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央企有错,何来委屈?
近日华北地区空气污染再度成为焦点问题,民众意见很大。央视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一些央企,曝光多地央企造成严重空气污染。
这些央企有错,挨骂应是必然。其实,一些企业所要承担的责任,恐怕也不是被骂几句了事。任何机构为自身过错付出必要的代价,实乃顺理成章。
有些央企中人不满于媒体的挑剔,认为舆论总是喜欢盯着央企不放。在他们看来,很多人都有过错,何以单单盯着他们?这些看法,不能说毫无道理。许多地方的空气弄得这么糟糕,地方环境监管者有没有责任?有;当地的其他类型企业有没有可能也造成了污染?有。这些都是事实。但问题在于,只要相关央企亦有错,那就不能摆出无辜的样子,就不能觉得舆论不公,让自己受委屈了。
古语云:枪打出头鸟。亦有成语称:树大招风。央企就是大树,容易招风。也正因此,一些央企常常在被社会舆论批评指责时,不太检讨自身问题,反而是显出一副委屈的样子。
一些央企的委屈感,由来已久。作为中国企业丛林中特殊的一个群体,作为“共和国的长子”,近些年来央企的形象不佳。国务院国资委前任掌门李荣融就曾经委屈地抱怨过:央企搞得不好,大家骂;央企业绩好了,大家还是骂。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有心者会发现,最近几年来不少刺人眼目的新闻,都跟央企有关。垄断问题自不必多说,一些央企的奢侈型消费,曾激起几多怨言;一些央企明明主业不是房地产业,按道理应该退出这个行业,但仍然一意孤行,甚至在追逐“地王”的群体中,也经常可见它们的身影;一些能源企业以产能不足而被迫停供的借口要挟国家;一些央企则绑架政策及标准制定……说到底,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央企总体上占据着不太公平的地位,以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正是央企频遭舆论批评的原因所在。
也就是说,尽管央企中并非就没有企业家精神,央企也并非缺少贡献,央企并非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缺少“亮丽”的表现,但由于先天的特殊地位——如央企在整合资源、获取土地,以及融通资金的能力非一般企业所能比拟,使得这个企业群体在一般公众的眼中被区别对待。一旦出现问题,央企容易被聚焦被批评,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央企被指责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其背后确实有一种愤懑的社会情绪。空气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民众自然大有意见。而在恶劣空气的背后,居然还有央企在“作恶”,无怪乎民众批评的分贝很高。央企不是自诩讲企业社会责任吗?一个企业倘若连环境保护都不愿意做到位,在其他方面显示善心,岂不是有伪善之嫌?一些央企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淘汰落后产能,本质上还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公众利益——如此,舆论焉能不生气、不指责?
改善央企的形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做其他所有的表面努力之前,必须承认当下社会中民众对央企有不少意见,承认现实当中围绕央企还有许多值得检讨反思的地方,承认央企的改革远未到位,承认一些央企该退出的领域还是要退出,不要与民争利。如此,央企形象的改善,方有根基可言。
其实,央企形象的改善过程,正是相关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涉及既得利益——在利益面前,形象又有多少重要性呢?或者说,央企的形象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呢?一些央企中人在挨骂时感到委屈,而非反思自己的责任,正说明了这一点。无论如何,央企的委屈是矫情的,不会激起公众舆论的任何共鸣。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zhengfu/11145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第一财经日报央企有错 何来委屈? 空气污染
上一篇:专家称医药或成下一个反垄断调查对象
下一篇:第一财经日报破坏型的“环境红利”可以休矣
·中央国家机关带头过紧日子2013.07.08
·宁夏支持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2013.07.08
·观点谢亚轩非农就业向好增大QE退出可能性2013.07.08
·观点谢亚轩QE退出对我国同时具正负面影响2013.07.08
·上海自贸区优惠政策猜想2013.07.08
·上半年十大房企逆市涨价 分析称限价政策效果有限201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