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宏觀中國-孫明春東盟崛起之足夠的人口容量

发布时间:2013-1-30 22:13:25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04/12/2012 14:46

        許多投資者仍不相信東盟作為新的世界工廠的崛起,他們質疑,東盟國家經濟是否足夠規模龐大和成熟來接受正從或將從中國遷移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是,東盟是否有足夠的年輕、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以滿足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需求。
  東盟總人口近6億,相當於中國的44%。其最大的成員國印尼,擁有2﹒37億人口,是中國人口最多、最大的出口省廣東的兩倍。其第二大成員國菲律賓,擁有9600萬人口,與中國人口第二多的省份山東一樣。越南、泰國、緬甸則分別擁有跟中國第四、第七、第八的人口大省一樣多的人口。
  值得一提的是,7個人均GDP低於中國的東盟經濟體,擁有5﹒64億人口,相當於東盟總人口的約94%和42%的中國人口。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66%的東盟人口年齡屆於15至64歲之間。這意味著,東盟的總勞動力達3﹒9億,其中1﹒52億是年齡屆於15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

*年輕人口比例更高*

  與中國相比,東盟擁有更年輕的人口,26%的人口年齡屆於15-30歲,中國為24%。15歲以下的人口比例也遠遠大於中國。這意味著,東盟不僅具有豐富的可供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僱用的年輕勞動力,並且足夠在未來10年或20年保持年輕勞動力供應。
  除了新加坡,老撾、馬來西亞,大部分的東盟國家仍然有相當大比重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勞動。總的來說,整個東盟大約有1億人從事該領域。他們中的一些能夠在未來幾年內作為產業轉型進步轉移到製造業。
  同時,東盟擁有比中國更大規模的服務業,東盟7國約有1億人從事該領域。他們可以作為製造業遷移的額外的勞動力,後者可以提供比中低端服務業更好的報酬。
  跟中國相比,東盟人口的識字率、中學毛入學率等教育水平並不比中國低很多。例如,除柬埔寨和老撾,其餘東盟8國的成人識字率超過92%,中國則為94%。雖然大多數國家的中學入學率低過中國,但除柬埔寨、老撾和緬甸,大部分國家的差距並不大。這表明,東盟的勞動力具有低端製造業需要的必要教育和技能,這些工作在中國不再是有利可圖。
  儘管中國有13億人,但製造業總就業人數僅1億-1﹒3億,我們估計其中8000萬-1億從事勞動密集型行業。基於東盟的勞動力資源,未來10年將5000萬-6000萬這樣的工作職位從中國轉移至東盟,似乎並不會為東盟帶來緊張。換句話說,東盟具有人口容量,從中國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下一個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世界工廠。

 


《大和資本市場香港公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及中國研究主管 孫明春》
註:此文原稿為英文,中文稿由《經濟通通訊社》編譯,如有出入,請以英文稿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