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风险规避 >> 浏览文章

万福生科上市前虚增收入7.4亿元

发布时间:2013-3-4 8:43:00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平安证券恐因IPO丑闻连遭降级

2011年9月27日,万福生科登陆创业板。此后,上市不到一年,其通过财务造假遮掩经营缺陷东窗事发。

2012年9月15日,万福生科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2年11月22日,深交所表示,因万福生科中报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情节较为严重,对公司进行公开谴责。董事龚永福、蒋建初等18名董监高人员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信勤勉义务,也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被称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的万福生科在上市前大规模造假。该公司最新发布公告称,2008年到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超过7亿元,可能因涉嫌欺诈发行上市等重大违法行为被暂停上市。市场分析认为,作为其保荐机构的平安证券存在严重失职,恐怕难以避免遭证监会降级的尴尬。

3月2日,万福生科在停牌七个交易日后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初步自查结果显示,2008年至2011年期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而且其他年度的虚增情况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自查核实中。公司股票将于2013年3月4日开市起复牌。

受此影响,万福生科去年业绩大幅下降。实现营业收入29615.74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39%; 营业利润-872.19 万元,同比下降38.33%;利润总额为-318.09 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7.98 万元,同比降幅达到396.02%。

万福生科表示,由此可能存在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财务数据调整后出现连续三年亏损或净资产为负等情形而导致公司股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同时,本次涉及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要的差错和虚假记载,按相关规定,可能会再次被深交所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平安证券恐遭降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前多数保荐机构在企业上市中“只荐不保”,导致财务造假、业绩突然变脸等屡屡出现。有市场分析认为,作为万福生科的保荐机构,平安证券明显未能尽职,如此大造假都蒙混过关,到底是“穿同一条裤子”,还是真未能查出造假,市场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但平安证券在企业上市中,污点不断,恐怕难以避免被监管层降级,失去A评级

继保荐胜景山河IPO失职而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仅一年后,平安证券再度在万福生科身上“载”了跟头。去年11月23日,深交所公告称,因2012年半年报存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对公司持续督导期间的保荐代表人予以通报批评,这也是创业板市场第二单公开谴责的案例。而担任万福生科持续督导期间保代的吴文浩和何涛,均为公司首发保代。这两个“高人”也成了深交所新版《保荐工作指引》和《保荐工作评价办法》发布后,首批遭处罚的保代。

“如此大的造假行为,作为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尽然未能察觉。这只能说明三个问题,要么是同万福生科一起造假,携手蒙混过关,收取保荐费;要么是在上市过程中,未能尽职尽责,让万福生科成功闯关;要么就是保代水平有限,未能发现问题。但无论哪个方面出现问题,包括保荐机构在内的中介机构都难辞其咎。”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实际上,平安证券保荐丑闻并非第一次出现。2011年因胜景山河涉嫌财务造假而被迫暂缓上市,同年11月,证监会在对平安证券出具的警示函中表示,该券商存在保荐胜景山河IPO项目中,尽职调查工作不完善,不彻底,对胜景山河经销商、关联方等事项核查不充分,并撤销平安证券胜景山河项目两名签字保荐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在连续爆出保荐丑闻后,平安证券可能会遭到证监会的降级。记者从证监会网站了解到,在《2012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平安证券评级为“A”。据了解,证券公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后,分类评价时将给予相应扣分,直接影响最终的分类结果。分类级别降低,将增加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比例,对证券公司申请增加业务种类、新设营业网点、新业务新产品试点等产生一定影响。2012年平安证券已经由“A A级”降至“A级”。这也意味着,未来平安证券有可能失去“A”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