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巨额补贴不应该再给了
巨额财政补贴,公众当然意见很大。作为享尽垄断红利的央企,虽然可能因为国际环境、产业政策等因素,导致炼油等局部部门产生亏损,但是这并不足以成为其享受巨额财政补贴的充分条件。“两桶油”业务庞杂,涉及石油勘探、销售成品油及化工产品等等,显然并非全然亏损,相反“两桶油”每年都获利不菲。2012年中石油净利润高达1153亿元,中石化净利润也高达635亿元。这样良好的业绩,局部产生的亏损,绝不应由财政买单,完全可以通过其他业务部门的“净赚”来弥补。
一直以来,央企坐享多重政策红利,财政补贴不过其中一部分。实际上,除了巨额财政补贴,低融资成本,银行偏向央企,土地及资源租金等政策优惠,才造就了今日央企的表面“光鲜”。这一切,都是在 “国进民退”愈演愈烈这一大的产业环境中取得的。不仅仅限于“两桶油”,最明显的例子是,2003年四大行剥离了数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两年后国有银行纷纷改头换面,财务报表出奇好看,这是典型的政策红利。
央企巨额补贴,固然是企业主动求之,但政府不能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对待央企,而将其视之为“半公共部门”性质,一直“娇惯”才是最直接原因。李克强总理说,“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所以,终结对央企的巨额补贴,关键在于政府厘清自身和央企的各自定位,给国企和民企几近平等的市场地位,实现机会公平。
近些年,得益于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央企的一些行为变得愈发远离市场本义。比如,多数央企都直接或间接的涉入到房地产市场,“地王”亦多是央企的“杰作”;再比如,“两桶油”绑架了成品油定价机制,让其沦为“涨价机制”。
或许,正是因为本身已经享受了那么多政策红利,所以央企就更加不愿意依赖“市场的逻辑”来行事。在他们眼里,“垄断的逻辑”,更符合自身利益的维护。央企越来越与“企业”二字的本义偏离,渐成“创新”一词的反义词。“企业家精神”,更是不可能在央企领导人那,找寻到答案。
此刻,正值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高层领导亦都要求给予各种经济主体,平等的市场地位。巨额财政补贴依旧,就显得十分“刺眼”。应当说,现在到了放央企到真正的经济大潮中,接受市场历练的时候,减少呵护,才能让央企具备真实的竞争力。那么,取消巨额财政补贴就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这都做不到,何谈其他?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xuejia/8393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撤县改市,逼上梁山
下一篇:为什么买房的都不亏,炒股的都不赚?
·马云我这把年纪做互联网有点老了2013.05.03
·怪咖史玉柱下属叫他老史 衣服都是妈妈买穿到破2013.05.03
·告别山寨思维2013.05.03
·若无诚意 何以被信?2013.05.03
·红十字会需要自我革命2013.05.03
·养老金制度莫忘过亿农民201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