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靠一体化管理堵塞食品安全监管漏洞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 要靠一体化管理堵塞食品安全监管漏洞
除了广受关注的“一号提案”,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可防可控、有机食品怎样名实相符,粮食是否能够“十连增”?昨日政协会议上,这些都让农业组成了被记者关注的重点目标。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对《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记者表示,包括有机食品、乳制品在内的食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分头监管的原因。
“在任何一个国家,有机食品都是存在争议的,而中国现有环境及污染程度下,不可能有完全无害的有机食品。而且,中国的首要问题,是保证能够让这么多人口生存下去。”牛盾说,“我们正在努力,力争粮食生产十连增。”
监管不能出现真空地带
第一财经日报:你对我们国家自己的奶制品有信心么?怎样让老百姓对国产奶有信心呢?
牛盾:农业部只能配置生产初级农产品,在田头,在鱼塘口,在马厩、牧场,离开了以后,运输、流通有工商,加工有质检总局,餐饮有卫生部,进出口有发改委和商务部,大概是这样几个环节。
具体到奶业,我们负责监管初级农产品也就是原料奶的生产。监管需要一体化,需要强有力。不能像铁路警察那样各管一段,一定要靠一体化管理来堵塞这些漏洞。
日报:怎么加强管理?
牛盾:现在的问题是,分段管理怎么能做到无缝连接,不能出现“城乡接合部”,不能出现真空地带。我也很痛恨,有一些丧失了良心的市场经济主体,制出问题牛奶来毒害儿童。
我非常赞同,对他们要施以重典,不能让他们再有翻身的机会,永远取消执业资格,要罚得他们倾家荡产,只有这样他才不敢,否则的话,犯罪成本太低了。
最受伤害的是牧民,原料奶卖不出去就等于把他们憋死了,奶牛不养还不亏本,养了还更亏本。好多牧民没办法只能把一些奶牛杀了,杀了之后抱着奶牛哭,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财富,这是他们的命。
我们一定要联手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除了政府、社会,还有媒体的监督,最终还有法律。
有机农产品不一定最安全
日报:你如何看待有机食品领域现在出现的问题?与使用农药化肥的农产品相比,是不是更安全?
牛盾:我给大家一个建议,要树立品牌农产品的消费理念,国家有标准,我们现在的品牌农产品有三种,一种叫无公害农产品,一种叫绿色食品,还有一种叫绿色食品双A,或者我们通俗地叫有机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肯定没有使用化肥农药,肯定没有化学残留,但是有机农产品不一定是最安全、最有营养的。有机农产品,有很多天然毒素我们解决不了。还有病虫害、动物疫情、植物疫情等问题,需要使用农药。
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
日报:我们国家粮食已经九连增了,但是进口农产品其实是最多的一年,怎么看待这样的矛盾?
牛盾:九连增已经是很高的一个基础,我们很有信心地讲,想再努力夺取第十个丰收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政策,今后“三农”工作还会作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一定保证粮食生产的总量要超过一万亿斤。
我们要基于这个总量,保证中国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粮食达到每年400公斤,或者380~400公斤这个水平。
日报:对于完成今年的指标有压力吗?
牛盾:没有压力,有动力呀!国家重视“三农”,另外我们对农业科技项目创新有把握,尤其是三大主粮的优良品种的创新。一个优良品种的产生,就能够提高产量一到两成。
预计到2035年,我们国家的人口峰值达到16亿人,按照400公斤的粮食计算,那时候我们国家需要的粮食消费总量是1.28万亿斤,缺口大约是3000亿斤。我们只要每年增产1%,到2035年就能够把粮食缺口补上。我们一定要立足国内解决,因为全世界粮食贸易市场的贸易总量,现在也就是4000亿斤左右。这不仅仅是一个吃饱肚子的问题,还是一个安全和稳定的问题。
农民要大量转移到城镇
日报:你怎么看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牛盾:我们搞农业现代化需要这么多农民吗?根本不需要。最发达的国家农民是人口总量的3%~5%,我们20%~30%就可以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多,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现在最大的障碍、困难,也就是农民多。希望把农民的数量减少下来,人均土地才能比现在多。现在我们是人均0.1公顷,欧洲是4公顷,北美是40公顷,相差几十倍和上百倍。有那么大的空间后,农业才能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才能有效益、有质量、有标准。生产的东西,一样大小一样色泽一样的营养成分,你才能保证质量安全。
现在这种千家万户小农经济的规模,就算有标准了,要多大的监管力量?现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减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转移到城市里来。让他们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接受城市共同的教育、医疗等等。不能把农民固定在农村,固定在土地上。这样做对我们的国家是不利的。
除了广受关注的“一号提案”,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可防可控、有机食品怎样名实相符,粮食是否能够“十连增”?昨日政协会议上,这些都让农业组成了被记者关注的重点目标。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对《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记者表示,包括有机食品、乳制品在内的食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分头监管的原因。
“在任何一个国家,有机食品都是存在争议的,而中国现有环境及污染程度下,不可能有完全无害的有机食品。而且,中国的首要问题,是保证能够让这么多人口生存下去。”牛盾说,“我们正在努力,力争粮食生产十连增。”
监管不能出现真空地带
第一财经日报:你对我们国家自己的奶制品有信心么?怎样让老百姓对国产奶有信心呢?
牛盾:农业部只能配置生产初级农产品,在田头,在鱼塘口,在马厩、牧场,离开了以后,运输、流通有工商,加工有质检总局,餐饮有卫生部,进出口有发改委和商务部,大概是这样几个环节。
具体到奶业,我们负责监管初级农产品也就是原料奶的生产。监管需要一体化,需要强有力。不能像铁路警察那样各管一段,一定要靠一体化管理来堵塞这些漏洞。
日报:怎么加强管理?
牛盾:现在的问题是,分段管理怎么能做到无缝连接,不能出现“城乡接合部”,不能出现真空地带。我也很痛恨,有一些丧失了良心的市场经济主体,制出问题牛奶来毒害儿童。
我非常赞同,对他们要施以重典,不能让他们再有翻身的机会,永远取消执业资格,要罚得他们倾家荡产,只有这样他才不敢,否则的话,犯罪成本太低了。
最受伤害的是牧民,原料奶卖不出去就等于把他们憋死了,奶牛不养还不亏本,养了还更亏本。好多牧民没办法只能把一些奶牛杀了,杀了之后抱着奶牛哭,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财富,这是他们的命。
我们一定要联手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除了政府、社会,还有媒体的监督,最终还有法律。
有机农产品不一定最安全
日报:你如何看待有机食品领域现在出现的问题?与使用农药化肥的农产品相比,是不是更安全?
牛盾:我给大家一个建议,要树立品牌农产品的消费理念,国家有标准,我们现在的品牌农产品有三种,一种叫无公害农产品,一种叫绿色食品,还有一种叫绿色食品双A,或者我们通俗地叫有机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肯定没有使用化肥农药,肯定没有化学残留,但是有机农产品不一定是最安全、最有营养的。有机农产品,有很多天然毒素我们解决不了。还有病虫害、动物疫情、植物疫情等问题,需要使用农药。
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
日报:我们国家粮食已经九连增了,但是进口农产品其实是最多的一年,怎么看待这样的矛盾?
牛盾:九连增已经是很高的一个基础,我们很有信心地讲,想再努力夺取第十个丰收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政策,今后“三农”工作还会作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一定保证粮食生产的总量要超过一万亿斤。
我们要基于这个总量,保证中国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粮食达到每年400公斤,或者380~400公斤这个水平。
日报:对于完成今年的指标有压力吗?
牛盾:没有压力,有动力呀!国家重视“三农”,另外我们对农业科技项目创新有把握,尤其是三大主粮的优良品种的创新。一个优良品种的产生,就能够提高产量一到两成。
预计到2035年,我们国家的人口峰值达到16亿人,按照400公斤的粮食计算,那时候我们国家需要的粮食消费总量是1.28万亿斤,缺口大约是3000亿斤。我们只要每年增产1%,到2035年就能够把粮食缺口补上。我们一定要立足国内解决,因为全世界粮食贸易市场的贸易总量,现在也就是4000亿斤左右。这不仅仅是一个吃饱肚子的问题,还是一个安全和稳定的问题。
农民要大量转移到城镇
日报:你怎么看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牛盾:我们搞农业现代化需要这么多农民吗?根本不需要。最发达的国家农民是人口总量的3%~5%,我们20%~30%就可以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多,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现在最大的障碍、困难,也就是农民多。希望把农民的数量减少下来,人均土地才能比现在多。现在我们是人均0.1公顷,欧洲是4公顷,北美是40公顷,相差几十倍和上百倍。有那么大的空间后,农业才能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才能有效益、有质量、有标准。生产的东西,一样大小一样色泽一样的营养成分,你才能保证质量安全。
现在这种千家万户小农经济的规模,就算有标准了,要多大的监管力量?现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减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转移到城市里来。让他们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接受城市共同的教育、医疗等等。不能把农民固定在农村,固定在土地上。这样做对我们的国家是不利的。
标签:食品安全
上一篇:建成一流义务教育更急迫
下一篇:“两会”环境热生态安全底线如何坚守
·环保公益诉讼可“治”违法成本低2013.03.05
·“两会”环境热生态安全底线如何坚守2013.03.05
·要靠一体化管理堵塞食品安全监管漏洞2013.03.05
·建成一流义务教育更急迫2013.03.05
·“3亿儿童仅60多种专用剂型可吃”急需改变2013.03.05
·94岁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切实治理虚假医药广告201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