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展望各方煎熬的2013年

发布时间:2013-1-2 0:57:00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对于2013年怎么样,本人已经连续几年写了一些对于来年的看法,这些看法总体来说还不算离谱,所以很多朋友希望我再写一下对于2013年的展望,对此本人简单谈一下个人看法,如果有错也请大家谅解。本人无意迎合什么一定要如大多数舆论主体多谈美好的层面,我觉得08年后世界和中国的问题根本没有过去,本人把2013年的走势整体上定义为煎熬!

在世界走过2008年,全球最好的时光就已经过去,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问题,虽然美国的财政悬崖被炒作,类似的问题还会炒作,但是最终的问题没有解决,这就是政府只能是赤字来维持,如此归还国债是没有可能的,而且国债的利率不能高,如果高了财政的利息就受不了要增加更多的赤字,想一下美国16万亿的国债,如果是08年前的美联储利率5.25%或者是意大利等国家的7%利率,美国政府每年的利息就要8000到10000亿美元以上,这还不包括美国的地方政府的负债和利息。美国如此欧洲、日本则更不佳,这些国家经济不好俄罗斯的石油就不会太高价,俄罗斯未来的财政平衡可是按照石油价格120美元以上计算的,俄罗斯的财政增加也很多。中东大家都知道是政局不稳,中东受到粮食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是很大的,因此世界这些国家日子都不好过。

中国的日子也很难,一来是世界其他国家日子不好需求不振进出口压力很大,二来是国内进入到了去库存周期,通胀已经很低PPI是通缩,这样的结果对于企业的压力非常大,三来对于企业压力大的是中国这时间节点出现了多个拐点,城市人口要超过农村人口的拐点,还有就是劳动力增长的拐点,这两个拐点意味着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中国必然是要进入产业的整合,必然要把低端廉价劳动力为主的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产业转移,这个产业整合是痛苦的,企业人力成本的增长是动力也是压力,很多企业是要死掉的,这个转型升级也是一个煎熬的过程。

世界从07年的次贷危机开始实际上已经过了5年了,这五年的时间似乎转眼就过去了,每6、7年就是一次危机的周期,08 的危机问题没有过去,损失早已经在哪里了,这个损失可是西方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这就是西方社保体系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在我2012的新书《信用战》当中已经详细论述过了,这里再简述一下,美国的社保体系是人均缴纳十多万美元却要拿走30多万美元,每一个人平均是20多万美元,美国是有几十万亿美元的潜在负债的,这是由于你25岁工作65岁退休,你缴纳的十多万养老金本来就应当增值到三十万以上的,但美国的负利率让这些养老金的收益不足,美国国债60%是各种养老金,号称最大持有的中国只有8%左右,现在的低利率就是美国国债的破局,而这个问题欧洲黑洞更大,黑洞都要政府弥补政府的压力是受不了的,而现在是二战以后婴儿潮逐步进入退休阶段,要从市场拿钱了,这个钱只有政府承担,政府的赤字就是必然的,美国的赤字就是这个问题,欧洲也如此,这就是煎熬,而这个煎熬的结局美国对欧洲有优势,因为美国的国债利率在0.25%以下,欧洲很多国家是5%以上,煎熬下去是不对等的,但这个负债要解决却需要有人倒下买单的。

这个买单要依靠税收是很难的,美国人是不愿意的,而且把以税收买单变成了所谓的“财政悬崖”,“财政悬崖”这一概念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今年2月7日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提出来的。它意指美国的几项挽救经济的措施,包括小布什政府的税收优惠减免和奥巴马政府的2%薪资税减免、失业补偿措施延长以及“自动减赤机制”等措施,均将在2013年1月1日到期。如果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不能在今年底前达成共识,美国将出现增加税收和削减开支并发局面,全年将增加税收5320亿美元,削减政府开支1360亿美元,里外合计高达6680亿美元,支出曲线将如同悬崖般掉头向下,严重影响“复苏拉锯”中的美国经济。美国对于紧缩还债被叫做了“财政悬崖”,但你节约开支和增加税收还债在欧洲的紧缩当中就变成了天经地义,所以美国还债基本就是不可能,这个不可能就要有人承担损失的,不还债导致以往的借贷损失就已经在那里,还不说社保的隐形负债,这个黑洞决定全球必然要受到煎熬。

中国虽然经济发展很好,世界对于中国的政治层面的攻击巨大,中国政权的公信力受到影响,各种声音在大呼改革却不讲怎样改革,政治改革已经成为当年政治运动的同义词,当年谁反对运动谁是反对派,但是当年的不断的政治运动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如果中国政局不稳而倒下,中国的制造能力就要向全球扩散,这个扩散正好让欧美重新振兴制造业!也让追赶者印度取得机会,我曾经写过长文论中国对印度的优势就是先发资源优势,这个优势我们得来不易不能轻易丢失。中国能够成为制造大国和世界工厂,这与当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衰弱释放资源和美国欧盟博弈分不开的,中国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是世界列强的意外,但如果失去了制造能力,世界列强则不会再出意外让中国这样的世界大国再一次拥有这样以制造业左右世界的能力,所以所谓的磨刀不费砍柴功让中国不稳进行所谓的改革的背后逻辑是不成立的,中国一旦政局不稳则不会再一次得到机会的,能够有这一次机会已经是上天的眷顾了,中国一旦停滞印度等追赶者是不会放慢脚步的,一旦竞争对手取得竞争优势,这个优势是要正反馈的放大的,中国现在取得的竞争优势能够每年的快速增长,这个优势就是在正反馈的放大,中国政治上的问题和不公很多,在美国崛起赶超英国的当年也是一样,各种社会矛盾和压力,就是中国需要煎熬的地方。

现在世界经济进入下滑,对于资源国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2年欧佩克成员国石油出口净收入将达到1万多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布伦特原油年均价格创历史新高。虽然说欧佩克2012年的石油出口创造了记录,但是在人口、粮食、军事、内乱等层面支出扩大以后,需要出口资源平衡外汇收支的压力越来越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需要油价在每桶80美元才能平衡预算,十年前虽然石油价格便宜但平衡预算只需25美元。对于中东更大的问题在于政治不稳定的煎熬,在中东巨变以后各个国家的不稳定因素都在加大,阿以矛盾也在进一步的酝酿,对于中东的问题很多人只看到了石油,石油是外来势力争夺的,更关键的是宗教,而宗教形成历史纠纷的背后还有水源,对于这些沙漠国家而言,水源是比石油更重要的东西,水源是可再生的,一些国家是水比油要贵的,以色列是占据了阿拉伯的水源的,认识到水的层面才能更深入的认识阿以矛盾、宗教矛盾的关键。因此中东也是在不太平当中煎熬,2013年还要继续,尤其是叙利亚、伊朗等问题还没有解决更是如此。

而对于俄罗斯,平衡预算则需要更高的油价,俄罗斯央行的2012年中期货币策略文件显示,随着进口额逐渐赶上石油出口收入,俄罗斯经济过去十多年赖以免于外部震荡的石油美元盈余将在2015年消耗殆尽。这是俄官方首次承认靠石油收入支撑的经济模式行将终结。据《金融时报》报道,俄罗斯靠石油推动的贸易盈余2000年-2011年间共积累了785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以上,让俄罗斯成为了世界第三大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高达5000亿美元。根据俄罗斯央行的中期货币策略文件,预计2012年由贸易和其它支付组成的经常账户盈余为799亿美元,2013年会收缩至252亿美元,到了2015年甚至会变成88亿美元的赤字。这一预期主要基于该行的主要油价情景,假定2015年石油价格在每桶104美元左右。这些变化都决定在世界资源价格因经济下滑而下行的时候,前段时间长期因为大宗商品牛市而过好日子的资源国家也受到了压力,这压力就是08危机损失所带来的。

未来的一年就是各国熬着的时光,这煎熬的时光不是比谁最好而是比谁更烂,谁能够在竞争对手倒下的时候不死,依靠死者施放的资源度过危机,在这个过程当中欧美、中东、俄罗斯、中国等都是问题不断的一年,美国的QE不断边际效应越来越小,就如不断QE的日本和不断停滞的日本一样,美国也要进入煎熬窒息期,但笔者认为倒下的不会是美国,美国陷入危机,他是世界第一强国,结果就是转嫁危机给世界其他国家和削弱美国的优势,美国不会因为一次危机倒下的,美国取代英国是经过了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以后才成为世界霸主的,他失去霸主还要很多的事件和战争。不要因为我们国家问题很多就失去信心,中国很多层面还是有优势的,中国的经济怎么着也是在快速增长,尤其是就业的良好和老百姓收入的增长都是好数据,央行的调控空间还很大,政府也成功换届了,如果能够保持稳定中国能够不倒的熬过危机还是有信心的,中国需要的也是在煎熬当中等待,等待是需要大智慧的。这里欧洲的压力是很大的,但不意味着欧洲就立即倒下,欧洲的历史财富积累和文化积累是丰厚的,欧洲的问题会以国家分化的形式出现,欧洲会因此出现整合。

整个世界煎熬和危机背后也是一个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中国高铁的建设,未来欧亚大陆高铁等铁路的建设和陆权的兴起都是未来的看点,海权与陆权博弈可能再度激烈,传统海权国家英美国控制叙利亚、伊朗、阿富汗等世界岛的陆权核心,也有这个博弈在里面,历史上大英帝国与沙俄争夺海权陆权的霸权主导地位在这里战争百年的,巴格达、拜占庭、柏林的3B铁路一直是世界的焦点,只不过很多人不提,中国崛起了,中国通过中亚到德国的铁路整合对于海权国家是灾难,中国的高铁等建设在各种势力的绞杀下还需要煎熬,对于高铁必须要有大战略的眼光。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也是一个煎熬的一年,新政府在三月换届以后也会有很大的压力,我们的新老大已经说要没有水分的GDP了,这个挤水份的过程肯定很煎熬!政府在4万亿以后政府融资平台大发展,依靠负债增加来发展的可能性是受到限制的,而且政府债务也不断的进入还债期,经济不佳税收压力加大,政府的财务压力是很大的,而且我们振兴经济还有减税的要求,政府的日子也不会有以前好做,别看这一次城镇化、基建等也动作不少,但资金怎样来源却难以落实,如此的政策就要变成空心汤团了。所以政府换届以后,前期资源透支较多,给新政府的空间不大,再要挤出水分,中国政府煎熬的日子是可以想见的。

在整体经济不好的局面之下,中国的各个层面也是要煎熬的,不要看这些天股市不错,这是不要股市收成三联阴年线的结果,沪指2010年和2011年已收出年线二连阴,在沪市的历史上从未收出年线三连阴。纵观全球百年股市历史,仅有两个国家的股市收出年线三连阴,一次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中的发源地——美国,另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的发源地——泰国。而中国近三年来始终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果收出年线三连阴,全球股市百年最熊的“耻辱帽子”将落在A股的头上,这对于即将交接权利的领导是不愿意的,尤其是现在在对央行等金融机构领导在换届以后怎样安排激烈博弈的时候,积极争取进步的领导肯定要非常的努力,谁愿意在自己卸任前股市大熊,谁会提拔股市不佳的负责人高升?我们的股市向来的讲政治的,虽然这样说很阴谋论。虽然近期不错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或许会证明,这个费了吃奶劲所争取来的阳星,其最大的意义是可能为未来2年的行情遮羞! 如果历史重演,看一下2001到2005年的历史,2004年的小牛后的998,在没有充分下跌的2000点以下位置,没准还可以见到,而上涨则在2319就是重要的点位,2350很重要,2500是一个大关口,现在能够不断的涨的背后就是IPO的暂时中止,原因就是每一个IPO的企业申报材料是近期几年的,新过去的2012年要进入申报材料,在三月份两会政府换届之前,审批难以进行,但中国大量资本在PE里面,其中不乏各种利益集团和权贵资本,IPO的压力是让股民熬着也是让PE煎熬的事情,股市的关键词也是煎熬,指望大牛市不现实。本人预期中国股市一季度还不错,但其后市场压力会加大,2013年后半年会见到低点。

现在银行股票的上涨与欧美对于巴塞尔协议III的态度有关,欧美都推延执行,中国是提前达标,中国如果放松这个要求银行股大规模融资就要放缓了。如果有这个利好,股市可能会好一些算是一个意料之中的意外,但放松了银行融资但我们的债券市场建设不会放缓,国债期货肯定要不断的推进,这债券市场也要分流大量的资金对股市造成压力,还有就是股票退市和IPO分流都提到了柜台和三板市场,这些渠道虽然分流了上市公司,但也分流走了资金,总体效果是一样的,股市在完善的过程当中市场暴涨不容易,但其后到2015年前后没准会有一个全球再度杠杆化的时代,美国低利率的说法也是到这一年,还有就是从07年次债危机08金融危机,这是一个7、8年的周期,会有再一次的高涨和危机的流转,因此要牛市也是2014和2015年的事情了,如果此时还吹不起足够的泡沫掩盖危机,必然有大洲级别的经济体要倒下释放资源。

对于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的热点,在2012年岁末任志强标志性的以溢价百分之几百拿地诠释了他所说的明年三月后房价要保障的论断,对于任志强的说行合一我们是要尊敬的,说错不要紧,起码他自己通过行动证明这是他真心的认识不是忽悠人,中国房价多少专家说要暴跌忽悠了多少的老百姓?!不过我认为以中国的现状明年的房地产暴涨的不现实的,房地产会进入到一个调整稳定期,很多地方会有房价的反弹但也有地方会下跌,我们财产公示的预期对于房价有压力,经济不好也是有压力,我一再论述过房价和股价的关系,详论可以看我的《房势:解析房地迷局》,房市不好房地产利率提高股票资金会到房市房贷渔利股市会下跌,股市不好套住资金则更没有钱买房,房地产与股票是一个联动的关系,股市在12月高涨楼市也有所翘尾,但限售不会取消,政府手中的储备土地压力很大下,房地产更严厉的政策只要不房价暴涨就不会出台,但房价暴跌不大可能,原因就是中国人工的工资暴涨,建筑的大工一天要400块已经很正常了,08年以前才100元以内,这对于房地产有很大的成本支撑,而我们保有耕地,土地征地费用上涨、拆迁费用上涨等也会有刚性成本支撑,因此我维持在《房势》一书对于房地产趋势的判断,并且会在《房噬》一书进一步讨论,中国的房价问题本质是分配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时间,这时间是要熬过去的。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2013年的总体看法,我对于2013年的预期不是那样美好,这是08危机后萧条煎熬的一年,但这不意味着就没有希望,对于中国这一年应当工资进一步增长,对于老百姓增加收入就是好事,大家在这样的转型期多学一些本事也很不错,未来是光明的,等待是需要智慧的,对于一个成功的人经常不是他有多大的能力而是他能够忍受多大的罗乱,能够忍耐能够耐得住寂寞和煎熬是成功的要素,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中国能够在未来几年忍受住矛盾、混乱、动荡的煎熬保持发展经济不动摇,中国就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xuejia/727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