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改出新红利“六换”换来新天地
近年来,福建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寻找发展的新红利,大力推动工业企业改造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至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增速比全国平均高3 .5个百分点,跃居全国前列。
以升级淘汰落后以改造代替关停
福建国企少,民企多,轻工业比重高,以往产业发展走的是“低端进入、规模扩张”路子。近年来,成本上升、市场萎缩、资源约束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交织,对福建工业转型升级形成了持续的“倒逼机制”。
在打造福建工业经济“升级版”过程中,福建省提出,要深入实施企业技术改造等专项行动,推动汽车、钢铁、船舶、水泥等行业兼并重组,加快印染、石材等行业“退城入园”,实施重点行业能效对标,推动以升级淘汰落后、以改造代替关停。
省经贸委主任周联清说,福建近年来持续推动工业企业改造升级,今年初更是启动了“六大专项行动”: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滚动实施“百项千亿”重点技改项目,加大财政金融支持;项目对接专项行动,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强项目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专项行动;行业对标与节能降耗专项行动,开展行业能效对标,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行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专项行动,推动制造业装备智能化、数字化。
刚柔并济的传统工业企业改造升级,促进了福建工业企业的自我提升。恒安集团通过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推进了管理改革,快捷的电子商务系统使财务决算时间从2002年的5天缩短到2012年的1天,压缩了资金在途时间,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福建还在全国率先出台差别电价管理办法,从2008年开始,一年两次将征收的差别电价收入全额返还征收地,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列入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已达3261家。目前,列入执行差别电价的297家水泥立窑企业中,仅剩42家仍在生产,其余已停产或技改升级。
靠改革赢得“新红利”
面对加快发展和加快调整的双重压力,福建采取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举的做法,探索出“空间换地”、“机器换工”等多种改革新路径。
一是引导企业通过退城入园、退二进三,实现“脱胎换骨”。创始于1958年的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将厂区从主城区搬迁到工业园区。南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引导企业退城入园,将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城市工业空间集中度、产业集聚度。
二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和设备更新,降低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实现“机器换工”。石狮盖奇集团近年投入6000多万元研发轮转印花技术,成功将传统的“染色”变成“印花”,用工数量从高峰时期的1500人减少到400多人。
三是落实促进工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实现“空间换地”。石狮市环保局副局长吴侯说,当地染整行业年产值近250亿元,过去存在布局散乱和污染严重两大问题,近年将全市59家印染企业集聚入园,通过集中供热、供蒸汽,淘汰了煤炉和烟囱,每家企业因此腾出了6至10亩用地,燃料成本节省约30%。同时,政府补贴企业购买电梯、厂房加层,更多向空中发展。
四是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开拓市场,实现“电商换市”。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泉州市现有淘宝网店10万家,网店数量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第5位,去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21亿元。
五是推动企业全面对照先进标准,降本增效,实现“对标换能”。在开展水泥、钢铁、合成氨等重点用能行业能效对标的基础上,福建计划逐步开展能效、质量、效益、管理、环保、安全、资源综合利用等全面对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全面看齐。今年,福建率先对28家水泥企业、31家钢铁企业、12家合成氨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处处立标杆、时时对标杆、人人创标杆”的氛围正在形成。
六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整合重组资产资源,实现“体制换新”。福建本土制造业企业大多出身草根,家族色彩浓厚。福建力恒化纤科技有限公司从“两兄弟、两台花边机”起家,2008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近年投入10多亿元与荷兰皇家帝斯曼公司合作,进入被称作民营企业“禁区”的己内酰胺生产领域。董事长陈建龙说,通过与全球最顶尖的伙伴合作等方式,力恒用了10年时间,正将家族企业的弊病一块一块“割掉”。
敢创新形成新经验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研中注意到,福建省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有益探索:
一、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政企良性互动。2008年以来,福建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精简了74%,是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份,审结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间平均缩短40%以上。2009年以来,取消和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19项,每年为中小企业减轻负担约40亿元。
晋江市市长刘文儒说,晋江能成为“品牌之都”和上市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县,良好的政企互动氛围至关重要。在推动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要着力做好三种角色:突出战略引领,当好企业发展“领路人”;突出政策扶持,当好企业发展“推车手”;突出服务保障,当好企业发展“服务员”。
二、围绕产业集群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三年来,福建加大主导产业投资力度,“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突出“以大带小”、盘活增量、抱团发展和上下游互补互促。去年全省26个重点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3980亿元,增长16.9%,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0.7%。
长乐市聚集了1000多家纺织企业,年产值近千亿元。市经贸局党组副书记陈木珠说,长乐纺织企业通过集中采购、协商定价、原材料本地消化等措施,使得集群内的企业生产成本比集群外企业降低5%至10%。
三、坚持生态优先,促进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省经贸委统计,2011、2012年,福建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3 .2 9 %和5 .7%,完成国家下达的单位G D P能耗下降目标;去年单位G D P能耗为0.607吨标准煤/万元,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80%。同时,福建森林覆盖率连续36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均全优的省份。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909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先行先试抓机遇监管创新出效益
下一篇:浙江调整部分行政区划 绍兴县撤销
·央行报告提调控新思路保持定力 精准发力2013.11.07
·林毅夫中国转变增长方式存在三个误区2013.11.07
·卫计委食品标准清理已初步完成2013.11.07
·10%成东西部增速分水岭 房产稳增长功不可没2013.11.07
·LPR报价波澜不惊中外资行暗中发力2013.11.07
·央行首发SLF操作情况 意在稳定市场预期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