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新华社当前急需公开此数以利监督公车私用

发布时间:2013-3-4 8:32:28 来源:新快报 【字体:

新华社载文透露全国公车大约230万辆,开支在1500亿至2000亿后指出——当前急需公开此数以利监督公车私用

据新华社电 最近,网民在微博上随手拍照监督公车私用的举动直接推动地方一些开制式公务车、执法车“私奔”的干部迅速遭到处理。而一名北京小学生看到很多家长开公车接送同学,便建议将公车车牌涂成红色,以便于大家监督,此建议一出,各界叫好声也一片。

公车数量不是国家机密

长期以来,在公车改革艰难前行的同时,中国民间对公车的监督力量一直存在。例如,广州市就有一位经常在大街上拍照检举公车私用的老人叫区少坤,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区伯”。而微博近年来的兴起,为百姓、微博达人监督公车“私奔”提供了更为方便的自媒体平台。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对公车私用的监督不能只靠老人、孩子和微博,作为公车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关部门应当回应民意期待,及时公布公车数量和年支出总数,并出台更严格的制度上的保障,例如推广公务车贴或公务车专用标示、牌照,确保每一辆公车都运行在阳光下、监督下。

在民意的推动下,中国的公车改革已经艰难地逆水行舟十多年。然而,全国现在到底有多少辆公车?每年买车、修车花了多少钱?这些数字,至今还是一个谜。这必然导致外界对公车的监督是零零散散、随机和挂一漏万的。

记者认为,公车数量不是国家机密,更不是部门“隐私”,予以公开才是公车改革深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公车使用的必然选择。

报告称全国公车约230万辆

一直关注公车改革的叶青曾在2012年两会对记者透露,他看到的一份权威调查报告称,“全国的公车大致是230万辆,开支在1500亿元到2000亿元之间”。这个报告中几个例子让叶青目瞪口呆:有一辆公车一年的维修花了10万元钱,有一辆车一年换了40个轮胎。

据介绍,这个报告中触目惊心的数字还包括: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是0.82万元,而机关公务轿车则高达3万元以上。

其实公车改革进行这么多年,各界一直在呼吁有关部门公开详细数据,但一直没有进展。公开数量是推动公车改革深入进行的一个前提和基础,也会为民众和制度监督公车提供保障。

公车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就应该给纳税人一个公开、明白的信息。对于公车改革,首先要公开公车数量。此外,还要公开维修、保养、油耗等开支。如此,外界监督才不是“空对空”。

旨在监督“公车腐败”

值得注意的是,推行公车改革目的是监督“公车腐败”,降低公车成本,而现在许多地方的公车管理办法,还是局限于自我监督和上级监督。专家建议,如果在公车管理中引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概念,效果会好得多。这将为今后公车总量削减以及公车平均运行费用降低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监督环境。

此外,应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的公车管理体系。以预算管理实现总量控制,把公车管理纳入公共财政体制。严控公车购置数量、购置金额。尤其要坚持减少配置总量、降低配备标准,深入开展公务用车情况专项清理。全面掌握党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车辆结构、经费支出、公车使用和超编超标配车等情况,为公车改革提供依据。

应尽快出台指导性文件

记者认为,还应该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公车改革指导性文件,明确各地区、各级别的补贴档次,切忌把公车改革当作福利分配;同时,明确原有公车处理方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必须更换公务车时,坚决按照采购规定使用研发投入到位、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价格更低、维修保养成本更低的自主品牌汽车。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曾经公开表示,“要对公车私用行为实行‘零容忍’”。这位负责人指出,“公车私用不仅与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相背离,会大大增加车辆的运行成本,还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党群干群关系,这一问题不容忽视,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这位负责人同时要求各地强化日常监督,建立内外并举的监督机制,公布监督电话,广泛动员群众,使公车私用行为无处藏身、广受监督。

记者认为,当前,急需公布全国公车数量和经费支出总数,并推广公务车贴等低成本、便捷易行的公车监督标示,给外界监督公车私用创造条件。有关部门应重视微博等网络举报公车私用的信息渠道,做到及时受理、准确核实、严肃查处。抓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改革东风,果断深入推进公车改革,让公车私用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行为,为“车轮上的改革”大脚踩下油门。

分享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