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焕视界第38期农业大过剩 乡村要休养
大焕视界第38期
2013年10月9日
追求富有远见的时局判断,高屋建瓴的财富分析,毒舌火辣的时事点评,从容不迫的智慧探索与艺术欣赏。大焕视界,时局,财富,智慧,艺术,尽在其中。我全新打造的自媒体《大焕视界》,已在搜狐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欢迎大家在手机下载搜狐新闻客户端,订阅《大焕视界》。
【时局:农业大过剩 乡村要休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判断。但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和时代的人们像今天的中国人一样,对城市化的态度如此纠结和矛盾。除了对大城市化的恐惧、对小城镇化的单相思,还有对“18亿亩耕地保护”的执迷、对“谁来保证粮食安全”的担忧。农民都进城了,谁来种粮?故乡都“沦陷”了,我们的根在何处?
针对这种种担忧,本文要说的却是:乡村需要休养生息!过去半个多世纪岁月里,中国的乡村承载了太多的人口、透支了太多的“体力”,中国迫切需要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前提就是要把过多的人口从乡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城市,去谋求更好的生活。
过去十多年里,中国300多万个自然村在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背景下自动消失了90万个。这是好事,也是乡村农民自主选择的结果。没有人来主动安排他们的就业和生活,但他们自由自主地进入城市,却创造了更好的就业、更美好的生活。同时,他们原有的乡村也更美好了,山更青、水更绿,人与自然更和谐。希望理智的人们别再唱什么“故乡沦陷”的挽歌,对于中国的自然界来说,中国的乡村已经很累,大地母亲同样需要休养。对于农民和他们的乡村生活来说,外人走马观花看到的是诗意,他们要经受的却是年复一年的艰辛与贫困。
在1949年以来长达三分之一世纪时间里,中国农民完全不能离开生养他们的故土,导致中国土地被过度开垦的程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直接加剧了土地荒漠化水平。权威资料显示,过去半个多世纪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了300万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陷于荒漠!这3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里,有农民过度开垦的因素,也有知青下乡(也是过度开垦)的因素,也有乱砍滥伐大炼钢铁等因素。当然,最主要因素恐怕是前者。
接下来要回答“谁来保证粮食安全”和“18亿亩耕地保护”的问题。我们还是用事实说话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3亿人以上,目前从农村流向城镇的人口每年约1500万至2000万左右,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体,占其家庭总收入接近或超过50%以上,农业呈现典型的副业化特征,土地抛荒、复种率下降明显,农业经营者老龄化和妇幼化。但事实证明,粮食产量并未降低。2012年10月23日,农业部宣布我国粮食实现“九连增”,总产量达到了110000亿斤,也就是说,从2004年到2012年的9年间,尽管全国农业副业化是一种常态现象,而我国粮食产量却呈现出基本平衡或稳定增长的态势,并没有对粮食安全构成实质性影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土地抛荒粮食却不减产?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黄忠怀、朱玉平在《农业副业化的替代性因素与粮食增长——基于湖南岳阳县的调查》论文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与全国2000多个县市一样,岳阳县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量青壮年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从事非农就业。据岳阳县民政局2012年的统计,岳阳县县域人口70万余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约41万,长年在外务工人数达到15万,如果加上本地城镇就业的人数近20万人。务工收入成为岳阳农民的主要收入,土地抛荒、复耕率降低明显,但粮食照样历年增产。黄忠怀、朱玉平的调查显示,惠农政策、技术进步对现有家庭小农经营的粮食增长影响十分有限。农业补贴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鼓励农民种粮,但对于一个小农经营家庭来说,各种农业补贴一亩最多不超过100元,岳阳县的耕地面积人均1亩多,一个三口之家,一年最多500元至600元,尚不及打工一个月工资的1/3到1/5,并不能根本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一点在最近几年仍有大量土地抛荒得到了直接证明,农业补贴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更多是部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真正能够带来粮食增长的是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副业化导致小农家庭生产降低,而规模化经营则导致了粮食的增长。据调查,岳阳县种粮大户50%的土地是通过流转抛荒的土地获得,因此规模化经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抛荒的问题,增加了耕地面积。而有研究者早已指出,播种面积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如果说政策支持对小农家庭粮食生产增长影响不大的话,那么他们对规模化经营者来说却有巨大的吸引力,由于规模较大,每年各种补贴实际已经构成了规模经营者收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式的大经营都是“理性化”管理的。规模化经营使技术与知识得到了充分的使用。以种粮大户为例,他们自觉不自觉地选用最好的品种、最新的技术、最佳的管理方法,达到产量高、质量优、效益佳的目的。农业大户会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质高产的种植品种,会根据基本的要求和规范选择高效、低毒、残留低的农药进行病虫防治。
即使有大量土地抛荒,规模化经营仍然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事实,可以解除“谁来保证粮食安全”和“18亿亩耕地保护”的担忧。事实上,城市化过程中也是一个土地利用集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会释放出大量的耕地。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看到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面积的扩大占用了土地;更要看到,大量人口进城过程中,90万个自然消失的村庄以及大量仍在消失的村庄也在释放出大量的土地。增加的可以复耕、复林的土地远比减少的土地多。
第三个问题,中国的农业事实上是全面过剩的。但是农业过剩的信息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报道,粮食安全等问题却一直被过度突出。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经组织54个国家的专家作了一份报告,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过剩问题:世界上80%的大棚也就是业界常讲的设施农业集中在中国,全球67%的蔬菜、50%的猪、50%的苹果、40%的柑橘,都由中国人生产,但我们的人口只有世界的19%。(安邦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陈功和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都专门引用过这个数据)
从2010年国务院公布的面源污染普查报告来看,农业已经超越了工业和城市生活的污染,成为中国第一面源污染源,也就是说农业造成的污染远大于工业、远大于城市。我们为什么会看见黄浦江上漂满死猪?因为其上游的浙江某地,据说有700万头生猪的年产量,正常死亡率在规模养殖条件下最低是3%,也就是一年有21万头,如果按照8%的正常死亡率,就是56万头,无法处理,就只能“一江猪水向东流”。
在我国,农产品一方面产量、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安全、优质产品却供不应求。2012年我国中晚籼稻总产在10685万吨左右,仅2012年一年的供需结余量就已超过了700万吨。而与之相对的是,市场上对五常米等优质品牌大米的供不应求。2011年,黑龙江省75家乳制品企业中,有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都遭遇了不同程度奶粉积压。与之相对的是,我国进口奶粉大量增加,国内消费者热衷购买高价进口品牌奶粉,或是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海外原装奶粉。在发生毒奶粉事件的阜阳普通农村家庭,尽管收入不高,但还是会咬牙给孩子买每罐100多元的进口奶粉。
2013年6月,农业部发布的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有53.1%的消费者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严重;一旦有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消息出现,近半数的消费者会立即停止购买相关产品,并转告亲友。
我国农业生产必须从过度追求规模化、追求量向减量求质转变。转变的前提是规模化经营。亦如黄忠怀、朱玉平在岳阳县调查所显示的,规模化经营才能带来技术的运用和食品安全。
而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更多的人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然后才有多余的、有效的土地流转。而目前的土地流转都是暂时性的,对抛荒土地的暂时承包基本上不要费用或只需付出象征性的费用(多数时候仅仅相当于替原承包户临时性“看管”土地),既束缚了承包大户的长期投入,也捆住了进城农民的城市化手脚,他们在农村的土地和房屋不能资本化,无法增加他们进城定居和创业的资金筹码。
【财富:以房养老势不可挡】
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基本缺席和高速城市化运动多重夹击下,当下中国“以房养老”的话题几乎从动议伊始就被蒙上了重重妖魔化的舆论色彩,比如:是不是政府在推卸责任?是不是银行在虎视眈眈居民的优质资产?此外还有儿女会不会答应、房子传给后代天经地义,等等,诸如此类……在想什么呢?真把中国当成了一个豺狼虎豹的丛林世界?
事实上,财富推动的观念鼎新,速度之快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15年前,也就是城市住房私有化进程刚刚启动的1998年前,谁要是敢于做房奴甘愿“替银行打工”去贷款买房,一准儿被当成天下第一大傻。但是今天,观念完全倒了个个儿,谁要是不敢贷款不肯贷款,而是抱定了非全款买房不可,那才成了天下第一大傻瓜。
如果是在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和地区,以房养老问题不会引起当下中国这么大争议,不用政府推动,银行会自动开辟这个市场;而房东们选择什么样的银行、什么样的额度进行房屋“倒按揭”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完全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或者说,是和商业银行商量着办。做,或者不做;多从银行支钱还是少从银行支钱;钱拿来旅游还是享受美食还是尝试没有尝试过的宾馆酒店,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强迫你。可以这么说,这完完全全是增进公民自由选择权利和自由财富权利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反对的必要。
担心政府会因此推卸养老责任的人们,我倒是要提醒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如果你把养老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那是非常危险的,老了一定会后悔到绝望。即使在欧洲高福利国家,这条路都已经快走投无路了,更何况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政府福利传统、现行养老体系下政府责任又存在长达几十年严重欠债的国度。政府基础保障、商业保险、个人财产保障,毫无疑问是未来构成社会养老体系的“三驾马车”,越是富裕人士,对政府社会养老这一块的依赖程度越低。事实上这部分人群相当于自我承担了大部分养老,从而腾出了空间,让政府有余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水平。当下和未来,最可靠的养老仍然是两个非常传统的选择:要么年轻时多赚点钱,而且要把钱及时变成可增值、可流动的资产以防贬值;要么年轻时多生一两个孩子,哪怕其中有一个不孝,另一个也还能竭尽全力养活你和你同甘苦。
至于说房子是父母留给儿女的资产云云,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会不舍得让自己的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吗?如果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做父母的留着大笔财产给这样的白眼狼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孩子有能力,自然不会赖着父母的房屋不舍得放手;如果孩子能力欠缺,连赡养父母的能力都不足,那么抵押房屋又何尝不是尽孝的一种方式!能力可以改变,人生不可重来。至于有房屋没有孩子的老人,即使没有反向按揭的以房养老制度,精明的人们也会选择卖房的方式使自己的晚年过得更优裕幸福,吃光花光用光,是他们再正常、再正当不过的选择。
不管是以房养老还是其它各种养老形式,最应该担心的是不政府会不会推卸责任,不是银行是不是不怀好意盯上你的财产,也不是土地使用权的40年、50年、70年所谓“大限”,更不是房屋只能传后人诸如此类的“传统观念”,而是未来我们的人口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如果继续沿续我们当下四个老人两个中青年一个孩子的“四二一”人口结构,我们倒要担心再多的房屋也会贬值!如果我们的土地和房屋制度仍然沿续今天城市房屋和土地可以自由交易、农村房屋和土地不能自由交易的政策,那么毫无疑问,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民的财产将遭遇越来越贬值也有价无市的境地,他们因财产权的制度性不公正而比拥有城市房屋的居民更加晚景凄凉。
当然,我相信,一切改变就在当代。有责任感、有远见的政治家会利用良好的制度改进一视同仁地对待公民的财产和迁徙等自由与权利;一个社会的富裕与和谐,也需要以公民财产和人身权利的自由为前提与保障。从这个意义上反观房屋“倒按揭”的以房养老,这何尝不也是公民财产权利的一大解放?!(2013年9月24日星期二)
【人生能量守衡:寸心寸进】
生命中的绝大多数时候,甚至终其一生,我们都是尽可能在自己的视野和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而不可能在“全部选择”中做到最好。想在全部选择中做到最好的,最后一定会失去所有机会,“全部选择”需要巨额时间和信息成本,永远做不到,而且会在此过程中错失机会。古人云:弱水三千我取一瓢饮也!
又问:我取哪一瓢呢?
答曰:你能抓住的那一瓢。这其实就是“假如罗浮宫失火,你救哪一幅画”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转化。正确答案不是救最值钱的那一幅,而是救离你最近你一下够得着拿得走的那一幅,否则甚至有可能画没救到命也搭上了。不优柔寡断,不患得患失,得其所得,弃其所弃。达观知命,是为上境。
譬如买房。这几年不合理的楼市调控改变了很多人的行为预期和行为方式。比如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很多人就一直希望自己买房一步到位,以避免二次置换时买不动。但你第一套房没到手,手里根本没有抵御和追赶通胀的工具,用什么来“一步到位”呢?更有人总希望自己买的一定是全市场最低价、但未来涨幅却要最高。这就更没有可能了。生命都没有可能从小一步到青年到老年,做事怎么能求一步到位呢?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现实购买力,及时买自己买得起的房子。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更何况不合情理的调控手段终究会被时间和市场所淘汰。又何况人的“理想”通常是自己能力的3倍以上。等你的能力加强了,理想的期望值也在提高。而如果你第一步没有迈出,也许理想就像困兽一样被圈定在原地纹丝不动。
讲真话,说真相,求真理(真正的道理);
煞权贵,煞民粹,煞假道学。
思维决定命运,
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得出不一样的人生。
——大焕视界,
闲看春花,
笑对秋月。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jingjixuejia/13318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公共品是一种财富转移
下一篇:美债上限之争危及中资安全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进口国2013.10.14
·习仲勋的纪念叙事2013.10.14
·五部委联席会议运作曝光 银监会拟设地方政府举债上限2013.10.14
·杭州模式探路医保“监管”医疗2013.10.14
·万钢对科技腐败痛心2013.10.14
·中国经济升级版评价体系发布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