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巴菲特为何放弃印度?
北京时间7月23日,彭博社刊登题为《巴菲特为何放手印度》的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印度一直被视为价值型投资人的梦想之地:快速增长的经济,12亿渴望感受全球化的人口,以及等待转点的欠发展行业。正因为如此,当“股神”巴菲特将赌注压在这个身为全球第九大经济体的国家时,并没有多少人感到惊讶。
相比之下,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上周巴菲特麾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决定放弃印度的保险市场。要知道,就在巴菲特决定撤资的同一周内,印度公布了一系列针对海外直接投资大力开放国内市场的计划。
需要指出的是,巴菲特并不是这种大环境下唯一撤出印度市场的投资者。据报道,沃尔玛、ArcelorMittal和Posco都在撤出印度的投资。究竟是什么吓跑了外国投资者?
我认为,政府技能障碍的蔓延,成了印度投资进程的绊脚石。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印度经济增长减慢至十年内的最低水平,经常账户赤字升至创纪录的高度,本国货币卢比暴跌7.9%。财政疲软迫使债券交易者要求得到比印度政府想要支付的更高的债务收益率。与此同时,印度需要大量长期资金来提振自身的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上一个财年,印度海外直接投资下滑21%。
从理论上来讲,没有哪位西方高管或投资者能够忽视印度消费者的巨大消费潜力。要知道,29%的印度消费者年龄在15岁以下。有分析指出,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是印度敢于和中国一争高下的重要因素。22日,美国副总统拜登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希望通过加深与印度之间的双边关系来对冲中国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问题在于,印度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方式。很长一段时间,有关该国对海外投资限制太多的争论不绝于耳。不过,在对待海外投资的问题上,印度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2012年9月份,以总理辛格为首的印度政府通过一项法案,允许大型零售商直接在印度开设分支。但是,没有哪家零售商这么做。原因有很多:太多的前提条件、商品出售限制、一系列的监管规则等等。举例来说,印度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1月21日批准了瑞典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的投资计划,从而让后者有机会成为印度放松外资审批制度后首个进入印度市场的全球零售业巨头。然而,并不满足与宜家带来的20亿美元投资,印度政府试图禁止宜家在自己的店内出售食物。面对令人失望的审批结果,宜家不得不向印度政府强调,公司必须将包括宜家餐厅在内的所有产品和模式都引入印度,才能保证其完整的全球模式。最终,印度政府还是艰难地选择了完整地通过宜家的入市申请。但是,破坏已经造成。
此外,印度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死板且技能不足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官场腐败,让外国高管对该国市场望而怯步。宜家、沃尔玛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参与,并没有扭转印度的不良形象。
更为糟糕的是,不确定性的存在,也让印度的信誉受损。本月17日,印度政府推出新举,旨在开放包括国防、电力和电信在内的重要行业。这一被视为印度最大“变革”举动,并没有令海外投资者回心转意。
缺乏透明性和可信赖度,令海外投资者不可能考虑在印度进行长远投资。对于印度而言,只有真正的经济改革、政治开放和更为积极主动的领导力,才能改变颓势,留住包括巴菲特在内的投资者。
本评论作者威廉姆·佩塞克(William Pesek),是彭博社的资深作家。(米娜)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zhengfu/11815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黄人天要管住高房价就要管住货币
下一篇:日本金融业已渗入东南亚 安倍晋三获胜有益邻国
·36家公司预告三季报 四维度圈定6业绩3增股2013.07.29
·38家公司回购股票 两方向淘金“回购概念股”2013.07.29
·169份中报本周出炉 近3亿元大单热捧24只预喜股2013.07.29
·基金二季度增仓97只创业板股2013.07.29
·筹码集中 66只个股后市可期2013.07.29
·期货私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01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