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在寻求增长动力中调结构
魏昊星 柳洁
7月9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电力增容方案敲定,随着华为技术、台湾联发科、德国电信等重点项目开工,该区用电量已超过26亿千瓦时;同日,湖北省国税局发布上半年全省国税税收收入875.6亿元,同比增长6.5%,国税收入居全国第9位,领跑中部六省。
用电量是工业经济的晴雨表,税收是经济运行质量的刻度尺。从中折射出今年上半年湖北经济“量”、“质”并重的发展态势。
从数据分析,上半年,全省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保持稳步回升势头,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好于全国。同时,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符合转型调整、注重发展质量的积极变化。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收入16571亿元,增长15.1%;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突出表现为轻工业增长速度快于重工业1.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2.5%降至28.7%,增长5.4%,同比回落9.8个百分点。
11个千亿产业夯实“底盘”
进入2013年,湖北汽车和钢铁两大支柱产业同时发力,打出了转型升级的组合拳。
1月,东风汽车公司与沃尔沃公司联合重组东风商用车;5月,东风汽车控股东南汽车,这也是近三年来国内汽车行业最大规模的重组,加上此前英菲尼迪在襄阳国产,标志着湖北的汽车产业在向系列化、高端化迈进的同时,“掘金”自主品牌的步伐加快。上半年,东风公司自主品牌汽车累计销售66.05万辆,同比增长10.46%,成为市场亮点。
上海通用、法国雷诺也加速“抢滩”,分别投建30万辆和15万辆生产基地。至此,武汉已汇集中、法、日、美四大国际造车工艺,年产能直逼200万辆。
钢铁产业,投资639.9亿元的武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全面开工。“这个去‘粗’炼‘精’转型升级的项目产品主要为热轧薄板、冷轧硅钢等优质钢材以及依赖进口的高端钢材。 ”武钢总经理邓崎琳介绍说,项目将在广西和武钢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070万吨的基础上实施,将成为具有强大盈利能力的现代化大型临海钢铁基地。
通过技术革命,武钢、新冶钢等钢企产品由“厚”到“薄”、从“优”到“特”,产品附加值与日俱增,在市场钢材价格下滑的大背景下,湖北钢材出口均价却由去年的每吨640美元提高到近800美元。
“打造工业千亿产业,核心在于用增量调整存量,在壮大规模的过程中实现结构优化、多点支撑,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
据介绍,2013年突破千亿元的11个产业中,食品、石化产业销售收入预计将突破5000亿元,汽车、钢铁产业超过3000亿元,机械、电子信息、纺织产业跨上2000亿元新台阶,稳增长多点支撑格局已经形成。
千亿产业的位次变迁,折射出湖北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湖北第一支柱产业汽车,已被食品产业 “超车”。这背后,扩大内需是有力推手。目前,全省轻重工业比例,由去年的33∶67调整为35.3∶64.7;消费品工业增长11.5%,快于原材料工业3.4个百分点,工业化脚步变得轻快。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9家企业,平均每天有10项发明专利诞生,连续5年每年申请专利同比增长70%,这里已成为全国领先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GDP达到全省的17%。
12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开发机构和132万研发人员,高层次科技人才高居全国前列、中部之首。李鸿忠说,作为科教大省,湖北只有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做优经济质量,在加快发展中使结构趋于优化和合理。
科技创新是结构调整的强大引擎,湖北优先选择了激光、信息光电子、新能源汽车、生物工程、现代农业等20余条优势产业链,以重大技术、终端产品或产业集群为指引,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突破了彩色激光打印碳粉、3D快速成型、下一代光通信系统、病原微生物、植物功能基因等领域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科技实力决定电子信息产业潜力。全国第11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评出5个项目,其中湖北有两个。放眼全省,一批百亿、十亿级电子制造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竞争力,不断攀登产业高峰。
瞄准高端产品,装备制造产业由“制造”迈向“智造”。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全省1000多项国家专利,抢占科技研发制高点。海洋油田固井设备、大型海洋压裂设备,湖北占国内市场90%以上。
一季度,湖北高新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 659.9亿元,增长15.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1.7%。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表示,下一步,全省将重点推进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船舶和海洋装备工程、医药、资源循环利用等六大产业发展,以此抢占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现代服务业成为新引擎
7月11日,湖北宜昌三峡物流园信息中心主任倪永光正在为信息服务平台16个子系统进行调试,为开园纳客做最后的准备。倪永光告诉记者,园区将提供一揽子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 “‘卖货不见货’,三峡物流园将成为渝东鄂西最大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和仓储冷链基地。 ”
今年以来,以旅游、交通物流、金融等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的支持下,湖北现代服务业正在发力。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5010.4亿元,同比增长29.7%。
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介绍,全省14个服务业门类中,有13个投资增速同比加快,其中增幅在50%以上的有3个。
“灵秀湖北”旅游精彩不断。据统计,上半年全省接待旅游人次1.78亿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370.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3.33%和14.08%。
总部经济、广告创意经济、网络经济、会展经济等服务业新业态以及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新模式,成为湖北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7月9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电力增容方案敲定,随着华为技术、台湾联发科、德国电信等重点项目开工,该区用电量已超过26亿千瓦时;同日,湖北省国税局发布上半年全省国税税收收入875.6亿元,同比增长6.5%,国税收入居全国第9位,领跑中部六省。
用电量是工业经济的晴雨表,税收是经济运行质量的刻度尺。从中折射出今年上半年湖北经济“量”、“质”并重的发展态势。
从数据分析,上半年,全省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保持稳步回升势头,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好于全国。同时,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符合转型调整、注重发展质量的积极变化。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收入16571亿元,增长15.1%;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突出表现为轻工业增长速度快于重工业1.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2.5%降至28.7%,增长5.4%,同比回落9.8个百分点。
11个千亿产业夯实“底盘”
进入2013年,湖北汽车和钢铁两大支柱产业同时发力,打出了转型升级的组合拳。
1月,东风汽车公司与沃尔沃公司联合重组东风商用车;5月,东风汽车控股东南汽车,这也是近三年来国内汽车行业最大规模的重组,加上此前英菲尼迪在襄阳国产,标志着湖北的汽车产业在向系列化、高端化迈进的同时,“掘金”自主品牌的步伐加快。上半年,东风公司自主品牌汽车累计销售66.05万辆,同比增长10.46%,成为市场亮点。
上海通用、法国雷诺也加速“抢滩”,分别投建30万辆和15万辆生产基地。至此,武汉已汇集中、法、日、美四大国际造车工艺,年产能直逼200万辆。
钢铁产业,投资639.9亿元的武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全面开工。“这个去‘粗’炼‘精’转型升级的项目产品主要为热轧薄板、冷轧硅钢等优质钢材以及依赖进口的高端钢材。 ”武钢总经理邓崎琳介绍说,项目将在广西和武钢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070万吨的基础上实施,将成为具有强大盈利能力的现代化大型临海钢铁基地。
通过技术革命,武钢、新冶钢等钢企产品由“厚”到“薄”、从“优”到“特”,产品附加值与日俱增,在市场钢材价格下滑的大背景下,湖北钢材出口均价却由去年的每吨640美元提高到近800美元。
“打造工业千亿产业,核心在于用增量调整存量,在壮大规模的过程中实现结构优化、多点支撑,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
据介绍,2013年突破千亿元的11个产业中,食品、石化产业销售收入预计将突破5000亿元,汽车、钢铁产业超过3000亿元,机械、电子信息、纺织产业跨上2000亿元新台阶,稳增长多点支撑格局已经形成。
千亿产业的位次变迁,折射出湖北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湖北第一支柱产业汽车,已被食品产业 “超车”。这背后,扩大内需是有力推手。目前,全省轻重工业比例,由去年的33∶67调整为35.3∶64.7;消费品工业增长11.5%,快于原材料工业3.4个百分点,工业化脚步变得轻快。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9家企业,平均每天有10项发明专利诞生,连续5年每年申请专利同比增长70%,这里已成为全国领先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GDP达到全省的17%。
12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开发机构和132万研发人员,高层次科技人才高居全国前列、中部之首。李鸿忠说,作为科教大省,湖北只有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做优经济质量,在加快发展中使结构趋于优化和合理。
科技创新是结构调整的强大引擎,湖北优先选择了激光、信息光电子、新能源汽车、生物工程、现代农业等20余条优势产业链,以重大技术、终端产品或产业集群为指引,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突破了彩色激光打印碳粉、3D快速成型、下一代光通信系统、病原微生物、植物功能基因等领域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科技实力决定电子信息产业潜力。全国第11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评出5个项目,其中湖北有两个。放眼全省,一批百亿、十亿级电子制造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竞争力,不断攀登产业高峰。
瞄准高端产品,装备制造产业由“制造”迈向“智造”。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全省1000多项国家专利,抢占科技研发制高点。海洋油田固井设备、大型海洋压裂设备,湖北占国内市场90%以上。
一季度,湖北高新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 659.9亿元,增长15.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1.7%。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表示,下一步,全省将重点推进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船舶和海洋装备工程、医药、资源循环利用等六大产业发展,以此抢占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现代服务业成为新引擎
7月11日,湖北宜昌三峡物流园信息中心主任倪永光正在为信息服务平台16个子系统进行调试,为开园纳客做最后的准备。倪永光告诉记者,园区将提供一揽子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 “‘卖货不见货’,三峡物流园将成为渝东鄂西最大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和仓储冷链基地。 ”
今年以来,以旅游、交通物流、金融等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的支持下,湖北现代服务业正在发力。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5010.4亿元,同比增长29.7%。
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介绍,全省14个服务业门类中,有13个投资增速同比加快,其中增幅在50%以上的有3个。
“灵秀湖北”旅游精彩不断。据统计,上半年全省接待旅游人次1.78亿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370.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3.33%和14.08%。
总部经济、广告创意经济、网络经济、会展经济等服务业新业态以及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新模式,成为湖北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1797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是最大看点
下一篇:以开放战略提高中国经济水平
·张茉楠设立外汇产业基金支持中国经济升级2013.07.23
·评论金价能否翻身?2013.07.23
·日本金融业已渗入东南亚 安倍晋三获胜有益邻国2013.07.23
·彭博社巴菲特为何放弃印度?2013.07.23
·黄人天要管住高房价就要管住货币2013.07.24
·项峥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是大概率事件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