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冰河“国五条”是对症的药吗?

发布时间:2013-4-9 18:02:02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字体:

国家土地财政收入模式并未改变,各项调控政策始终避开政府是房地产市场的最大分利者这一事实

2013年2月20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继续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确定了五项调控内容,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它被称为“国五条”。3 月1 日,“国五条”细则出台,其中关于20% 的房产交易差额税之规定最为严厉,它直接带来房地产股的剧烈震荡,并引发大规模社会讨论。

自2009年12月份开始楼市调控以来,政策调控四番升级,这看似为最严厉的一次。今年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将近50%,“换届经济”效应可能带来的政策松动,使得2013年初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春天般的复苏”,似乎颇有意味。可就在这春天里,政府打出了最后一记“重拳”。

在地产股暴跌后一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现购房爆发式增长,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达到9400套,与上月同期相比增加279.5%。急需购房的以及需要‘先卖后买’的改善型置业者,是这一轮爆发式购买的主力人群。各种地产分析机构均认为,在这一轮恐惧性购买风潮之后,全国房价水平将趋于平稳,之后仍将继续攀升,“国五条”及其细则看似严厉,仍然不是对症的药。

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回顾这几轮调控手段,我们注意到,所有的调控都躲开了真正的要害。国家土地财政收入模式并未改变,各项调控政策始终避开政府是房地产市场的最大分利者这一事实。它们限制购买和流通,却不限制核心的利益垄断;它们挤压市场利润空间,却不解决源头暴利的根本问题。在这信息发达,民智猛增的时代,房价的秘密已掩不住事实的本来真相。

中国房地产暴利以及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基于土地公有制原则而制定的土地财政政策。当代中国是税负最为积重的国家,房地产的63项税费几乎占到房价的30%40%,土地出让金也多占到房价的30%之上,这两项加起来,一套商品房至少60%收益装进了政府的口袋。调控政策挤压的只是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和购买者的正当愿望,而“国五条”20%差额交易税的规定,只是在这60%上加了重重一磅。

中国地产暴利的最大受益者首先是政府,其次才是商人的市场。城市土地被政府规划和招拍挂制度局限为稀缺资源,而城市规划和招拍挂制度相结合的高妙之处在于:政府可以强势把控和拔高土地的拍卖价格,加大政府对土地价格和块数流入市场的控制力。巨大的收益使得政府不惜代价去面对拆迁带来的社会问题,因此恶性拆迁事件越来越多。

这两年,民营地产企业哀鸿遍野,而央企地产公司却频频逆市拿地。三年前严令退出房地产市场的78家央企,有的阴魂不散,有的转世投胎,他们或明或暗的推波助澜,成为调控过程中真正的阻力。

货币超发

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货膨胀也是房价高升的重要因素。货币的严重超发使得建筑原材料价格暴涨,人工和财务成本激增,当萝卜青菜都出现倍数的价格,房屋的价格不可能背道而驰。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月末,中国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而在十一年前这个数字仅为16万亿,十一年里货币余额增长五倍多,甚至超过了房产的平均升值比率,在这样的通货膨胀率下,一切楼市价格走低都是假象,因为“种菜”成本和“菜市场”的租金都在持续升高。土地资源垄断加上自炒自卖的行径,再加上自身还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用各种强制性手段掠夺社会财富。毋庸置疑,中国已经成为金融内控风险最高的国家,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已经成为一个最不健康的“累卵市场”,它只能向上继续垒,保持它的结构平衡不倾塌,而不能从下拆砖头,向上垒的结果最终要比拆砖头更为可怕,而我们只能眼睁睁等着它的未来发生。

房价的未来

不改变城市土地垄断性经营的现状,不约束依靠土地财政收入支撑GDP的欲望,不降低种类繁多的房地产税费,不限制国有企业在房地产市场的不当行为,任何压制和限制性的调控手段都将与初衷南辕北辙,甚至会病上加病。房子是特殊的商品,房地产业有其兴旺和衰落之必然规律,用行政手段替代市场规则,早已被证明为低效的管理办法。只要不解决政府强势暴利的现状,暂时倒退的房价仍只是一副冰冷的假象,迟早有破冰爆发的那一天。憋着劲等这一天的不但有各种开发商,还有各地地方政府,不少二三线城市政府顶着调控令勇敢趟雷,有的明着干,有的悄悄来,各银行更是憋足了劲,他们悄悄干起灵活的信托产品。在笔者看来,用政策也好,用立法也罢,政府如果能将自己从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中瘦身、淡化甚至退出去,再限定土地的拍卖价格,以科学规划和设计方案投标来最终确立项目归属,区分商品房和保障房的政策差别,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