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退不退出欧盟 英国该不该听美国

发布时间:2013-1-14 8:55:14 来源:国际金融报 【字体:

  “美国希望英国留在欧盟继续充当楔子,而这不符合欧盟的利益,甚至也不符合英国的利益。英国应该做的是听从美国官员的建议留在欧盟,并从国家战略上与美国做出实质性的切割。”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1日报道说,出于对英国可能将举行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盟的担忧,美国负责欧洲与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戈登在卡梅伦即将就欧洲事务发表重要演说的前几天在伦敦召开记者会,表示希望英国留在欧盟。他说,美国与欧盟的关系日渐密切,美国希望欧盟内能有英国响亮的声音,英国的声音对美国来说“更为必要和关键”。

  这是奥巴马政府资深官员首次对此发表正式讲话,尽管美国官员近来多次私下发表类似警告。美国的态度似乎超出执政党保守党内的反欧盟人士的预料。他们认为,英国应该检讨在欧盟扮演的角色或者举行全民公投决定去留。理由是,若脱离欧盟这个最大贸易伙伴,可以通过与美国建立更紧密关系来补偿损失。

  先放下美国的建议不表,我们来看看英国是否有第二条道路。早在去年11月下旬,笔者曾就此话题做过探讨,当时笔者认为,英国迫切需要在加入欧元区或退出欧盟这两个选项之间作出选择,这个选择是,卡梅伦“或许更应该考虑考虑如何实现英镑与欧元的联姻了”。12月中旬,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办公室主任乔纳森·鲍威尔即发表文章称,英国已很难有“迫使其他欧洲国家接受与英国形成更加松散的新型关系”的可能,“惟一切实的选择就是,要么全面加入欧盟,要么彻底退出。想象中的第三条道路是不存在的”。

  笔者认同乔纳森·鲍威尔的部分看法。笔者以为,除了改变过去的三心二意的做法,真心与欧盟各国结合外,英国已没有更好的选项。当然,这一结合不应该是美国所希望的那种,在欧盟内部能有支持美国的“响亮的声音”。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的英国与北美洲的亲戚美国比欧洲的邻国伙伴更亲近。

  美国官员近期的警告含义丰富。对这些表态的第一层解读是,美国近期正在谋求与欧洲的自由贸易谈判,双方有望在2013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美国需要欧盟内部有人能替其说话。这一表态对英国而言则是个危险的信号,倘若像过往一样,英国继续以“美洲的英国”姿态出现在欧洲的政治经济格局中,则很难搞好与德法等欧洲伙伴之间的关系,也很难向渴望参与主导甚至主导欧洲的英国选民交待。没有欧洲国家喜欢这样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英国。

  更进一步分析,美国并不希望一个强大的欧洲。美国拉拢欧洲的最佳说辞是,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使用完毕后促进经济加快增长的最有效方式就剩下贸易,签订自贸协定既可以让双方摆脱增长乏力的政治困境,又可以与欧洲一起“重返亚洲”,进而遏制中国。这正是“奥巴马政府积极向西方宣扬《跨太平洋(601099)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并在东方提出美欧签订贸易协定的前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玛丽·斯劳特语)。然而,这些更多的只是政治家虚幻的设想,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是第二大,且中欧、中美之间都存在很大的互补性,欧美一纸自贸协定很难改变贸易现状。关键的是,欧洲的整体崛起与强大似乎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从谁在多次狙击欧元即可看得清晰。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很难再在欧美之间游移。那么,英国是否应该不听从美国的警告,而毅然决然退出欧盟呢?笔者之前曾分析过,英国已错过了转型为全球的英国的机会。欧洲正在从政治一体化向经济一体化全面转型,像之前英国只加入政治联盟而经济单干的空间已非常狭窄,渐次主导欧洲经济乃至政治的德国法国等核心国,越来越不能容忍一个既想占尽欧盟便利又随意杯葛欧盟预算等主要政策方针的英国的存在。美国希望英国留在欧盟继续充当楔子,而这不符合欧盟的利益,甚至也不符合英国的利益。英国应该做的是听从美国官员的建议留在欧盟,并从国家战略上与美国做出实质性的切割。

  欧洲核心国德国也向英国伸出友好之手。德国外长韦斯特维勒在美国之后对媒体表示,德国希望英国“作为一个有建设性和主动性的伙伴留在欧盟”。韦斯特维勒说,未来欧盟所有层面上都有融合问题,但德国希望有一个关系更紧密的欧盟,由27个国家组成,包括英国在内。该怎么做?相信卡梅伦已做出选择。

  (作者系本报总编辑助理)

标签:退不退出欧盟 英国该不该听美国 欧盟 美国官员 英国 联合早报

上一篇:CPI达2.5%未必是坏事
下一篇:2013美国银行业前景并不乐观

相关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官员称房产税扩大试点方案仍存变数2013.01.14
·湖南交通厅原副厅长邹和平被刑拘2013.01.14
·政府要托底 爱心需鼓励2013.01.14
·2013年新增存贷款规模将会扩大2013.01.14
·中国劳动人口总量萎缩的严峻挑战2013.01.14
·净资产为正并不意味着没有债务风险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