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提升上海能级
对此,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任新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上海在集聚金融机构总部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效果,有助于加快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有助于促进上海金融创新,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创新能力。但是,上海发展总部经济也面临一些亟待明确和突破的瓶颈。”
集聚效应凸显
在浦东张江金融产业园区的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上,中国平安全国后援管理中心即集团第二总部安静地伫立着。这座哥特式、独特且具有艺术气质的建筑群,在中国平安的“金融工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像中国平安一样选择将第二总部落户上海的金融机构逐年增加。上海已经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首选地。”任新建给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截至2012年11月末,已有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沪设立机构。中国银行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今年在沪成立并实现快速发展。上海浦发银行和美国硅谷银行合资成立的浦发硅谷银行总部落户上海杨浦。
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提出,促进金融机构总部和功能性金融机构集聚发展,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机构总部和功能性金融机构集聚地。
与此同时,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将中国、大中华乃至亚太总部设在上海,并不断升级总部管理权限和扩大业务范围。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落户还吸引了大量高层次金融管理和专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金融服务产业链企业入驻上海,税收贡献、人才集聚、产业带动、技术进步的综合效应开始显现。
根据央行上海总部统计:2012年,上海总部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共新设投资性公司25家,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BP、惠普、久保田等世界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上海设立地区总部。截至2012年底,上海共吸引投资性公司26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03家。
“上海已成为中国大陆投资性公司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95%以上地区总部具有两种以上的总部功能。”在任新建看来:“陆家嘴金融城、外滩金融集聚带金融总部集聚效应和外溢效应日益明显。”
瓶颈有待突破
“尽管上海在集聚金融机构总部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但也面临一些亟待明确和突破的瓶颈。”任新建分析说,比如,对金融总部的概念界定还不够明确,吸引金融总部落户的统一政策尚未形成,关于金融总部的统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政府对金融总部的服务还不够完善等。
由于目前金融监管机构都在北京,在上海设立总部或第二总部的金融机构数量与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仍不相适应。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独立法人在上海的银行只有4-5家,资产占全国银行业8%;保险公司总公司设在上海的资产占全国10%,证券公司的家数占全国13%,3个金融控股公司的试点一个都不在上海。
为此,《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上海有关部门正在组织调研总部经济发展情况,并已经完成了研究报告,对上海总部经济下一步发展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任新建强调说:“促进上海金融机构总部和功能性金融机构集聚发展,要抓紧对金融总部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发展规律、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开展研究,明确金融总部认定标准、审核流程、服务机制等,提出吸引国内外金融总部来沪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金融总部在上海落户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不断优化金融总部在上海发展的政策、法治、信用环境,促进其在上海更好地发展,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运作能级和辐射能力。”
与此同时,上海要主动形成与兄弟省市在金融总部发展方面的错位,重点吸引贴近市场的金融总部,有助于增强上海金融市场功能的金融总部,有助于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的金融总部。
“中央政府应该创造条件,在上海组建几家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的集团公司,以吸收大型外资金融集团或者地区总部到上海落地,在上海成立第二总部。”市场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
标签:总部经济上海
上一篇:温家宝调研财政部
下一篇:威廉·罗兹中国经济放缓可以防范风险
·美国“财政悬崖”消失了吗?2013.01.16
·2012年欧美银行丑闻多罚款重 风控不力是普遍短板2013.01.16
·英国央行获授权防房价泡沫2013.01.16
·法国政府继续减少支出2013.01.16
·德国豪华车瞄准美国年轻人2013.01.16
·奥巴马就债务上限问题警告共和党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