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国际要闻 >> 浏览文章

欧洲数家央行秘密储备人民币

发布时间:2013-1-14 0:08:00 来源:网络 【字体:

  点击查看>>>全球股市直播

  1月11日,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多位高管对本报表示,欧洲已有数家央行持有少量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以应对市场不断增加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需求。OMFIF是一家与多国央行有密切联系的全球货币智库。

  OMFIF联席主席大卫·马什(David Marsh) 在北京表示,除去奥地利国民银行(即奥地利中央银行)已经公开其对中国银行间债市的投资外,其他欧洲国家的央行在未公开的情况下,也持有“一定量”的人民币资产。

  大卫·马什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仅限于该国政府所持有的可自由兑换外币,而由于人民币仍然无法自由兑换,一些欧洲国家并未公开其持有情况,也可以说是“非法”持有一定量的人民币资产。

  大卫·马什是在11日世界黄金协会委托OMFIF在京就《黄金、人民币和多币种储备体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态的。OMFIF是服务于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管理部门和主权财富基金的货币智库,常年举行各国央行间内部论坛会议。

  OMFIF首席经济顾问斯特恩(Gabriel Stein)11日接受本报专访时,再次确认了以上消息。“他们(一些央行官员)告诉我,持有了人民币。”但斯特恩拒绝向本报透露具体是哪些央行已经持有人民币。

  2011年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奥地利国民银行签署了奥央行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代理协议。奥地利央行声明能够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投资人民币资产,这是目前公开宣布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唯一欧洲国家央行。

  “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央行加入储备人民币的队伍。”大卫·马什表示。他同时指出,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成为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障碍,目前各国央行都希望中国在人民币汇率、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等方面更加透明。

  斯特恩向本报解释外国央行持有人民币的目的在于:尽管现阶段持有人民币无法达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外国央行持有人民币仍有助于促进对华贸易等作用,并可为可期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提前布局。

  11日发布的《黄金、人民币和多币种储备体系》报告显示,由于美元和欧元的不确定性,世界正在向着多币种储备体系过渡,而人民币有望逐渐成为多币种储备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黄金在这个多币种储备体系的重要性会上升。

  OMFIF认为,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世界经济将逐渐重新洗牌达到再平衡。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很可能是循序渐进的。虽然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不太可能立即威胁到美元的地位,但报告称“在这个充满变数的过渡阶段,储备持有者将在相对广泛的资产类别和投资领域分散其投资”。

标签:欧洲数家央行秘密储备人民币 欧洲 央行 储备人民币

上一篇:全球向多币种储备体系发展 预计黄金需求将增加
下一篇:标普指数重回五年高点

相关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官员称房产税扩大试点方案仍存变数2013.01.14
·湖南交通厅原副厅长邹和平被刑拘2013.01.14
·政府要托底 爱心需鼓励2013.01.14
·2013年新增存贷款规模将会扩大2013.01.14
·中国劳动人口总量萎缩的严峻挑战2013.01.14
·净资产为正并不意味着没有债务风险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