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政府官员 >> 浏览文章

产能过剩的双重担忧

发布时间:2013-2-25 8:13:00 来源:腾讯财经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兼并重组是途径之一但并非全部,彻底解决取决于未来一揽子改革的推行力度

虽然作为消费品的白酒并未列入不久前政府提出治理产能过剩的重点行业,但今年“白酒年关难过”的情形,以生动、贴近的方式体现了当前中国经济严重供大于求的现实。

201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春节前十二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要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产业化等行业为重点,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均是重要政策动向。据报道,多个部委正完善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方案,涉及的工业行业多达19个。

当前,业界对产能过剩的担忧是双重的:既担忧过剩疾患本身,也担忧政府治理过剩再操行政之刀,重伤经济之本。如此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痼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过往政府多次出手干预,产能过剩仍呈扩散、恶化之势。有机构研究称,2012年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还不及2008年,只相当于2007年前水平的70%。

过往抑制产能过剩的手段,多以行政性手段为主,诸如限制市场准入、严格项目审批、先进产能等量置换落后产能,偶尔辅之以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与此前行政手段的强力阻击不同,此次《指导意见》开篇即强调,坚持市场化运作,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这一变化值得肯定。不过,《指导意见》同时提出2015年产业集中度目标,规定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影响力的企业集团的具体数量,这使人必然地担心政府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上下其手。

产能过剩原本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这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状态恰成对照。经济学界普遍认同,只有供过于求,企业才有动力去主动满足社会需求,主动创新和提升管理水平。但是,中国的产能过剩,并非市场经济的自然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主导、投资驱动发展模式的恶果。

中国产能过剩的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投资相关,如钢铁、水泥、电解铝;一类与政府鼓励发展有关。

前一类产业,过剩产能在经济过热和过冷之间累积。经济过热时期,市场主体投资热情高涨,出现大量重复建设;经济过冷时期,这些行业本该经历由市场法则主导的优胜劣汰,但是,各级政府倾向于通过基础设施等投资来提振经济,不仅阻断了正常的优胜劣汰,甚至可能追加投资,以图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挤垮竞争对手,结果是形成更大的供给,加剧产能过剩。

而政府鼓励发展的产业,往往会安排种种或明或暗的补贴,如此一来,一方面市场信号被扰乱,投资主体行为扭曲;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出于政绩需要,也会鼓励企业一哄而上,造成各地产业结构雷同,市场在短时间内饱和。风电设备、光伏等新能源等行业近年来出现的产能过剩,即为此类。

产能过剩作为一种市场判断的结果,最终只能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政府应该做的只有两方面:其一是改变自身行为方式,减少对市场主体的干预,改变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二是优化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规则,在理顺价格、环境成本等市场信号的同时,给予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位。二者均需要配套的改革措施,既包括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需要改革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避免地方政府间不正当竞争。

短期来看,优化市场环境实际而且可行。中国的水电气等资源品价格长期被人为压低,环境成本几乎忽略不计。市场信号的混乱,人为扩大了部分产业的盈利空间,使部分本该淘汰的产能仍能存活。理顺资源品价格、将环境成本内生化,应为眼下必要之策。

《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现实却极其严峻。长期以来,国企凭借其地位,低价获得资金、土地,对民营企业形成不公平竞争,而以往行政手段治理产能过剩,却往往倾向于保护国有企业,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被剥夺。此番鼓励大型企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绝不能异化为国企挤出民企的借口。

消化过剩产能,实质上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部分,非一日之功。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方向值得肯定,但主要应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非个别官员意志的产物。所提目标距今只有三年时间,其科学依据和可行性值得思量,若强行按时甚至提前达标,难免粗暴行政干预之虞。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应放在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改革框架下求解。兼并重组是途径之一,但并非全部。历史表明,“关停并转”短期可见一定成效,但要彻底解决,则取决于未来一揽子改革的推行力度。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