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子湖岛留守渔民等我老了还想离开
证券时报记者 赵缜言
一直以来,浙江舟山东福山岛都是户外爱好者和情侣们的一个圣地,而对于留守在岛上的居民来说,生活依旧在清苦中循环,旅游业无法使他们完全富足。
移居早已成了这里的习俗。现在的东福山岛,是一个老人、留守家庭的村庄,除了游客以外几乎没有青年人以及儿童。东福山岛曾经居住着上千人,而今只剩下了60个左右的常住居民。大约4年之前,岛上还居住着200多人。
“学校、医院都搬走了,孩子们根本就不愿意回到这里。”刘雪芳在这个海岛的村庄上经营着一个渔家旅店,淡季的时候旅客们每人需支付50元一天的住宿费,旺季则调整到80元。她的一双儿女同村庄里的大多数人一样,到舟山沈家门或者更远的地方打工。冬季没有游客的时候,刘雪芳和丈夫搬到沈家门跟女儿住一段时间。每年开春,他们又像候鸟一般回到这个从小长大的小岛。
旅店经营加上丈夫潜水捕捞海产品,刘雪芳家一年大概能获得10多万元的收入,光景好的时候则更多一些。在外打工的儿女即使收入不一定比留在岛上挣的更多,但依旧不愿回到这里。
如今的东福山岛,几乎没有街灯。晚上7点过后,村庄已是一片漆黑,只有依托远处孤岛上微醺的灯塔光影,才能艰难地辨别出村庄小道。其政府办公地也早已荒弃,在海风年复一年的侵蚀下,只留下了残垣断壁。
舟山群岛似乎也正经历类似陆地的“城镇化”,偏远小岛日渐荒凉,一些中心岛屿却趋于繁荣。庙子湖岛与东福山岛同样属于舟山普陀区东极镇,由于是镇政府的所在地,交通、医疗、学校等公共设施相对完善。庙子湖岛目前约有1000多个常住居民,每天两班船往返于舟山沈家门,也开通了直升机航线。旅游旺季到来的时候,岛上的住宿、餐饮资源供不应求,居民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
但即便如此,移居到市里、成为市民的渴望依旧根深蒂固。
“等我老了,还是想离开。”俞洪明从15岁起开始捕鱼已经捕了35年,同普通人的手掌相比,他的手掌要宽厚得多。长时间的渔业生涯收获了一定回报,但也同村庄上很多人一样,面临妻离子散的现实问题。
“就算是一个人,等我老了,还是要离开这里。”俞洪明反复这样说着,有时候更像是自言自语。
岛民们移居的缘由有的是为了脱离渔业,有的是为了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俞洪明指了指旁边几个白发苍苍正在修补渔网的老人,“这么大年龄还工作,她们每个月养老金只有100多元”。而且岛民看病时只能报销15%的金额,距此岛2个小时船程的沈家门居民,则能报销85%。对传统的渔民而言,现在满意的收入远不及沈家门的医疗福利更吸引人。当然,改变一辈子以来的单调生活也是一种考虑。
俞洪明七拼八凑地借到了30万元(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连同他的积蓄花了60多万元买了一条中等体量的渔船。这两年多时间来,每年的收入接近20万元。
“再等5年,赚够一百万,就能到舟山沈家门买个小房子养老了。”俞洪明说。
如今,舟山建立新区的消息早已被岛上的人所知。但令人惊讶的是岛上居民对此反应平静甚至是冷淡,很多岛民虽然能够想象这一变化可能带给他们更多收入,但对岛民而言,移居依然是唯一的向往。
一直以来,浙江舟山东福山岛都是户外爱好者和情侣们的一个圣地,而对于留守在岛上的居民来说,生活依旧在清苦中循环,旅游业无法使他们完全富足。
移居早已成了这里的习俗。现在的东福山岛,是一个老人、留守家庭的村庄,除了游客以外几乎没有青年人以及儿童。东福山岛曾经居住着上千人,而今只剩下了60个左右的常住居民。大约4年之前,岛上还居住着200多人。
“学校、医院都搬走了,孩子们根本就不愿意回到这里。”刘雪芳在这个海岛的村庄上经营着一个渔家旅店,淡季的时候旅客们每人需支付50元一天的住宿费,旺季则调整到80元。她的一双儿女同村庄里的大多数人一样,到舟山沈家门或者更远的地方打工。冬季没有游客的时候,刘雪芳和丈夫搬到沈家门跟女儿住一段时间。每年开春,他们又像候鸟一般回到这个从小长大的小岛。
旅店经营加上丈夫潜水捕捞海产品,刘雪芳家一年大概能获得10多万元的收入,光景好的时候则更多一些。在外打工的儿女即使收入不一定比留在岛上挣的更多,但依旧不愿回到这里。
如今的东福山岛,几乎没有街灯。晚上7点过后,村庄已是一片漆黑,只有依托远处孤岛上微醺的灯塔光影,才能艰难地辨别出村庄小道。其政府办公地也早已荒弃,在海风年复一年的侵蚀下,只留下了残垣断壁。
舟山群岛似乎也正经历类似陆地的“城镇化”,偏远小岛日渐荒凉,一些中心岛屿却趋于繁荣。庙子湖岛与东福山岛同样属于舟山普陀区东极镇,由于是镇政府的所在地,交通、医疗、学校等公共设施相对完善。庙子湖岛目前约有1000多个常住居民,每天两班船往返于舟山沈家门,也开通了直升机航线。旅游旺季到来的时候,岛上的住宿、餐饮资源供不应求,居民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
但即便如此,移居到市里、成为市民的渴望依旧根深蒂固。
“等我老了,还是想离开。”俞洪明从15岁起开始捕鱼已经捕了35年,同普通人的手掌相比,他的手掌要宽厚得多。长时间的渔业生涯收获了一定回报,但也同村庄上很多人一样,面临妻离子散的现实问题。
“就算是一个人,等我老了,还是要离开这里。”俞洪明反复这样说着,有时候更像是自言自语。
岛民们移居的缘由有的是为了脱离渔业,有的是为了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俞洪明指了指旁边几个白发苍苍正在修补渔网的老人,“这么大年龄还工作,她们每个月养老金只有100多元”。而且岛民看病时只能报销15%的金额,距此岛2个小时船程的沈家门居民,则能报销85%。对传统的渔民而言,现在满意的收入远不及沈家门的医疗福利更吸引人。当然,改变一辈子以来的单调生活也是一种考虑。
俞洪明七拼八凑地借到了30万元(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连同他的积蓄花了60多万元买了一条中等体量的渔船。这两年多时间来,每年的收入接近20万元。
“再等5年,赚够一百万,就能到舟山沈家门买个小房子养老了。”俞洪明说。
如今,舟山建立新区的消息早已被岛上的人所知。但令人惊讶的是岛上居民对此反应平静甚至是冷淡,很多岛民虽然能够想象这一变化可能带给他们更多收入,但对岛民而言,移居依然是唯一的向往。
标签:浙江舟山新区
上一篇:打造港航中心 舟山新区自然条件胜上海
下一篇: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7% 逊预期
·我国2月增持美债87亿美元外储超三成配置于美债2013.04.16
·警惕成本推动型通胀2013.04.16
·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亟待进一步加码2013.04.16
·产业政策调结构中需发挥更大作用2013.04.16
·货币政策该如何寻求平衡2013.04.16
·制约因素加大 宏观政策寻求微妙平衡201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