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农业现代化最终要富农

发布时间:2013-8-21 8:33: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浏览: 【字体:

  于冷,博士, 1999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现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

  长期而言,应该关注城市居民中的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但更要激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升国家粮食的生产能力

  早在2012年,国务院就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而随着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模式又有哪些自己的探索?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于冷教授向记者表示,他认为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但无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是投资农业,都需要正确理解现代农业,不能只看表面和形式。

  农业市场化

  1999年起,于冷教授便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安泰管理学院任教,因冷静沉稳和内敛被笑称“冷面”老师,但实则古道热肠,可谓桃李满天下。于冷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经济学(农业经济政策、食品安全管理)领域,于教授表示,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除了宏观调控、规划和指导,每年更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可以说农业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点问题,这其中也存在着巨大商机的行业。

  “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就是要引入新的现代农业要素”,于冷认为,这不仅是指现代科学技术,更要重视制度的作用,要完善市场经济,实现农业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即农业市场化。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于冷举例称,纵观世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虽然很多国家都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但是它们所走的路经是不同的:美国人少地多,依靠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日本人多地少,依靠良种和水利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还有许多国家,如欧洲的很多国家,通过机械化、良种化等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于冷指出,这些国际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农业的途径可能各不相同,所采用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但核心是替代其稀缺的生产要素。

  于冷强调,“现代农业的本质是市场化,正是市场经济提高了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实现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才实现了农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农业最终目标。”

  破解富农困局

  农民生活富裕是现代农业的最终目标,生活富裕最终是要收入的提高。可是现在农产品价格波动让政府面临困境:农产品价格过低,农民增收就难以持续;农产品价格过高,就会增加CPI进而影响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

  而目前在中国,当农产品零售价格上升时,政府就开始干预、限制农产品价格上涨,结果往往就是初级农产品价格上升受到了抑制;而当农产品零售价格下降的时候,政府的价格保护措施往往都比较缓慢和软弱,导致初级农产品价格大幅度的下降。于冷对此感叹道,这种以零售价格为目标的价格调控手段,经常会使农民很“受伤”。

  于冷认为,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虽然是正常的,但是过大幅度的波动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农民的收入,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

  如何破解这一困境,于冷表示,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收入支持政策,主要是聚焦目标农户,根据国家的财力,通过补贴大宗作物生产者,使他们的收入达到预期的水平。

  而为了维护物价稳定,保护消费者利益,主要的是补贴低收入群体,使他们不会因为食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对食物的消费,稳定乃至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于冷建议,短期政策一定要明确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干预的范围和品种。长期而言,应该关注城市居民中的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但更要激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升国家粮食的生产能力。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2367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