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
华商报专栏?倒是最近这两年,欢迎队伍渐渐消失或者变小了,就连抗议的人群,规模也在变小,形色匆匆的人们,大多数选择视而不见。 提到支持政府的游行,我总是提醒自己不要用示威和抗议两个词,但很多同行依然会习惯性的称这些参加者为示威者。提醒自己,是因为觉得:通常抗议示威,针对政府或者某个机构,既然支持政府,那这个仗势,应该是给抗议批评政府的民众看的。只是,民众对抗民众,说得直白一点,百姓斗百姓,总觉得很不对劲。 因为一项政策,不同意见的团体上街表达支持和反对,这很正常,就好象之前立法会议员在会场内辩论是否应该兴建高铁,而持不同意见的民众则在立法会大楼外集会。但是直接上街表达支持政府和政府首脑,想了想,这些天伊拉克倒是有一场,在逊尼派的反政府示威持续了两个星期之后,什叶派教徒上街撑政府和总理马利基。这让外界非常紧张,担心发生宗教冲突,联合国发表声明,呼吁各方克制。民众对立,一不小心产生冲突,撕裂的是社会。而如果政府是刻意躲在幕后的,那就必须为后果负责,而不是上街的民众。 对待民选政府,人们不满要抗议了,才会上街,向政府表态,施加压力,同时希望得到那些中立,或者原本站在政府一边的其他民众的支持。不过香港有支持政府的游行,倒也有合理的地方,因
---------------------
看香港新闻,那个在元旦参加支持特首梁振英游行,打了记者的香港市民在法庭认罪罚款。电视画面上这位自称六十多岁,是网页设计师的男子,面对镜头,非常的斯文,和那天在维多利亚公园集会现场的狂躁,判若两人。也许正如他所说的,那种环境之下,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他的感叹,在被问到,那天他在现场被警察带走,游行组织者马上和他划清界线,表示只是市民个人行为,和他们无关,有怎样的感受?他说,觉得自己就好像一次性纸杯,用完即弃。
听着挺悲凉。因为这个老人家说,不管怎样,依然支持政府,很显然是发自内心支持政府。肯定不是那些个,游行结束,在街边的公厕领工资的“临时工”。
为特首是由1200人组成的委员会选举出来的,如何向外界证明,他是得到民意的支持的呢?那比较一下自发上街的人数,也算是一种方法。 只是,这样很容易让民众间的对抗变得很不平衡,因为政府拥有的资源和网络,让“自发”变得模糊起来。当然,很多时候指向政府并没有证据,但却很容易损耗政府公信力,至少让外界观感不佳。 元旦那天,朋友十二岁的孩子从北京来香港度假,晚上出去吃饭,正好在政府总部旁边。看到集会的人群,小朋友兴奋极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过了一会儿他很认真的问我:警察为何帮示威者指挥交通,维持秩序?这些人不是反对政府吗?嗯,在恪守中立上,香港警察还是做的可以的。
说到拿报酬上街,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事情是九十年代末在美国,每次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到访,总有一批人在路边聚集示威,当地中国使领馆的官员很不屑的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人都是领钱的。
?倒是最近这两年,欢迎队伍渐渐消失或者变小了,就连抗议的人群,规模也在变小,形色匆匆的人们,大多数选择视而不见。 提到支持政府的游行,我总是提醒自己不要用示威和抗议两个词,但很多同行依然会习惯性的称这些参加者为示威者。提醒自己,是因为觉得:通常抗议示威,针对政府或者某个机构,既然支持政府,那这个仗势,应该是给抗议批评政府的民众看的。只是,民众对抗民众,说得直白一点,百姓斗百姓,总觉得很不对劲。 因为一项政策,不同意见的团体上街表达支持和反对,这很正常,就好象之前立法会议员在会场内辩论是否应该兴建高铁,而持不同意见的民众则在立法会大楼外集会。但是直接上街表达支持政府和政府首脑,想了想,这些天伊拉克倒是有一场,在逊尼派的反政府示威持续了两个星期之后,什叶派教徒上街撑政府和总理马利基。这让外界非常紧张,担心发生宗教冲突,联合国发表声明,呼吁各方克制。民众对立,一不小心产生冲突,撕裂的是社会。而如果政府是刻意躲在幕后的,那就必须为后果负责,而不是上街的民众。 对待民选政府,人们不满要抗议了,才会上街,向政府表态,施加压力,同时希望得到那些中立,或者原本站在政府一边的其他民众的支持。不过香港有支持政府的游行,倒也有合理的地方,因
没过几年,这些人群的旁边,一定会有更庞大的一个人群,那就是欢迎队伍,参加的华人都是由当地的华侨团体组织动员,当然还有不少中国留学生。民间不同声音相互对抗,倒是非常热闹。只是觉得有些怪异,两群中国人,在美国这样,为了什麽呢?倒是最近这两年,欢迎队伍渐渐消失或者变小了,就连抗议的人群,规模也在变小,形色匆匆的人们,大多数选择视而不见。
提到支持政府的游行,我总是提醒自己不要用示威和抗议两个词,但很多同行依然会习惯性的称这些参加者为示威者。提醒自己,是因为觉得:通常抗议示威,针对政府或者某个机构,既然支持政府,那这个仗势,应该是给抗议批评政府的民众看的。只是,民众对抗民众,说得直白一点,百姓斗百姓,总觉得很不对劲。
为特首是由1200人组成的委员会选举出来的,如何向外界证明,他是得到民意的支持的呢?那比较一下自发上街的人数,也算是一种方法。 只是,这样很容易让民众间的对抗变得很不平衡,因为政府拥有的资源和网络,让“自发”变得模糊起来。当然,很多时候指向政府并没有证据,但却很容易损耗政府公信力,至少让外界观感不佳。 元旦那天,朋友十二岁的孩子从北京来香港度假,晚上出去吃饭,正好在政府总部旁边。看到集会的人群,小朋友兴奋极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过了一会儿他很认真的问我:警察为何帮示威者指挥交通,维持秩序?这些人不是反对政府吗?嗯,在恪守中立上,香港警察还是做的可以的。
因为一项政策,不同意见的团体上街表达支持和反对,这很正常,就好象之前立法会议员在会场内辩论是否应该兴建高铁,而持不同意见的民众则在立法会大楼外集会。但是直接上街表达支持政府和政府首脑,想了想,这些天伊拉克倒是有一场,在逊尼派的反政府示威持续了两个星期之后,什叶派教徒上街撑政府和总理马利基。这让外界非常紧张,担心发生宗教冲突,联合国发表声明,呼吁各方克制。民众对立,一不小心产生冲突,撕裂的是社会。而如果政府是刻意躲在幕后的,那就必须为后果负责,而不是上街的民众。
对待民选政府,人们不满要抗议了,才会上街,向政府表态,施加压力,同时希望得到那些中立,或者原本站在政府一边的其他民众的支持。不过香港有支持政府的游行,倒也有合理的地方,因为特首是由1200人组成的委员会选举出来的,如何向外界证明,他是得到民意的支持的呢?那比较一下自发上街的人数,也算是一种方法。
只是,这样很容易让民众间的对抗变得很不平衡,因为政府拥有的资源和网络,让“自发”变得模糊起来。当然,很多时候指向政府并没有证据,但却很容易损耗政府公信力,至少让外界观感不佳。
华商报专栏 --------------------- 看香港新闻,那个在元旦参加支持特首梁振英游行,打了记者的香港市民在法庭认罪罚款。电视画面上这位自称六十多岁,是网页设计师的男子,面对镜头,非常的斯文,和那天在维多利亚公园集会现场的狂躁,判若两人。也许正如他所说的,那种环境之下,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他的感叹,在被问到,那天他在现场被警察带走,游行组织者马上和他划清界线,表示只是市民个人行为,和他们无关,有怎样的感受?他说,觉得自己就好像一次性纸杯,用完即弃。 听着挺悲凉。因为这个老人家说,不管怎样,依然支持政府,很显然是发自内心支持政府。肯定不是那些个,游行结束,在街边的公厕领工资的“临时工”。 说到拿报酬上街,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事情是九十年代末在美国,每次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到访,总有一批人在路边聚集示威,当地中国使领馆的官员很不屑的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人都是领钱的。 没过几年,这些人群的旁边,一定会有更庞大的一个人群,那就是欢迎队伍,参加的华人都是由当地的华侨团体组织动员,当然还有不少中国留学生。民间不同声音相互对抗,倒是非常热闹。只是觉得有些怪异,两群中国人,在美国这样,为了什麽呢
元旦那天,朋友十二岁的孩子从北京来香港度假,晚上出去吃饭,正好在政府总部旁边。看到集会的人群,小朋友兴奋极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过了一会儿他很认真的问我:警察为何帮示威者指挥交通,维持秩序?这些人不是反对政府吗?嗯,在恪守中立上,香港警察还是做的可以的。
上一篇:2013年还能买房吗
下一篇:重罚行贿是增加反腐难度
·国家税务总局官员称房产税扩大试点方案仍存变数2013.01.14
·湖南交通厅原副厅长邹和平被刑拘2013.01.14
·政府要托底 爱心需鼓励2013.01.14
·2013年新增存贷款规模将会扩大2013.01.14
·中国劳动人口总量萎缩的严峻挑战2013.01.14
·净资产为正并不意味着没有债务风险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