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谨防日元引发汇率战伤害全球经济

发布时间:2013-1-11 6:41:53 来源:证券时报 【字体:

  全球央行展开了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竞赛。目前,在摩根士丹利跟踪研究覆盖的33个央行中,自2011年11月以来已有16家央行采取了宽松措施,10个发达经济体中有7个宽松,23个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也有9个采取了下调基准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的宽松政策。发达国家央行更是在几个月时间里相继展开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竞赛。

  两轮长期再回购操作(LTRO)之后,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达到了3.2万亿欧元,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为2.9万亿美元左右。到2013年底,欧洲央行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飙升至4万亿美元,而2008年后日本央行已经连续推出量化宽松,目前已是第11轮。

  事实上,2008年之后欧美主要央行与财政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了。观察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英国央行的量化宽松或准量化宽松政策,其货币政策目标已经清晰地变为,竭力维持岌岌可危的政府债务循环。央行行为的竞相“异化”有可能引发全球汇率战。

  近期,渣打银行在其2013年展望报告中表示,全球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可用“3U”来表示,即运用无限制(unlimited)、短期效果不清楚(unclear)、长期后果未可知(unknown)。发达经济体的这种货币操作,会增加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的难度,其追求弱势货币的倾向很容易加剧各国间汇率的竞争性贬值,从而引发“汇率战争”。

  2010年曾经上演这一幕。为应对美国实施的量化货币宽松,巴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干预巴西雷亚尔走强。到2010年9月,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南非、波兰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采取外汇干预措施。美元持续贬值,其他货币兑美元显著升值,促使各国货币当局在汇率市场上过度干预,引发了一轮汇率的轮番贬值。

  当前,新一轮全球性货币贬值有一触即发之势,其最大的引发者可能来自于日元。预计2013年美元大多数时间内还会延续2012年的相对强势,因为美国财政悬崖尽管暂缓“坠崖”但依然“悬而未决”,欧债危机也并未出现根本性转机,中期内重债国的债务压力和核心国的衰退压力难以缓解,这必将持续打压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导致由避险产生的美元资产需求维持强势,因此并不会带来那些“钉住美元”的新兴经济体及亚洲国家货币的集体升值,但日元汇率的大幅波动风险需要密切关注,日元走势可能会在今年出现阶段性拐点,即由升入贬。

  受日本央行密集大力宽松措施影响,去年12月,日本基础货币增至创纪录的132万亿日元(约合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8%,远超预期的5.3%。而2013年初,为对抗通缩和出口断崖式下滑,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更是誓言把量化宽松进行到底,并主打“日元贬值”牌,由于日本是亚洲许多国家的中间产品供应国,如果日元大幅贬值很可能引发与之贸易联系密切国家政府的反弹,导致更多国家对汇率市场的干预。

  日本政府主导日元大幅贬值会成为很坏的榜样。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之下,贬值关系到谁能尽早摆脱危机。其实,单纯汇率升值与贬值本身的较量也许没有那么大的伤害,令人担忧的是,这背后的政策和利益博弈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汇率战的背后是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单边主义,特别是在全球总需求长期不足,经济潜在增长水平下降的趋势下,为了促进就业,就连美欧等消费驱动型经济体也在寻求向出口驱动型经济转变,它们以汇率工具作为平衡经济的手段而放弃“货币锚”责任,这样,可能会导致全球出现“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局面。

  当前,全球有效需求不足,但供给却相对过剩,如果各国重走重商主义道路,将不可避免加剧供需失衡的局面。国家之间调整的实质其实是各国之间对于成本的分摊,一国通过压低汇率赢得的短期出口优势很快会被其他国家的类似政策抵消。而在一些国家被证明无力干预汇率的情况下,很可能转而求助于贸易保护,并引发全球性的贸易战,这是全球经济不可承受之重。 (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标签:谨防日元引发汇率战伤害全球经济 日元贬值 汇率升值 日元走势 日元汇率 全球经济

上一篇:地方政府融资难需引起重视
下一篇:稳增长资金进一步依赖债券发行

相关阅读:

·美国财政悬崖逼近 两党将展开最后谈判2013.01.11
·财政悬崖后果详解增税减支难以避免2013.01.11
·美国财政悬崖将至 道指低开0.27%2013.01.11
·2012年欧佩克石油收入逾万亿元美元2013.01.11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关于税收分歧细节详解2013.01.11
·长阴首现 行情尚未结束201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