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问题应交给市场来解决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日前在第五届中国制造业年会上透露,国务院关于产能过剩的方案行将出台,大幅度减少行政干预,规范市场准入将成为政策的亮点。
产能过剩在我国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它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它使企业的生产处于低效益甚至无效益状态,同行业之间的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市场,不得不展开恶性竞争,一些出口型企业还将这种低价竞销策略用到国际市场,引起贸易摩擦;另一方面,这种大量存在的过剩产能也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政府正在推进中的经济转型举步维艰,难以见效。因此,治理产能过剩,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能绕过去的现实问题。
但是,治理产能过剩,并不是今天才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一次投资过热都会带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它也成为政府经济调控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但是,20多年来,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产能过剩现象却陷入了一个怪圈,政策收得紧一些见到一点效果,政策松一些产能过剩的问题随之凸显出来。究其原因,其实根子还是在政府身上,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过度干预使部分产业政策脱离实际,在GDP指挥棒的驱使下,政府对于产能扩大的热情比企业更高涨,使市场对企业投资行为的预警作用失灵。
因此,此次即将出台的治理产能过剩方案,要求大幅度减少行政干预,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目前,中央政府正在大力推进以简政放权为目标的行政职能改革,并已经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原来集中于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在政府减少了行业干预政策以后,企业就不必再把经营目标集中于政府,而是必须集中于市场,用市场机制来决定企业的投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方案在要求减少政府对企业投资活动的过度干预的同时,还以市场准入为条件,要求地方对现有未通过审核的大量产能进行规范化治理。这实际上是将治理产能过剩的权力依然交给了政府。我国政府对很多行业都建立了准入机制,现在虽然正在对此进行改革,扩大民营资本进入投资领域的大门,但是,这依然是由政府在管理市场。这种由政府控制市场准入的机制,很容易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政府难以彻底放权,而它背后反映的是权力对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够放心。但是事实早已证明,政府的眼光并不比企业来得更高明,当政府决策代替了市场机制以后,最终的结果便是遭到“市场的报复”,产能过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当然,用市场的力量来治理产能过剩问题,这并不是说政府可以在市场上当“甩手掌柜”,而是说政府应当改变旧有的行政审批观念,不再利用手中的审批权干预市场,这不仅要求政府抑制新批投资项目的冲动,更要求政府不再利用准入机制来限制一部分企业的进入。政府需要做的是运用标准技术法规来监管行业,加强环保能耗安全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社会性监督以及过程监管。对于产能过剩行业,政府要积极创造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让企业更多地利用资本并购等手段实现产业转移,而不是简单地用行政命令来推动关停并转。
另外,在目前的产能过剩行业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杂处其间,因此,还需要政府发扬一点“壮士断腕”的勇气,让国有企业主动退出已经处于低效率竞争的这些行业,给民营企业腾出一片市场空间。
(新京报,2013年9月17日)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jingjixuejia/12905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婚姻的契约本质
下一篇:谁将出任美联储新主席?
·公共部门财政困难 楼继伟明确用PPP模式引民资投基建2013.09.23
·煤层气扶持开发力度将加大2013.09.23
·“天兔”来袭 粤闽多地学校停课2013.09.23
·环保部“重金”支持空气除污 征收拥堵费细则仍在研究2013.09.23
·一线城市房价登高及月 调控目标高处不胜寒2013.09.23
·8月份经济数据点评201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