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私企利润超国企”真伪辩

发布时间:2013-2-1 8:51:03 来源:东方早报 【字体: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称,201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4163亿元,同比下降5.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8172亿元,同比增长20%。同期私营企业利润超过国有企业4000亿元。

  面对这组数据,叫好者有之:私企利润、利润增速双双超过国企,似乎说明了没有“国进民退”那回事,民企明明发展得很好。激愤者亦有之:受政策雨露滋润的国企,其经营业绩竟然下滑,似乎又说明了国企的某种困境。

  但是,先验的情绪化判断,往往会忽视常识。上述统计数据值得辨析一下。

  首先,在一般语境中,私企往往被完全等同于民企。可是细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对民企则应理解为“民企包括但不等同于私企”,这是因为民企既可以是股份制企业,也可以是非股份制企业(私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股份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仅为7.2%,远不及同期私企的利润增幅。所以,因私企利润大增20%,而笼统地认为民企发展得很好,显然是犯了前提性错误。

  同理,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口径中,国企与我们惯常语境中的“国企”亦有所差别。这是因为,已经实行股份制改制的国企,在具体的统计分类中,已被列入到“股份制企业”,所以,统计口径得出的国企利润同比下降5.1%,并不能完全代表一般语境下国企的经营状况。

  其次,关于私企的原始统计数据,其真实程度亦值得我们考量。这是因为,在私企规模做大后,往往会升级注册为股份制企业,这就造成在现实中,私企往往以中小规模甚至小微规模企业为主,而对于绝大多数小微规模的私企,其纳税尚且沿用定额纳税形式,统计局又如何对其营业额以及利润率进行真实统计呢?更何况,与国企以及股份制企业的相对稳定相比,小微规模的私企在经营不景气时,往往会选择直接关门了事,而这部分私企已经形成的亏损,统计局有没有将其真实统计在内,更存在很大的疑问。

  再退一步讲,即使小微规模私企利润同比大增,亦不能将其上升到“民企明明发展得很好”的高度。这是因为,相当部分的小微规模私企,其利润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所导致,而与资本增值关系不大。比如:夫妻店形式的小饭店或者小服装店,亦在工商部门注册为私企,如果其去年赚8万元,今年赚10万元,我们能以此20%的同比利润增幅,推而广之认为私企经营环境好转了吗?恐怕不行。因为,夫妻店往往是经营者与劳务者合二为一,不将自我劳动力成本计算在内,而劳动力成本可能一年内上涨超过20%,所以过于放大这部分私企同比利润大增的意义,其实毫无必要。

  最后,对去年国企利润增速的同比大幅下降,我们亦应辩证看待。固然,国企利润增速的大幅下降,并不全是坏事,因为以国计民生为使命的国企,不仅不应过度追逐利润,还应相对地让利与民。但是,国企利润可以降低甚至理应降低,却并不表明国企可以降低赢利能力,更不表明国企在享用过多政策雨露时利润可以出现大幅降低。

  事实上,与民企比,当下国企在土地、信贷、补贴等政策资源上,以及垄断经营和定价能力上,依然具有民企难以企及的优势。而在这种格局下,去年国企利润增幅的大幅下降,显然值得我们警惕。

  尽管,对国企占据顶端优势却难以开花结果这一局面进行整体性量化分析较为困难,但是,个案分析依然可以强化我们的认知。以中兴和华为为例,同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国企属性明显的中兴,在所享受到的政策扶持并不逊于华为的局面下,2012年的亏损却可能达到25亿元。而同期民企华为净利润却高达154亿元。同样的市场环境,同样具备规模优势、并不逊于对手的政策扶持,其经营业绩却迥然不同,这其中恐怕很难用中兴的战略失误一言以蔽之。

  所以,对统计局发布的“私企利润超国企”的上述数据,应跳出惯常语境,进行去伪存真的核实分析。如此,我们即会发现民企当下的处境仍难说乐观,公平的市场环境仍需持续推进。而国企则更有必要启动新一轮深化改革,不仅应完善运营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应尽快强化监管机制,以对国企运营形成制度层面的硬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