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创新融资工具 推动投资平稳增长

发布时间:2013-1-30 9:07: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体:

  回顾2012年投资运行情况,前五个月连续出现下滑,在“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下,下半年投资逐步实现了企稳。然而,短期调控政策难以改变投资在中周期内处于放缓通道的趋势。在新时期新环境下,投资增长空间仍然较大,然而融资问题将会上升为主要矛盾。因此,下一步有必要不断完善投融资体制,创新融资工具,确保投资健康平稳运行。

  投资中周期内仍处放缓通道

  从2012年各月投资增速看,总体保持相对平稳,增速在20%-21%左右,但当月投资增速波动较大。从中周期看,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于放缓的通道,全年投资同比增长20.6%,较2000-2011年均值低3.01个百分点,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

  1990年以来,以实际增速考察投资波动,可以大致划分出两轮周期波动。第一轮为1990-1999年。在此轮波动中,还包含了一个小周期,即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政府投资刺激作用下使得1998年投资快速回升,然而在1999年又掉头减速,完成了第一轮周期。第二轮是2000年以来。这一轮周期中,投资增速总体上提高了一个大台阶,但波动的幅度大幅收窄。其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应对危机出台的刺激投资政策,在2009年度过峰值后投资进入了放缓通道,目前这一态势仍未结束。

  这主要是由于,第一,经济潜在增长率“换挡减速”,对投资的内生性需求较过去十年将有所下降;第二,技术周期、房地产周期与设备更新周期仍将在底部持续一段时间,市场主导的投资需求仍有可能相对较弱;第三,投资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使其与国内消费的关系日渐偏离,投资的内部结构也有所恶化,投资的成本和代价日益提高,效益持续下降。因此,投资周期性放缓仍将持续,同时也需要进一步调整;第四,在以工业化为投资主要驱动力向以城镇化为投资主要驱动力转变的条件下,融资结构尚未实现同步转变,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也被大大限制,进而限制投资增速提高。

  融资难题制约投资增长

  从投资空间看,未来仍然比较大。从结构看,围绕城镇化的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将在一个时期内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些投资大多需要长期资金,大多也需要财政性的投入和引导,资金从哪里来?就基建投资而言,地方政府已经为之高筑债台。2012年城投债发行量井喷,全年累计6368亿元,较2011年增加3806亿元,增幅148%。这不仅会拖累城镇化所需的新增融资需求,同时短期大量财政支出投进非生产性基建项目,还会导致公共债务风险。同时,土地出让金收入不断减少,2012年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8418亿元,比上年下降14.3%,难以支持大规模与城镇化有关的投资。以信托等为代表的影子银行目前风险不断聚集,随着监管的不断完善,其贡献也将有所缩小。那么,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要依靠哪些融资渠道?

  第一,创造条件发行市政收益债券。城镇基础设施收益债券与特定项目收益还债挂钩,具有信用等级高、融资成本低、资金来源稳定、融资期限长、流动性高、强化债务约束、优化项目融资结构等优势。完善债券市场化发行机制、市场约束、风险分担机制,强化偿债能力,扩大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建设债券的范围,不断扩大经营性建设项目直接融资规模。

  第二,充分利用开发性金融工具。以政府信用和开发性银行信用为基础构筑企业信用,以企业信用改善为条件,引导其他商业银行与企业建立信用关系,帮助企业吸引债券、股票等其他商业资本形式进入。

  第三,大力发展产业化基金。在政府的支持下,鼓励社会资本设立污水处理、燃气热力生产、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经营性领域的产业化投资基金。通过向社会发行基金股份,设立社会发展基金公司,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此外,一个可供选择的思路是,以权益性融资取代债务性融资,为城镇化投资构建融资通道。这也意味着城镇化中部分基建设施的权益将从政府转让至民间。国务院2012年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公路、港口、电力等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未来政府应当在新型城镇化中逐渐退出,让市场来主导。如果地方政府融资困难,或许会成为民营资本进入城镇化投资领域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