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正在远去的改革

发布时间:2013-4-22 9:12:34 来源:投资者报 【字体:

不知你是否有这种感觉:一段时间以来不再有人谈论改革了。也就是一个半月前,新政府上台的“两会”中,改革还是中心话题,而现在,人们更喜欢附合“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梦”的朦胧相比,改革更加含混,以至于没有人说得清哪件事改革了哪件事。

如果你还记得去年晚些时候有人发出“不改革比改革风险更大”这样的警告,你现在一定会很惊讶,这番警告看起来没有丝毫作用,甚至显得有些可笑。

你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管”你的阶层——他们中间很少有人目光远大,他们心中的正义感如果有的话也非常脆弱,比起需要保护的现实利益,他们一般会放弃成为历史性人物的机会。

这正是最近一个多月以来股市走熊的背景,弥漫在中国人心头上的压抑感一直在增加。渴望变革和新鲜空气的愿望落空,让日益走低的经济增长率越发令人担忧。不需要经济专家讲解,人们懂得,机会与个人奋斗才是带来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最有力因素。可惜,这个朴素的道理惟邓小平有魄力让它付诸现实,在他矮小的“巨人般”成功的肩膀之上,新领导人并没有选择超越(至少到现在为止)。相反,略显平庸的“梦想”难以激起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他们从未感受过所谓“历史的屈辱”,他们心中并不把西半球视为敌对的一方。

与邓小平的务实风格相比,民族的复兴更像那场文化革命前提出的“超英赶美”运动。邓小平自己命名他所做的事为“改革”,这一改革路线的最终目的是让中国人从无谓的幻想中重回富足的物质生活,并有机会享受精神世界的充实和愉悦。为此,邓小平以极大的勇气颠覆了他前任制定的路线,但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改革体制。

新领导人也在高举改革,但是,他们却没有告诉人们他们准备改革什么。一件政治娱乐事件上周在民间迅速发酵,那则总书记北京街头打车的“假新闻”在官方辟谣和责任媒体认错致歉后,网络上开始不断有网友创作“书记打车体”文字。我发现,人们更愿意调侃、挖苦、讽刺,却不愿意追究新领导人到底会带给我们什么。就像“第一夫人”制造的冲击波一样,那些肤浅的感受完全替代了对实质问题的关心。

整个中国,仿佛生活在老舍先生的“茶馆”里,只不过,在戏剧中人们“莫谈国是”,现实中,人们不谈改革。不谈,并不是因为不敢,而是已经谈不出新意了。

这就是我感到“改革正在离我们而去”的由来。在与同行、投资圈人士的交往中,我发现人们已经达成了高度共识,那就是中国的问题以及改革本身的困难都是因为一件事,那就是改革会让改革者失去利益。尽管也存在着另外的看法,就是改革会由既得利益者来推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由既得利益者推动,他们仍然会权衡他们可能失去的利益。

另外一件较为清晰的共识是,如果中国还有希望的话,如果改革的僵局还有可能打破的话,机会就在执权杖者。惟有执权杖者做对,是非才能得以彰显。

比如,在司法领域,聂树斌冤案已经水落石出,办错案的法官为什么不能被追责,国家赔偿为什么不能立即做出;再比如,政府公车消费已经民怨极大,为什么新的一年中还要安排数十亿元添置;再比如,当经济深处不景气之中,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艰难求存,为什么不见政府裁员、减薪?相反,刚刚公开的中央政府部门的预算显示,所有部委与雇员有关的支出项目都在增加。

对这些看上去不那么重大的事情做出是非抉择正是领导人向民众传递正确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也是真实推动改革的步骤。只可惜,我们仍然停留在等待之中。这种等待着实消磨着人们的情绪,至少令我感到改革真的在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