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增速下滑中利弊互现
据财政部的最新数据,2012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长12.1%,为近三年最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被动性因素,如经济周期性下滑等带来的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主动性因素,如去年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逐渐深化,其中截至2012年11月底,“营改增”试点已经在上海市累计减税225亿元,参与试点的小规模纳税人普遍实现减税,减税幅度达到40%。
可以说,税收增速下滑的背后,能够看到更多积极因素,也增加了深化财税改革的外在压力和动力。
首先,虽然税收增速下滑,但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仍然比较明显。如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5.1%,与民生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保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增长分别为28.3%、12%、12.9%和16.4%。这也表明在税源扩张减速时,仍然可以调整财政资金支出项目,充分保证民生项目的有效增长,尤其是在教育和住房保障方面。考虑到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型,且政府资产负债表仍良好,因此继续结构性减税、强化民生支出还有较大空间。
其次,如果考虑到政府性基金、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及其他预算外收入,则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要远大于税收收入。虽然税收增速下降,但是政府整体掌握的财源和资金流仍然比较充裕。从初次分配的角度来看,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整个政府收入机制,适度降低全口径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1994年确立的分税制框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各级政府之间的权责需要调整优化,相应的政府间收入协调机制也应当创新。
另外,税收增速下滑,也意味着政府面临的预算约束会更紧。在此背景下,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开始探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但都处于探索阶段,且评价结果也没有充分应用。将来在现有的预算单位自评、主管部门评价、财政部门评价三重机制之外,应该增加社会第三方的客观评价。同时,如果效仿审计署在2011年把部门绩效报告向社会公开,那么显然当处于“阳光”之下时,整个政府预算绩效会大幅提高。
还有,寻求预算最大化是政府的本能,在缺乏对政府边界约束的情况下,强调“以支定收”往往导致预算失控,使得政府似乎总是“钱不够用”。对此,在推进政府支出选择的合理约束机制建设的同时,也应该适度降低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地位,重视从“以收定支”来考虑预算安排。
还需要注意的是,正确认识并应对税收增速下滑,化消极为积极,在当前强调财税改革的背景下极为重要。如果因此重新回到深挖税源、提振税收的老路上,那么2009年以后两年税收重回高速轨道的情况,将来还可能出现,结构性减税步伐也会停滞。因此,税收增速下滑提供了新的改革契机,使我们重新审计政府收入结构、支出效率、预算管理,以及如何把税收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
标签:税收增速下滑中利弊互现 增速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下滑 结构性减税 政府收入
上一篇:人民日报不能靠浪费拉动内需
下一篇:安邦地方债务危机可能提前到来
·奥巴马第二季外交残局收官不易2013.01.26
·达沃斯论坛上的 “中国声音”2013.01.26
·大部制改革勿入误区2013.01.26
·新华国际时评“债瘾”有害 富国当戒2013.01.26
·折价率收敛大宗交易活跃度降低2013.01.26
·六路投资者 谁是反弹“擒牛王”201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