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高位倒逼分配改革
官方近日公布的基尼系数引发质疑,同时结合巨大的灰色和隐性收入,人们有理由认为贫富差距问题依然严重。但我们可以感受这样一个信号:管理层或将借此次重新发布基尼系数时机,让社会形成共识,从而为启动收入分配改革做准备。
近十年,贫富两极分化加速扩大,成为高速成长的中国经济难以回避的难题。不久前,国家统计局一口气发布的2002年到2012年的基尼系数,始终高居0.47到0.49的区间,远超0.4的国际警戒线,充分佐证了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
应该说,对基尼系数,2000年之后再也没有发布,而今重新向外界亮出,对此,必须给予高度评价,因为这在某个层面上表明官方敢于直视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
从数据可以看出,过去这十年,尤其是2009年之前,基尼系数总体呈现不断走高态势,决策层或考虑到社会稳定等因素,刻意不再发布此数据。此次公布的数据似乎让人觉得这些年基尼系数已由高企转向逐步走低——2009年到2012年,基尼系数逐步回落,其中2012年为0.474,是2005年以来最低水平。
在官方逻辑看来,贫富分化有所缓解,外加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急需有关数据支撑,此时恰是重新发布基尼系数的最佳时间。
实际上,缩小贫富差距一直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备受各界关注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历经八年多时间仍然未能出台,推出时间也被不断推迟。从这个角度来看,统计局时隔十多年之后,重新发布基尼系数,似有为收入分配改革背书的意味——远超警戒线的基尼系数,逼迫各界必须尽快达成共识,从而启动大刀阔斧的收入分配改革。
不过,近四年基尼系数逐步走低的结论,显然不能让学术界和媒体界满意,十多年后重新发布基尼系数,其本身意义也被各方所忽视,因此,不少人众口一词地讨伐官方数据不准确。有经济学家称,“童话也不敢这么写”。确实,不管是从民众的直觉,还是从相关研究来看,统计局数据都似乎远离客观现实。
就直觉而言,2009年之后,受惠于巨额经济刺激计划,房价泡沫大幅度扩张,而高房价的本质即是收入分配问题;国有部门获得天量银行贷款,而民营企业却在夹缝中生存。仅此两点,就让人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这些年贫富分化在减轻,即使各级政府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生投入,人们也难以改变这一认识。
相关研究更能说明问题。去年年底,西南交通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官方发布的0.481的水平。
统计局对居民收入的研究,亦是常常出现数据打架现象。比如,以第二次经济普查的2008年为例,经济普查资金流量表的居民收入数据是18.2万亿元,而统计局入户调查数据却为12.9万亿元。
而根据经济学家王小鲁在2010年发布的《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居民的隐性收入为9.3万亿元,其中灰色收入为5.4万亿元。在此研究下的2008年居民收入则为22.7万亿元,远高于统计局的两套数据。王小鲁课题组还认为,以2005年为例,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55倍,而统计局的数据是21倍。
据王小鲁课题组的介绍,他们还用居民的家用汽车、商品住宅、出境旅游、银行存款等数据进行比对,认为这些收入数据是可信的。同时,考虑到数额巨大的灰色收入和隐性收入,以及统计局样本中被低估和遗漏掉的高收入群体,以住户调查为基础的官方基尼系数的准确性显然被进一步拉低了。2013年即将开始的第三次经济普查,或能进一步阐释居民收入低估的问题。
所以,就直觉和民间研究而言,官方数据显然有低估的可能,对近四年基尼系数逐步走低的结论,也不得不大打折扣。就此而言,中国贫富分化的严重程度,绝对到了必须认真对待的时候。至少,持续了八年多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不能再拖。与此同时,政府职能应该加速改变,行政之手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才能让灰色收入无处遁形。
标签:基尼系数高位倒逼分配改革 基尼系数 2009年 2008年 居民收入
上一篇:注资救助不可取 要让央企自己长大
下一篇:土地交易市场化的初步突破
·01.20周末利好消息揭秘-12013.01.21
·01.20周末利好消息揭秘-22013.01.21
·01.20周末利好消息揭秘-42013.01.21
·01.20周末利好消息揭秘-32013.01.21
·01.20周末私募内部绝密传闻独家爆料2013.01.21
·01月21日宁波敢死队异动股点评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