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谁将出任美联储新主席?

发布时间:2013-9-16 17:16:32 来源:腾讯博客 浏览: 【字体:

谁将出任美联储新主席?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9月16日评论版) 

 

在一个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时代,美联储就是事实上的全球中央银行,它控制和管理着全世界最重要的储备货币、金融和贸易结算货币。美联储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金融市场神经,改变着投资者预期和决策方向,始终是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

 

数月来,全世界都在近乎疯狂地“猜测”美联储两件事儿。一是本月18日的联储货币政策会议是否决定退出量化宽松,如果真要退出,又将采取何种方式?每个月的购债量从目前850亿美元减少100亿美元,还是减少200亿美元?是首先减少国债(财政债券)购买量还是首先减少按揭资产支持债券(MBS)购买量?二是谁将接替明年1月即将到期卸任的伯南克,出任联储新主席?

 

先从第二个问题说起。围绕伯南克的继任人选,每天都有数之不尽的猜测、报道和评论,这是史无前例的奇怪现象。1987年格林斯潘接替沃尔克,2006年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都没这么大动静儿。为什么今天人们特别关心伯南克的继任人选?乍看起来简单寻常,其实不然。先看眼前,人们必然担忧新主席会否完全改变伯南克的政策方向。假若本月18日伯南克决定开始退出量化宽松,依照计划,至少要到2014年中期才能完成退出。当然,这还仅仅是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第一阶段。下一阶段就是调节利率(是否加息)。

 

2014年1月伯南克离任,新主席是否“萧规曹随”,按照预定计划有序退出量化宽松?还是加速退出?甚至是逆转方向,重新实施量化宽松?如此种种不确定性,自然对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有着异常剧烈的深远影响。人们持续研判各个候选人的资历背景、学术造诣和性格特征,是想知道新主席究竟要走哪条路。

 

呼声最高的两位候选人是大名鼎鼎的萨默斯和现任副主席耶伦。萨默斯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少年得志,平步青云,是学界和政界传奇般的风云人物。他出生学术世家,父母皆是著名经济学者,两位叔伯辈亲戚更是了得,分别为美国首位和第二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1970年获奖)和肯尼斯.阿罗(1972年获奖)。深受家庭学术氛围之熏陶,萨默斯很早就展露出超人的经济学才华,28岁获聘哈佛大学经济学正教授,是该校近4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他早年学术研究横跨经济学许多领域,举凡经济发展和增长理论,价格和货币理论,中央银行独立性和国际货币体系,无不涉及,论著无数。学而优则仕。克林顿入主白宫,将萨默斯招揽入阁。那时的萨默斯,如日中天,年轻气盛,先后出任财政部副部长和部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迅速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各国。身为负责国际金融事务的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担负起国际金融穿梭外交重任,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周游列国,斡旋折冲,瞬间成为全球瞩目的政治明星。《时代》周刊将他与格林斯潘和鲁宾(时任财长)相提并论,誉为“挽救世界的三驾马车”。卸任财长之后,萨默斯继续担任多个崇高职位,包括哈佛校长。奥巴马入主白宫,萨默斯旋即成为白宫最重要的经济谋士。原打算再度出任财长,后来担任负责经济复兴计划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堪称完美的学术和工作履历,盘根错节的华盛顿官场人脉,萨默斯出任联储新主席似乎不在话下。

 

耶伦是联储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主席。其背景履历虽没有萨默斯那样光鲜夺目,却绝非等闲之辈。她是当代宏观经济理论主流学派(所谓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重要人物,长期任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老公则是不对称信息经济学首创者、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赫赫有名的阿卡洛夫。夫唱妇随,开启经济理论新篇章,谱写了学术历史新佳话。耶伦很早就与美联储结缘,先后担任美联储资深经济学家、旧金山分行行长和美联储理事。2010年被任命为美联储副主席,成为联储历史上首位女性副主席。根据《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对多位资深市场人士的调查结果,耶伦对美国经济走势判断的准确性竟然超越伯南克!她思维清晰、逻辑严谨、言辞犀利、低调务实。

 

与萨默斯相比,耶伦的主要不足,是没有经受过金融市场动荡和金融危机的实际考验;与耶伦相比,萨默斯的主要不足是性格急躁,恃才傲物,缺乏与同僚协调沟通一致的耐心。萨默斯还有一个令人忧心的弱点,那就是他往往出言不逊,引起轩然大波。几年前他被迫辞去哈佛校长,就是因为他口没遮拦,说出“女性智力不如男性”这样令人瞠目和难堪的“一派胡言”。《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预测,假若萨默斯出任新主席,却管不住自己习惯“跑火车”的大嘴巴,极有可能造成金融市场不必要的动荡和地震。难怪多数市场人士欢迎耶伦出任新主席。

 

不错,金融市场最需要的就是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性和风险。尽管美联储和全球其他中央银行都将自己的货币政策目标说的明明白白,然而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却是有增无减。人们不停地猜测美联储何时、以何种方式、以何种节奏退出量化宽松,就是因为联储的货币政策准则本身依然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准则。伯南克和耶伦一直致力解释量化宽松退出的“标准”和“时机”,但是,“标准”或“时机”究竟如何,恐怕连他们自己也在“猜”。

 

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或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官方“标准”是:失业率下降到6.5%(或接近6.5%,最近修改到7%。目前失业率是7.3%),通胀率上升到2%(目前是1.8%)。乍看起来,准则清楚明白,没有任何疑义。深想一下就会发现,实际操作起来远不是那么简单。其一、量化宽松的退出“标准”,究竟是失业率和通胀同时达标,还是任何一个达标就算满足?事实上,二者几乎不可能同时达标。

 

西方货币理论有一个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该理论说,要降低通胀率,就必须提高通胀率,所以原则上通胀率上升和失业率下降可以同步进行,通胀率和失业率确实可以有一个“最优组合”。196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曾经是联储货币政策的金科玉律。1970年代弗里德曼和菲尔普斯教授力斥其非,指出理性预期条件下,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直线,提高通胀率对于降低失业率不仅于事无补,反而适得其反,恶化通货膨胀。阿卡洛夫、伯南克和耶伦为首的新凯恩斯经济学卷土重来,强调工资和价格刚性(所谓市场粘性),证明某种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还是存在,至少在一定限度内,提升通胀率有助于降低失业率和刺激经济复苏。这就是为什么几年前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建议美联储将目标通胀率提高到4%,这也是为什么伯南克决定将通胀率2%确定为量化宽松退出的基本标准。

 

还有一个远为重要和深刻的问题,那就是经济复苏和失业率下降并非一回事儿。经济学家们正在研究“增长性失业”或“复苏性失业”现象,即经济快速增长并不必然意味着就业增长或失业下降。以美国为例,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每一次经济扩张,就业增长都会下降。1950-70年代经济扩张时,私人部门就业率增长了3.5%;80-90年代仅仅增长了2.4%;21世纪的前10年,就业率反而下降0.9%。耶伦早就注意到这个惊人的事实。她曾经指出:2009年全年美国GDP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就业人数却下降了4%。

 

最新发布的美国就业市场报告表明,尽管美国经济出现较强复苏迹象,就业人数的增长或失业人数的减少却令人失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许多人干脆选择完全从劳动力市场退出,不再寻找工作。美国就业市场报告证明“增长性失业或复苏性失业”现象确实存在。果真如此,通胀率上升和失业率下降的“新菲利普斯曲线”将再次失效,取而代之,是通胀率持续上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并存,比翼齐飞。货币政策准则再次面临革命性变革。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jingjixuejia/12905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