:复苏的代价
·价值投资就是集中投资吗?2013.03.10
·救人烈士带来树碑、救生方式等反思2013.03.10
·如何监管央企走出去?2013.03.10
·国五条细则严厉程度超预期 地产股短期将承压2013.03.10
·撤并计生委,从组织结构上为停止计划生育取下了紧箍咒-2013.03.11
·中日友好在民间,燕子归来传春意201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