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山东东营湿地之痛

发布时间:2013-6-4 4:38: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5月22日,当山东省东营市环保局局长刘美海告诉任增颖“你的鸟儿会飞回来”时,任增颖心中有五味杂陈的感觉。一方面,刘局长的话,让她这位东营市观鸟协会的副秘书长看到了希望。另一方面,她又心存疑惑:湿地消失了,鸟还会飞回来吗?
    在东营市这块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大片的湿地正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个个化工工业园。消失的是自然生态,带来的是环境污染。
    远去的“仙境”
    5月19日,距离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11公里之外的仙河镇再次遭受到了“毒气”的侵袭。
    在当地工作的刘工程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当时临近下班,在办公室里,他就闻到了刺鼻的类似牛粪的味道。他判断,肯定又是化工园区的企业出现了气体泄漏,于是赶紧到镇外的槐树林躲避。
    这已经是仙河镇今年内第二次遭受到“毒气”的侵袭。刘工程师称,今年2月17日,园区的亚通化工就曾经发生过严重的硫化氢泄漏事件,几乎令人窒息的恶臭导致几十人到医院就医。
    东营市环保局提供给本报记者的材料中说,经查,造成此区域大气污染的原因是:东营市亚通石化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擅自停产25万吨/年芳烃项目进行吹扫管线以及80万吨/年催化裂化项目工艺废气(含恶臭气体硫化氢)泄漏造成的。
    后来,东营市环保局对亚通化工实行了责令停产整顿、罚款10万元的处罚。
    仙河镇曾经被誉为仙境。歌唱家殷秀梅曾经为这个镇演唱“镇歌”:这里有黄河口吹来的风,这里有渤海湾升起的霞;我爱你的碧水芳草,我爱你的绿树红瓦,我爱你烟雨中的如诗如画。
    但就是这片仙境,随着附近化工园区的兴起,已经使得仙河人不堪重负:谁知道什么时候毒气又会不期而至?
    2010年,当地化工企业也发生过一次气体泄漏。河口区环保局借机一下子关掉了24家小化工企业,其中6家在仙河镇。
    任增颖告诉本报,环保部门可以关闭小化工,对那些大的化工企业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因为这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刘工程师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来到仙河镇的。他描述说,当时这里除了这个小镇的建筑外,周围都是湿地或者树木。这里有10万亩槐树林,号称亚洲最大的槐树林,为此当地还举办槐花节。
    当地的介绍材料说,这个镇有天然草场5万亩,芦苇20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万亩。
    天然草场、芦苇正在消失,自然保护区也岌岌可危。当地人士告诉记者,这是一片实验性自然保护区,没有法律规定不能变更为其他用途。
    最令任增颖痛心的是她的鸟儿飞走了。她说,前几天,她看到6只飞翔的天鹅,眼泪差点儿掉出来,因为此前她看到的天鹅都是上百只成群飞翔。
    消失的湿地
    近日,中国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12中国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及中国化工园区20强”名单,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等20家园区被授予“中国化工园区20强”荣誉称号,这也是山东唯一获此称号的园区。
    但就是这片园区,原来都是湿地。
    而化工园区所在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起步区102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232平方公里,远景发展区46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化工、电力能源、现代物流等临港产业。这大部分也是利用湿地。
    从仙河镇到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有一条破旧的公路。因为化工园区的建设,这条路上经常走重卡,把路碾压得坑坑洼洼。路两边的景致截然不同:一边绿色葱茏,一边工厂烟囱林立,有的地方草木不生。
    本报记者看到了湿地变成园区的过程:重型卡车将土运来,填平坑塘,覆盖住芦苇等植物,在实现“通、平”之后,再建设工厂。因为取土,在园区周围形成了多处人工湖。
    除了建设工厂之外,湿地也被改造成了盐池,以便给周围的化工企业提供原料。这种盐池,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生态盐池。
    刘工程师同时也是当地一位积极的民间环保人士。他告诉记者,把湿地“改造”成盐池的方法是,先用灭草剂将芦苇等植物彻底铲除,再进行开挖,然后引进海水。
    “既然湿地已经生长了芦苇等植物,就意味着生态环境已经从滩涂完成了陆生植物环境的转化。这需要很长时间。而将植物灭掉,引入海水,属于人为意义的海水倒灌,是自然生态的倒退。海水倒灌的区域,在很多年之内不会再生长芦苇等植物,这还未考虑到除草药物的毒性。”刘工程师说。
    去年这一区域完成了两三万亩此类改造,今年将继续这一模式。“这就像一个青春少女,你看着她被毁容,能不痛心?”
    利用湿地建设化工园区的现象在东营市广利港附近也存在,并且化工企业的污染比东营港化工园区更加“肆无忌惮”。
    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广利港是最不该污染的地方,因为广利港本身就是东营最大的渔港,周围滩涂、海域都是海产养殖区。
    在广利港入口处,记者见到了树立的“东营莱州湾蛏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牌子。目的是为了保护以小刀蛏、大竹蛏、缢蛏为主的多种底栖经济物种及赖以生存的海洋生态环境。
    但就在这片保护区周围,利用湿地建了包含化工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去年,这片区域养殖的贝类大量死亡,有的养殖户损失在百万元以上。
    刚打鱼归来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几年前,在近海还可以打到鱼,现在不到离岸三四十海里之外,就基本无收获。
    当地渔民告诉记者,有的企业买下了一片滩涂,悄悄埋设管道,将污水注入海里。这是造成养殖贝类死亡的原因。
    但渔民的说法未得到环保部门的确认。环保部门多次排查,未发现此类暗排污水口。但环保局也认为,在海边建厂,对企业来说,排污更方便。
    高效生态经济区背后
    记者在东营看到,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广人稀。这也是这里最大的资源。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附近,除了十几公里之外的仙河镇之外,只有东港村这一个300多口人的村庄。而这一村庄因为在自然保护区之内,也将被迁移。
    刘工程师告诉记者,在这里建工业园区,基本不用拆迁等,将湿地推平就是。利用土地的成本很低。
    从2009年年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后,2006年设立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内化工企业突飞猛进,从2009年前后的6家发展到如今的28家。
    根据山东省发改委的相关调查,黄河三角洲拥有未开发土地792万亩,适宜开发但未利用的土地有482万亩。这482万亩土地中,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208万亩(耕地145万亩),适宜为建设用地的274万亩。
    东营市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获批之后,东营市、山东省都在积极寻求未利用土地开发上的政策,“现在争取到了什么程度,还不知道。”
    在高效生态经济区内建设化工企业,是否与“高效生态”的初衷相违背?东营市环保局局长称,不要听到化工企业就谈虎色变,如果引进的企业技术含量足够高,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
    但他也坦言,国内众多化工企业吃不到“细粮”,比如,新加坡和韩国的炼油企业,之所以排放少,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只做排放少的前端加工,剩下的下脚料再卖给中国。
    东营市环保局已经确定在重点监控企业、重点监控区域,安装各种探测设备。东营市千万元的专项资金,已经到位,年底前就可以建立这套系统。“一旦有人能感受到的气味出现,设备会立即示警。”

发送好友:http://txt.sixwl.com/shishiyaowen/9897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