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齐助中国经济见底回升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增长8.1%,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6%,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4%;第四季度同比增速为7.9%,比三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季度GDP增速结束了此前连续七个季度的回落态势,出现企稳回升
从“三驾马车”来看,2012年,我国出口累计增速为7.9%,高于前三季度的7.4%;全年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0.6%,增速高于前三季度的20.5%;全年消费名义增速为14.3%,高于前三季度的14.1%。其中,消费实际增速在四季度也明显加快,2012年消费实际增长12.1%,超过2011年的11.6%,消费成为“三驾马车”中惟一加速的“马车”。在“三驾马车”中,消费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比上年下降0.8个和0.6个百分点,但消费贡献率仍高于资本形成;净出口拖累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但拖累程度有所减轻。
分析师在展望2013年时表示,出口的最坏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增速将有所反弹,但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仍将是负面的;政府换届效应等因素可能促使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因素则对消费增速进一步提升形成利好。总体而言,经济增速已在2012年见底,2013年将在“宽财政、稳货币”政策支持下继续回升。
出口触底回升
2012年,我国出口增长7.9%,增速较2011年大幅下滑。进口增长4.3%。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2%。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其原因主要在于外需的疲弱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2011年下半年的大幅上升。
“外需的疲弱集中反映在: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元区市场从我国进口大幅下降。欧元区的经济增速预计从2011年的1.5%下降到2012年的-0.3%,2012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从2011年的19%降至16%,我国对其出口增速从2011年的14.4%下降到-6.2%。”彭文生表示。
“2011年下半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7.6%,也对此后出口增速造成了较大的压制。”彭文生表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一方面反映在欧债危机和美国国债上限的阴影笼罩下人民币名义汇率持续走高;另一方面也是当年国内物价较快上涨的结果。由于汇率升值对贸易的影响一般存在6-12个月的时滞,因此2011年下半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大幅升值势必对2012年的出口带来较大的下行压力。”
就进口增速放缓至4.3%的原因,彭文生表示,这一方面受到出口放缓的影响———我国进口中仍有相当部分是加工贸易进口,另一方面也受到国内消费、投资增速下降和企业去库存的影响。
“然而,2012年12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从11月的2.9%大幅反弹至14.1%,进口同比增速也从11月的零增长回升至6%;同时,贸易顺差扩大至316亿美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2月出口经季调后环比增长折年率高达132%,显示同比增速的上升主要来源于环比改善,而非基数效应。与月度出口相比,季度出口数据波动性较小。从季度同比增速看,2012年四季度出口增速较三季度有明显改善;变化相对平稳的出口供货值同比增速过去几个月也持续改善。因此,我们认为出口增速已经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我国的出口增长已经度过了最坏的时刻。”彭文生指出。
展望2013年,彭文生认为,在2012年压制出口增速的两个因素———外需和人民币实际汇率———均有利于出口的恢复。
“从外需来看,我们预计全球经济2013年增长3.7%,较2012年的3.3%略高。其中,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反弹将更为显著,而新兴市场国家正是近年来我国出口市场中主要的增长点。发达国家虽没有显著回升,但是从OECD领先指标来看,增长企稳态势基本明确。因此,2013年我国的外部需求预计将有小幅好转。”彭文生表示。
“从实际有效汇率来看,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名义汇率的变动,以及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国内通胀率的相对变化。2012年,人民币名义汇率先降后升,总体变化不大。同时,2012年,我国通胀下行,CPI涨幅回落,PPI则持续负增长,国内物价基本没有明显上涨。因此,2012年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势平稳,截至11月份仅升值了1.7%,显著低于2011年的升值幅度。”彭文生表示,“我们预计2013年人民币实际汇率将基本保持平稳。一方面,在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下,政策当局对2013年名义汇率升值的容忍度有限。另一方面,我们判断今年国内通胀总体温和,而在宽货币政策的支持下,国外主要经济体陷入通缩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无论是人民币名义汇率的走势,还是国内外通胀形势的相对发展,都不支持2013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大幅升值,因而有利于我国今年出口形势的稳定。”
中金公司预计2013年出口增长8.1%,进口增速将回升至9.3%;净出口略低于2012年,对GDP增长贡献仍然为负,但拖累程度较去年略微下降。
“2013年,我们预计全球经济增长企稳将帮助中国出口增长保持稳定,出口额将增长8%左右。另外,在国内投资需求复苏的推动下,我们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将帮助推动中国进口增速回升至10%。”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
基于对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6%左右的预测,农业银行预测2013年我国出口增速为8.5%左右。
交通银行预计2013年中国出口增速为8.5%左右,进口增速为10%左右。
投资平稳增长
201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增速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09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计,2013年,政府换届效应可能促使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
“首先,受政策推动,2013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进一步回升。”唐建伟表示,“2012年9-12月份,发改委批复计划总投资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投资项目,重点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公路、能源电网、机场港口航道改造及环保投资等基建项目,预示未来基建投资增速仍将稳步回升。2013年,随着政府换届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未来在农村水利设施及城市交通、管网、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将有较大投资力度。因此,我们预计2013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可能回升至18%左右。”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58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其次,房地产市场回暖趋势将持续,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回升。”唐建伟表示,“虽然我们预计2013年政府将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不会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但政府对首套房及改善性购房需求仍将持支持的态度,刚性需求的持续释放仍将让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趋势在2013年得以延续。2012年下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拿地热情的高涨也意味着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可能维持升势,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预计将继续回升至20%左右。”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180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9%),增速比上年回落11.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回落18.9个百分点。
“第三,企业盈利的改善有利于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唐建伟表示,“2012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呈现回升态势,而工业企业利率增速对制造业投资有一定程度的领先作用。2013年,在国际和国内经济需求回升、PPI由负转正等因素影响下,企业盈利有望继续好转。受此带动,企业在投资方面的信心也将由谨慎转向乐观。我们预计2013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将回升至26%左右。”2012年,工业投资154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制造业投资124971亿元,比上年增长22.0%。
“最后,2013年,企业去库存化将结束,补库存过程将推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唐建伟表示,“2012年最后几个月的PMI原材料库存指数持续明显回升,PMI原材料库存与产成品库存的差继续收窄,显示从2011年底开始的去库存过程在2012年四季度已进入尾声。2013年,随着PPI回升带动企业盈利的好转,将促使企业进入新一轮补库存周期,经济运行中微观企业的主动补库存行为将带动未来社会生产需求回复性升温,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交行预计2013年房地产投资增长20%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长26%左右,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左右,其他投资增长2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回升到23%左右。
消费潜力巨大
正如亚当·斯密说过的,“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重点和目的”,消费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12年GDP增长中,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是51.8%,资本形成的贡献率是50.4%。按2011年不变价估算,消费占
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49.1%提高到2012年的49.3%。分析师表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因素有望在2013年促使消费增速进一步提升。
农行战略规划部分析师李新祯指出,收入分配改革为扩大消费提供了基础支持。
“2013年,经济形势将稳中转好,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也即将出台,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平稳增长,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的趋势在2013年仍将持续。”唐建伟表示。
“收入分配改革将是2013年改革的重点,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分配的改善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增长。2003年至2012年,除2009年以外,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消费性支出增速,居民的消费倾向较低。收入分配改革若能在2013年顺利启动,收入增速预计将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预计也将提高。”国泰君安分析师薛鹤翔、姜超表示。他们预计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个人消费性支出增长13.5%。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2.5%,经营净收入增长15.3%,财产性收入增长8.9%,转移性收入增长11.6%。
此外,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6.3%,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9.7%,财产性收入增长9.0%,转移性收入增长21.9%。
唐建伟还表示,资本市场在2013年有望结束持续数年的下跌走势,出现阶段性上涨行情,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对消费的拉动也将由负转正。
今年消费增长前景较好的原因还在于:房地产与汽车两大市场有望继续回暖。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3%,增速比上年回落7.3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汽车产销分别增长4.6%和4.3%,比上年分别提高3.8个和1.9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增长7.2%和7.1%,增速比上年分别提高2.9个和1.9个百分点。
李新祯指出,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总额占比较大,且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速与全部零售增速相关系数较高,因此,可以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数据来预测消费增速。
“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耐用品占40%,非耐用品占55%,是最主要的两部分。因此,我们将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分为耐用品、非耐用品。耐用品主要包括汽车、家具、家电、通讯器材、建筑装潢材料、金银制品。其中,汽车是最重要的耐用品,汽车消费在耐用品消费中占比接近65%、占整个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的25%以上。因此,汽车消费代表着耐用品消费乃至整个消费。”薛鹤翔、姜超表示,“我们预计2013年汽车零售额增长8%,销量增长8.5%,乘用车销量增长9%。”
交行预计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增速为8%左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3年汽车销量增长7%。
就2013年房地产市场而言,唐建伟预计,销售量回暖的趋势仍将持续,同时,前两年建设的大量保障性住房可能交付使用,从而刺激家具家电、建筑装潢材料等住房相关的消费需求。
李新祯也指出,家具类消费与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相关性较大,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同比增速大概领先家具消费同比增速至少6个月。他预计今年房地产将维持逐步回升态势,家具消费增速将回升至22%左右。
李新祯还预计,在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退出的影响下,家电消费今年将回归正常增长区间,增速在23%左右的可能性较大;金银珠宝类消费受通胀的影响较大,今年将延续去年的弱增长趋势,增幅在30%左右的可能性较大。
薛鹤翔、姜超就非耐用品消费预计,其2013年增速为21%,其中,食品饮料、服装衣帽、日用品分别增长18%、20%、17%。
唐建伟还指出,新型消费渠道、消费方式及新消费增长点的培育都将有利于稳定消费信心、持续促进消费。“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网购规模达到8062亿元,增长了44%,全国银行卡的卡均消费金额增长了24.3%。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改善,新的消费领域正在不断兴起并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金银珠宝、通讯器材及石油等消费的增速都远远超过全社会消费的平均增速。未来政府还将着力通过新型城镇化战略培育信息、光伏产品及旅游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从而为消费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唐建伟表示。
农行预计2013年限额以上消费将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5.7%。国泰君安预计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5.3%。交行预计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回升至16%左右,实际增速将继续回升至12.5%左右。
“宽财政、稳货币”促“稳增长”
中金公司预计,在“宽财政、稳货币”政策作用下,经济增长动能将继续改善,经济增速将在今年回升。
唐建伟也指出,“宽财政、稳货币”的政策组合将对实体经济提供较强支撑。“‘稳货币’主要体现在保持货币总量平稳增长及市场流动性的总体宽松。2013年,新增信贷预计为9-9.5万亿元左右,新增社会融资规模预计为16.5-17.5万亿元。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适度增长将使市场流动性保持总体宽松状态,实际融资成本也会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唐建伟表示。
唐建伟说,“宽财政”主要体现在财政赤字规模扩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及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三个方面。交行预计2013年中央财政赤字安排约为1.2万亿元,将超过2012年8000亿元的预算财政赤字规模和1.07万亿元的实际有效财政赤字规模(2012年预算财政赤字为8000亿元,调入稳定平衡基金收入2700亿元,因此,实际有效财政赤字规模为1.07万亿元)。“考虑到财政支出有乘数效应,财政赤字规模扩大将拉动2013年
GDP增速的上升。同时,增加的财政赤字安排预计将被主要用于支持结构性减税和民生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因此,2013年我国结构性减税的力度有望扩大,企业税负将进一步减轻,加上财政对民生等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强,这些举措都将对201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支撑作用。”唐建伟表示。
“综合对宏观三大需求筑底企稳、微观企业主动补库存,以及财政和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的分析判断,我们预计2013年经济增速会比2012年高,初步预计在8.5%左右。”唐建伟表示。
“考虑到货币政策依然偏松、融资总量持续增长,基建投资仍能持续,未来经济仍将持续回升,我们预计2013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回升至8.2%,2013年
GDP增速将回升至8.0%。”国泰君安分析师汪进表示。
星展银行预计,2013年中国GDP增速将接近9%。
标签:中国经济
上一篇:中央财政逾千亿元支持春耕
下一篇:发现中国创造力高层战略研讨会在京举行
·务实者孙宏斌2013.01.22
·周鸿祎别跟着巨头的节奏跳 必须逆着来2013.01.22
·英报修补西方模式应成达沃斯论坛主题2013.01.22
·贾尔斯·钱斯达沃斯应该讨论的真问题2013.01.22
·许小年谁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主角?2013.01.22
·张五常从合约结构看外部性理论的无知201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