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为何印度难以赶超中国
北京时间6月21日下午消息,从很多方面来讲,现代印度都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国声称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的媒体业务极具生机和活力,且十分自由。印度人每日购买的报纸数也是全球之最。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的人均寿命就增长了一倍多,从过去的32岁提升至66岁。人均收入(在经过通胀水平调整后)增长了四倍。在最近数十年,印度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带动该国经济获得了近8%的年均增速,仅仅只是在最近两年,印度的经济增速才下滑了数个百分点。在过去的几年里,印度的经济增速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且印度的经济增速水平一直落后于中国至少一个百分点。
有人认为,印度可能会有朝一日超过中国。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想法将难以在短期实现。但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差距并不会让广大的印度民众担忧。印度和中国不断拉大的差距在于两国提供的关键公共服务上可见一斑。公共服务水平的下滑将降低民众的生活标准,并持续压低经济增长。
中国和印度都存在不平等的情况,但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在提升人民寿命水平、扩大教育范围和确保社保福利上所做的努力超过了印度。印度有为不同权贵所设立的精英学校,但在所有7岁以上的印度民众中,有近五分之一的男性和三分之一的女性是文盲。且许多学校的质量较差。在儿童中,有近50%的儿童在上了四年的学后依然不知道20除以5的结果是多少。
印度或许是全球最大的通用药物生产国,但印度的保健体系却是十分不规范,相当糟糕。贫穷民众只能依靠低质量,甚至有些时候是贵的离谱的私人医保,因为印度并不具有充足的公共医疗。而在中国,政府将GDP中2.7%的资金都用于保健支出,而在印度,这一占比仅仅只有1.2%。
印度在公共服务上的欠缺还德追溯到该国未能学到所谓的亚洲经济发展的成功事例。在这些例子下,人文水平的迅速提升是经济发展和经济体自身共同的目标。在这方面,日本起到了先锋作用。该国在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在仅仅几十年的时间里,日本就实现了社会的充分文明。作为这项改革的推动者,Kido Takayoshi表示:“我们的民众与美国人和欧洲人无异,仅仅只是教育程度的差异。”通过对教育和保健的投资,日本提升了民众的生活标准和劳动生产率。
尽管在战争年代日本遭遇了重创,但其依然在遵循过去发展的经验。在战后时期,韩国、新加坡和东亚的其他经济体都悉数仿效日本。中国,则在毛泽东时代推行了土地改革,且在上世纪80年代对教育、保健进行了市场改革。这些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改变了全球经济的版图。而印度,却未能从成功事例中学到精髓。
在消饥饿、文盲以及医疗欠缺上,中国具有很大的决心。
与印度不同,中国学习了亚洲经济发展的成功事例,学习了有关提升民众生活标准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印度如果希望能够在制造产能上赶超中国,该国需要教育程度更好,更加健康的民众。印度最真正需要的是更多知识和公众对有关自然、不平等以及因此带来的破坏性后果的讨论。(瑥丼)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zhengfu/10831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美媒奥巴马新北极战略 中国成关键词
下一篇:评论最危险的沉默
·中国真实城市化率不到35%2013.06.28
·央行5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环比上升42BP2013.06.28
·前海合作区综合规划公布2013.06.28
·改革应体现出体制机制变革的精神2013.06.28
·前海基础设施2015年全面建成2013.06.28
·前海规划正式发布 新起点新机遇?201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