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对穷人而言 环保是奢侈品?

发布时间:2013-1-22 7:50:53 来源:东方早报 【字体:

  “环境恶化了,个人能做些什么?”(见1月21日东方早报A23版),读到这样的文章标题,我的直觉就是,个人能够也应该做些什么,比如,尽量少用私家或公家车辆,多用公共交通,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根据研究,现在构成PM2.5的成分中,相当部分来自汽车尾气,不同于传统燃料,尾气排放物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然而,当我仔细读完全文,发现作者认为切实可行的做法却似乎只是,在家用空气净化器,出门戴口罩。理由是,要从源头上净化空气,就必须加强监管,其途径不外乎,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提高环保达标标准,强化信息披露,让公众知道更多真相,引进环境税费,加强执法等。不过在作者看来,上述所有做法,都涉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会增加产品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总要由消费者埋单。结果就是,或许天更蓝、水更清了,但人的寿命却更短了(针对低收入群体),福利也更差了(针对中等收入群体)。这是因为,上涨的成本对富人来说,小菜一碟;对中等收入群体来说,会有些捉襟见肘(福利受到了影响);但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恐怕就是一个能否活下去的原则性问题了。

  如此说来,若要从源头上治理污染,因其成本太高,似乎就是一个让穷人折寿、让一般人过不上舒适日子的劣法了,得益的惟有富人。当然富人只是我们社会中的少数人,不为他们着想也罢。

  就让我们先来承认作者的立场,他是为穷人的生存问题考虑,但其引入的方法依然是他们难以承受的:口罩不贵,或许省吃俭用可以买得起;但净化器之类,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照样难以承受。如此说来,低收入群体更可能成为受害者。而他们若不幸生病,后果更是雪上加霜:不仅不能挣钱养活自己和家人,更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看起来,穷人还是无法逃避折寿的厄运。作者貌似列出二择一的选项,但结果却殊途同归。这样的论证等同于无效论证。

  还是让我们回到源头追问。就作者列出的所谓高成本治污方案而言,其实不少措施本就在实施中,比如,向公众通报污染情况,环保部门加强监督执法等。只是因各种原因,落实还远不够到位,但我认为这些原因与成本问题无关。还有些措施,如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提高环保达标标准,确实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产品成本。但若因此让低收入群体消费不起,那也许更该检讨反思的是,这个社会一定亏欠了他们太多,以致这些人的生活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而不应就这么迁就眼下的低门槛、低标准,以至令所有人生活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

  还想指出的是,有些经济学家在论证环保的收益问题时,总是这样设定:富人更注重环保,那是因为他们摆脱了生存困境;而在穷人那里似乎生存更重要,环保对他们来讲,在某种程度上是种奢侈。令人不解的是,这样的设定,不知是否问过其本人。现实中,低收入群体也许更少关注环保,但这不足以推出他们对环保更少兴趣这一结论。因为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这些人的经济收入是一种硬性限制;他们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更少了解相关知识;他们社会地位较低,更难获取周全信息。如此种种,导致这些人缺乏选择能力,无法看到自己的长远利益。而这恰是社会需要改进的地方。

  据报道,温州最早从事电镀业的个体老板,在事业有成之后,后期患上癌症的比例更高。显然,这是因为当初他们踏进这一行业时,对其间的污染风险一无所知。若人生可以重来,他们还会如此贸然地选择这一赚钱机会吗?

  在伏案工作了大半天后,本想出门散步,但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遂打消出门念头。其实对空气中PM2.5超标问题来说,口罩的防护作用微乎其微。这是因为,这些尘粒的直径太小。不仅如此,就连我们“自带的过滤设备”,如鼻腔之类,也难以起到阻挡效果。微粒们可以长驱直入来到我们的肺泡,驻扎下来,成为体内潜伏着的隐患。若要问我们的身体为何对PM2.5这样的微小颗粒毫不设防,只因这更多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我们祖先留下的设备就不够用啦。

  因此眼下我能够做的,就是在电脑上写下上述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