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通往文明的路径

发布时间:2013-1-16 21:25:23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严复有个说法,叫“身贵自由,国贵自主”。百年风云过后,看待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还是可以纳入这个框架。

  最近,作家李承鹏就体会到不自由的痛苦与无奈。13日下午,他在中关村图书大厦进行新书签售活动时,先是被一名男子掌掴,后来又被另一名男子扔刀。不仅被打,还被骂作汉奸。被打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其新书内容遭人反感。

  “请用文明来说服我”,这话有点流行。不过,在现实中,有太多事实在证明,无数人仍在试图“用野蛮来征服他”。打耳光的闹剧很多,比如阎崇年就曾被掌掴。曾经拥有很多学术身份的王立军,尽管对司马南、孔庆东代表的那类文化很推崇,却没有绕过被打耳光的命运,太吊诡了吧!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文明冲突的问题,如果经常通过野蛮来解决,到最后,谁都不一定是幸免者。就像“汉奸”这头衔,现在戴在李承鹏的头上,但在现实中,哪怕是你仅仅发表一篇认同一些人类共同价值的文章,比如民主、自由以及人权,这个丑恶的帽子就很可能被人扣到你身上。对太多普通公民来说,生命既承受不起那种“汉奸”的污名之重,也无力做到通敌卖国之类的“带路党”的行为之实。

  这是一种巨大的文化伤痛。文化的问题,说到底要以文化的方式解决。遗憾的是,对于文化,我们这个时代太缺少普遍认知了。一个最普遍的现象是,对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很多人都根本不习惯以文化视角审视。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不可能真正形成一种文明,来作为维系人们关系的观念和准则。

  从这个意义讲,选择通过在文化框架下来解决各种生活行为,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个人选择如此,国家自主也是如此。龙应台说得很简洁——“文明才是立国的依据”。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选择野蛮,而不是文明?在我看来,野蛮的行为,很多时候,是可以与激进主义,甚至是偏执主义联系起来的。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话,出自晚清“一代儒宗”曾国藩之口。对此,近代中国的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也极为推崇。不论是曾国藩,还是梁漱溟,都对现代文明有巨大贡献,他们有不愿沉沦于流俗的高格,从这句判断中,也能感受到这种坚定追求。不过,我借这句话,是想表达,在文明演进过程中,不能过于偏执和狭隘,只做简单的是非判断,来制造阻止文明融合的断裂地带。否则,就很容易掉进偏执或激进的泥潭。

  分析中国社会转型之艰难,人们的目光经常聚焦在专制主义、民族主义以及民粹主义等方面。不论是狭隘民族情绪,还是民粹主义制造的社会互害,这背后都有不理性的文化推手,比如一些左派、新左派甚至包括国学派的鼓动,一些知识阶层也寻找各种藉口抵抗现代文明。同理,彻底割裂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只是简单移植西方文化价值,也同样不理性。

  如果这一切仅仅停留在学术讨论的层面,都可以看成是文化交流。然而,这种文化碰撞的现实表现,从大的层面看,有一些文化与权力联姻,对言论进行不当压制,甚至制造莫须有的罪名,把一些意见表达者送去劳教;从小的层面看,就是像制造此次掌掴、扔刀等鲁莽事端的个人激进派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文明自然无法在这片土地上成体系生长,而依附于现代文明基础上的制度改革,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国家。这样的判断逻辑,也可以倒过来体会。不论哪种,或许都不完善,但都值得深省。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文化都是一根驱动理性运转的轴。而要触摸现代文化的精粹,离开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根本就找不到方向。而告别野蛮,选择自由,就是通往文明的路径。
 

标签:通往 文明 明的 路径

上一篇:郭夏从新生经济视角看创新驱动战略
下一篇:公积金缴存何以如此悬殊

相关阅读:

·周克华女友张贵英庭审翻供 称不知是赃款不确定周被击毙2013.01.17
·陕西官员百万豪车白河县委书记等贫困县领导配备豪车被2013.01.17
·周四机构看好24股可闭眼掘金2013.01.17
·01.17周四红岭私募拉升涨停股2013.01.17
·01.17红岭私募布局金股2013.01.17
·1.17红岭私募提前介入股曝光20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