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段雨涵钓鱼岛军事天平向谁倾斜

发布时间:2013-1-19 6:41:35 来源:中国经营报 【字体: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1月17日,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在防卫省与到访的美国驻日本大使鲁斯举行了会谈。鲁斯对于目前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紧张局势表示担忧,要求日本政府尽快使事态冷静化。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中日钓鱼岛之争随着日本安倍内阁的上台,有着进一步激化的趋势。美国40年前布下的一颗闲棋冷子,正成为撬动东亚地缘冲突的“过河卒”,战争阴云也似乎越来越浓。但透过层层迷雾,我们也可以看到,博弈的参与者们固然依仗武力为后盾,但同时也在努力控制局势,避免滑入战争的泥潭。

谁主东海万顷波

相对于海上力量,中国空军以及海军航空兵相对日本的空中自卫队来说,不仅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性能上也有相当优势。

随着安倍晋三内阁的上台,日本国内民族主义势力得到加强,对华政策也偏于强硬。近段时期以来,中日两国在钓鱼岛海域,从海上行政执法力量的对峙升级到包括战舰、战斗机等军事力量的对峙,战争阴云越来越密。而这也引出一个在两国都很热门的话题,中日之间谁的军力更加雄厚?

由于钓鱼岛的地理位置,陆军力量基本无用武之地,最多只有少数特种部队、陆战队之类的小规模部队可能参与夺岛作战,因此决定钓鱼岛之争胜负的还是两国的海空军力量。

日本的海上自卫队分为护卫舰队和地方配备部队两种编制,目前拥有51艘驱逐舰和护卫舰,其中包括6艘装备宙斯盾系统的万吨级大型驱逐舰(金刚级和爱宕级),其他的还包括性能先进的秋月级、村雨级、高波级驱逐舰,这些战舰都配备了性能先进的雷达电子系统和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具备较强的反潜、防空能力。另外,日本已经装备了2艘排水量达13500吨的16DDH“日向”号航空驱逐舰,可搭载三四架直升机,实际上相当于轻型航空母舰。另外,日本还计划装备2艘排水量近3万吨的22DDH轻型航母,可以搭载20架直升机,并有搭载F35B短距/垂直起降飞机的潜力。海自还拥有16艘潜艇,性能相当先进,其中包括不依赖空气动力的苍龙级AIP潜艇。

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规模无疑要大得多,进入新世纪以来装备水平也提高明显,但是大型舰艇的数量和先进程度相比海自还显不足。

不过,中国海军目前已经将前苏联的瓦良格号航母改造后服役,命名为“辽宁”号,并已经实现歼15舰载机在舰上的起降。“辽宁”号可能更多的用于教学、科研任务,在未来中国可能会自行设计建造新一代航母。

现代海战其实更多的是海空战,空中力量往往决定了海战的胜负。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处于中日两国路基航空力量的覆盖范围内,空中力量可能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海上力量,中国空军以及海军航空兵相对日本的空中自卫队来说,不仅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性能上也有相当优势。目前中国的重型第四代战斗机歼20以及中型四代机都已经相继试飞成功,但距离服役还有不短的距离。至于日本,虽然有自行研制四代机ATF“心神”的计划,但迄今只有模型展示,未来更可能引进美国的F35系列四代机。

现役的第三代战斗机中,日本大约有180架F-15J/DJ战斗机和不到120架左右的F-2战斗机。F-15J战斗机是美国授权生产的F-15C“鹰”早期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到目前其性能已显落后,且机体也老化严重。更重要的是,由于改进工作缓慢,只有不到40架拥有发射主动中距导弹(可以发射后不管,是现代战斗机的重要武器)能力,其余的只能发射半主动雷达制导的中距导弹。F2战斗机是日本在美国F16战斗机基础上改进的第三代战斗机,相比F15J,号称是世界第一种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但服役以来却被发现存在探测距离短、重影等问题。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引进三代机苏-27SK,真正大规模装备三代机则是到21世纪以后。根据外媒猜测,中国目前服役的三代机数量已经超过500架,且多数机龄较短,包括进口的苏-27SK、苏-30MKK,自行仿制生产的歼11系列战斗机,自行研制的歼-10A战斗机和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由于具有后发优势,这些三代机的电子系统较为先进,且大多数都具备发射主动中距空导弹能力。

日本的战机如果从冲绳地区的嘉手纳基地起飞,飞到钓鱼岛需半个小时左右,并可持续活动一个小时。但如果从石垣岛起飞,仅需11分钟即可抵达,但孤悬海外的石垣岛自身防御力量薄弱,容易遭到打击。

钓鱼岛之争的未来推演

中日在钓鱼岛的对峙还会长期持续下去,也不排除擦枪走火爆发小规模冲突的可能。

中日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极小。二战结束以来,除了朝鲜战争外,世界主要大国之间再没有爆发过战争,即使有偶尔的冲突,双方也能冷静下来,寻求谈判解决。原因无他,是因为大国间的战争代价太大,输的一方固然损失惨重,赢的一方也要蒙受巨大损失,甚至导致国际地位下降,这使得各主要大国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对于日本来说,且不说和平宪法的限制,二战结束近70年来没有经历过战火,承平日久,近20年来经济又长期停滞不前,不管是从国民心理承受能力还是经济能力来说,都不愿意与主要邻国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

对中国而言,经济建设是当前主要任务的基本国策并未改变。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充分利用和平红利与战略机遇期,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战争无疑会打破当前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损失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因此也不愿意开战。

另一方面,即使去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但中日之间经济交流依然频繁,还是呈现政冷经热的局面。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日本对华投资7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中国去年对日本的直接投资也增长了47.8%。

此外,美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美国在日本驻有大量部队,且当年其在钓鱼岛下这么一个“冷子”的目的,就是要在中日之间留下一个“地雷”,以便于火中取栗。美国的外交智慧师承英国,英国长期的欧洲政策就是破坏欧洲大陆的团结和统一,从而充当其离岸平衡手的角色。美国在东亚实行的是类似的政策,通过在中日之间制造不和与矛盾,实现战略平衡的目的。

如果说在钓鱼岛这盘棋局上,有中日美三方棋手,美国最希望成为超然于棋局之外,又控制着棋局的棋手,中日两国同时扮演着棋手与棋子的双重角色,美国可以一方面利用日本制衡中国,拖慢中国崛起的步伐;另一方面利用中国施压日本,巩固《日美安保条约》,阻止日本的离心化趋势,实现其在东亚的军事存在和政治影响力。

因此,美国一方面宣称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为日本鼓劲,同时警告中国。但当日本发出过于强硬的言论或者行动时,则又要软硬兼施,要求日本冷静,以控制局势发展。如最近日本自卫队准备对“侵犯日本领空”的中国飞机实施警告射击一事,美国就向日本政府提出了警告,要求日本政府自制。鲁斯大使也因此劝告小野寺,希望使钓鱼岛事件冷静化。

可以预见,中日在钓鱼岛的对峙还会长期持续下去,也不排除擦枪走火爆发小规模冲突的可能。但中日双方都会主动控制局面,即使爆发冲突也会力争在第三方来不及介入前,就自行解决以获得谈判优势,避免局面进一步失控。

相关图片信息
今日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