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认真真作假的统计数字
据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室日前对群众举报的广东中山市横栏镇统计作假问题进行了核查,结果被抽查的71家工业企业共22.2亿元的工业总产值竟被当地政府虚报为85.1亿元,多报了三倍。
狮子大开口的造假数字固然让人大开眼界,这造假过程中的细节也让人折服。知情人透露,每个乡镇都有专门的统计员,差不多是专职的数据作假员。做假数据时,通常要配套把企业的底账做到位,为此他们经常需要模仿企业的签名,甚至连企业的印章都能模仿。虽然目前企业的经济数据都是通过联网自己直报,但乡镇为了排名好看,就会去求企业多报一点。而企业多报就有多缴税的风险,所以企业会要求乡镇写保证书,保证上报的企业经济数据和应缴纳的税收之间无关。
认认真真走过场,踏踏实实搞形式。以前对这句话理解得不是很透,如今有了如此生动的例子,总算明白,就连造假也是要用心投入的,也是要有技术含量的,没有什么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造假也不例外。本来,为了摆脱地方统计数据失真的问题,统计局启动了工业企业联网直报系统,以期排除地方阻力。结果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政府直接跟企业签“阴阳合同”,忽悠起来没商量,好制度也能给你搅黄了。
统计作假,板子不能打在统计部门身上,这道理大家也能够想得通。统计部门本来是一个中性的部门,但是上有各级要出政绩的领导压着,造假也就是一个顺水推舟的事情。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每每出现统计作假,公众总是要求更大力度地问责,恨不得将作假的人员绳之以法才算得上是以儆效尤。但往往在现实环境中,问责往往是温柔的,听得最多的词也就是整改而已。至于改了之后是否再犯就是另一个问题了。统计造假,断不是几个人的自作主张,而是一个集体行动,上上下下都安之若素的造假,问责力度再大,也不过是抓了几个倒霉的替罪羊而已。
但凡一个问题反复地出现,如何高调打击都只是隔靴搔痒,终成长为痼疾。痼疾只能是体制使然,是某种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导致了身处其中的部门不得不如此,要么是有利可图,要么是避免出局,无论怎么分析其实就是四个字,逼良为娼。对于造假问题,相信统计局内部也是心里有数的,也是知道潜规则横行的,恐怕已经将底线放低,造假只要别太过分就行。可是,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悲哀吗?我们的共识,我们的争论,我们的目标,都是在底线徘徊,都是在底线胶着。统计必须是真实的,这有什么好说的,还要分什么过分不过分的呢?我们对自己的制度和行为太过宽容,以至于被唠叨的多了,都出现改革疲劳症了。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10458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认认真真作假的统计数字 统计作假 造假 直报 问责 疲劳症
上一篇:中国没理由让经济继续昏睡
下一篇:人民币强势升值风险已现
·中国乳业现最大并购 蒙牛113亿港元购雅士利2013.06.19
·反向案例中小盘公司股东频减持2013.06.19
·香港卫生署呼吁勿用维C银翘片 可能含禁用成分2013.06.19
·白酒又出黑天鹅 市场拷问年份酒2013.06.19
·上市公司“地产化”愈演愈烈 沪市超15杀入地产业2013.06.19
·美“棱镜门”引爆信息安全 游资追逐相关股票20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