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大山屏障终可破爱心吹度大凉山

发布时间:2013-4-16 4:43: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12岁的恩扎布且和瓦特石体手拉手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蹦跳着前进,而“河流·孩子”项目组的10多名成人则已气喘吁吁地在山路上绵延很长距离。这条只有4公里距离的上学路,因为山路崎岖陡峭,要艰难跋涉2个小时。
  “我们只是偶尔走一次,而恩扎布且一年200多个上学日,每次要走2个多小时,每天两趟,无论下雨刮风还是酷暑寒冬,他能坚持下来,我真的很佩服他。”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督察长、上海汇添富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李文表示。
  3月20日,“河流·孩子”项目组时隔4年多后再次走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当时刚刚入学的恩扎布且现在已经上小学5年级了。李文说:“一晃3年多,腼腆的小布且已经成长为一个阳光开朗的彝族少年,还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真是变化太大啦。”
  更激动人心的还在于——修建一新的井叶特西乡添富小学已经落成,为大凉山深处的孩子们开辟出了一条走出大山、实现梦想的通道。
  三年多来的改变
  2009年10月,李文和“河流·孩子”项目组经过两天的长途颠簸第一次来到美姑县,他回忆起当时的井叶特西村小学时说:“以前的教室非常破旧,没有电灯,条件非常艰苦,老师也只有6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当时曾记述,“没有电灯的教室、漏雨的屋顶、破旧的桌椅、简陋的黑板,四间教室已经使用了20余年……”
  4年多过去了,上海到美姑的路途仍然是漫长、颠簸,而眼前的改变却是翻天覆地。由汇添富捐资,和地方政府共同新建的井叶特西乡添富小学终于落成。在青山环抱之间,这座拥有一栋3层教学楼和一栋2层综合楼的学校还配备了设施齐全的电脑室、图书室和厨房。孩子们在宽阔的大操场上尽情奔跑嬉闹,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正给这个大山深处的孩子和家长们带来美好的希望与梦想。
  看到这里的变化,李文显得非常激动,他看到了现代化的教学楼,替代了低矮破败的教室;他看到了因为学校的扩大,老师和学生人数有了成倍的增加;他看到了学生们脸上洋溢着天真灿烂的笑容,并能用流利的汉语大方地与人交流……“河流·孩子”项目组成员刘世俊说:“电脑有了、图书有了,这在之前那个破旧的学校里是根本没法想象的。学生和老师们以前都没见过电脑,而现在,电脑从一个遥远的名词变成了身边随时可用的工具。”
  有着10余年教龄的莫色瓦体毕业于添富小学的前身井叶特西村小学,他读完师范专科后又返乡做了自己学校的老师。在他看来,“河流·孩子”项目来到美姑后,学校的教学条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井叶特西乡添富小学已经成了全乡最好的小学。
  添富小学校长罗勇表示,新学校落成后,方圆几公里的家长们都纷纷要求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就读。由于要求来上学的孩子实在太多,而老师又相对缺乏,学校只能划定一个标准,当地村民都争着要求得到一个上学的机会。
  漫漫求学路不再漫长
  恩扎布且和瓦特石体的家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井叶特西乡沙马乃拖村。罗勇校长指着远处的大山介绍道,“就在那座积雪的山顶的下面”。从井叶特西乡添富小学到沙马乃拖村中间没有其他村庄,整个路程就是翻过一座山又越过一条山涧,再攀上更高的山。
  山路是艰险的,这是靠山上居民和牧羊人走出来的道路,常常一边是悬崖,一边又是峭壁。即使在晴朗的天气下,人们行走时也得留心滑落,有时在陡峭的山路上,还得借助岩石和植物攀爬前行。这里有美妙的自然风光,这里也有艰难的人生旅程。
  第一次来到美姑的第一财经传媒公司总经理、《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就感慨:“来之前听说要走山路,就坚持锻炼了两三个月,每周跑两三次步。(这次走山路)还能坚持下来,但是他们每天坚持一早一晚,要在路上三四个小时,非常辛苦,给我很强烈的冲击。”
  其实,还有比恩扎布且和瓦特石体的上学路更远更险的学生。井叶特西乡添富小学的招生范围覆盖特西村、采竹村以及沙马乃拖村,学生没有任何交通工具,都是每天靠走路到学校上课。罗勇介绍说,考虑到许多学生路程比较远,学校上午的上课时间定在上午10点。
  对于山里的每一个孩子,走路上学都是一样的艰辛。读6年级的刘苦金哈的上学路大部分是公路,虽然没有恩扎布且的那么崎岖艰险,但也需要走上近两个小时。她每天早上7点就要起床,做好她和母亲的早饭以及喂猪的饲料,8点带领三个邻居家的小妹妹一起踏上上学的路。
  “根据‘河流·孩子’美姑项目的规划,添富学校是要建成寄宿制。”一路上,李文多次强调,“在寄宿制环境下,孩子们就再也不用花费这么多时间、冒着这么大的危险在上学的路上,老师和家长们再也不用整天为孩子们的安全提心吊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里寄宿,孩子们可以有更好的饮食、更好的学习氛围,甚至可以养成更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孩子们的全面健康成长。”
  可喜的是,寄宿制建设已纳入当地教育部门设计的添富小学二期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将尽可能克服资金短缺、气候恶劣等不利因素,同“河流·孩子”项目一起,尽快让家远的孩子们住进学校。
  走出大山的屏障
  实际上,求学路漫漫不只在于上学的艰难,还在于生活条件的恶劣。刘苦金哈说,她和母亲的早饭就是煮几个土豆,中午她在学校里只吃一盒学校发放的牛奶,晚上回到家继续吃土豆,她一个月最多只能吃到一次肉,而且还是过年留下来的腊肉。
  刘苦金哈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她的父亲已经60岁了,还在外地打工,每年春节才会回家,她的母亲在劳动中伤了脚,不能行走,12岁的她承担起家里所有的家务。
  由于贫困的束缚,这样的境况似乎山里的每个孩子都有所遭遇,他们首先面临着生存的困境。瓦特石体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5个儿子生活,山里的种植只有微薄的收入,靠下肢残疾的叔叔帮助他们家,而叔叔一年只有政府发放的2000元低保补助金。
  外出打工是当地许多家庭改善收入的主要途径,而如果没有读过书,不会说汉语,外出打工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家长们都已经意识到:要实现生活的改变,只有通过读书。而“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师资力量”。罗勇校长和美姑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吉吉甘玛都这样表示。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和心理研究中心的邵燕楠在其2005年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问题及对策》调查中指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按学生比例概算,2004年缺中小学教师共574人,其中,小学教师应达到1510名,但现在加上代课教师仅有1495人。如果按2010年“普九”目标来概算,中小学合计需教师2354名,到2010年中小学教师需净增1232名。
  吉吉甘玛介绍,之前美姑有300多名代课教师,在国家清退代课教师的政策下,原来的代课老师通过考试仅留任几十名,其余都被清退了。然而,随后教师缺口问题严重,不得不又继续大量聘用代课教师。这里条件艰苦,没有人愿意去教书,中心小学还好一点,在村小问题尤为突出。另外,外来的老师不懂彝语也很难教学。
  美姑县教育局局长杨春云介绍,美姑的教育投入已占财政收入的约20%,其中,教师工资占大部分,但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样的投入仍然十分不足,造成了教师数量的短缺。
  事实上,早在2008年“河流·孩子”项目启动时,汇添富就清楚地意识到师资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关注乡村教师“软实力”提升的培训计划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多来,仅美姑一地就已有数十名乡村一线青年教师受汇添富资助先后来到上海,接受由教育专家提供的师资培训。
  罗勇校长曾两度来沪参加培训,全新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有针对性的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令罗勇获益匪浅。在他的倡导和争取下,井叶特西乡添富小学已被当地教育局列为首个互动式教学示范学校。而互动式教学的模式,正是罗勇在“河流·孩子”的师资培训中学到的。
  五年来,“河流·孩子”师资培训已帮助300多名乡村青年教师开拓了视野,实现了快速成长,“河流·孩子”甚至成为培养乡村小学校长的“摇篮”。在项目的另一个帮扶地云南怒江州泸水县上江乡,已有教师在接受多次培训后脱颖而出,走出添富小学,成为另一所更大规模乡村小学的校长。据罗勇介绍,他也即将成为县师资培训机构的培训师,将他在过去几年学到的知识技能,传播给更多乡村教师。
  公益的深层力量
  美姑县第一所小学创立于1956年,而之前,没有一所学校的美姑全县,文盲率高达97%以上。解放前的美姑处于奴隶社会,没有受教育的传统,知识掌握在巫师手中。
  秦朔表示,美姑一夜跨千年,从奴隶制社会一下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是从它的生产生活方式仔细来看,还是非常缓慢的演化过程,这说明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文明状态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什么叫文明状态,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对知识的了解,还有生活习惯,比如洗澡刷牙,等等,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是很传统,我们为他们尽点力,为他们普及知识,把他们的老师带到沿海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了解到现代文明。”秦朔认为。
  “‘河流·孩子’项目侧重于教育,也有一些机构比较侧重于卫生,都有很多的方法,我们在别的地方做的一份早餐,喝牛奶吃面包的小孩比没吃的长得就要高一点。现代生活方式对人的成长发育还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们通过健康、营养、教育、师资力量的培训,把这些元素灌注在这里面,促进现代化的进程。”秦朔说。
  当然,秦朔强调,这种公益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我在走这个路的过程中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和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更好地跟他们融合在一起,互相改变。”一方面,美姑作为彝族人口聚集区,有很强的文化凝聚力,生产生活方式还处于自然的状态,对他们的公益投入可以让他们了解到现代文明。“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对我们也有很大的收获,现在城里的小孩都吃麦当劳,很多得近视病,城市里面的人文明程度要高一些,但是自然属性的人,包括人的身体跟自然没有那么密切。其实,我们不仅是在帮助他们,同时也是让我们更加健康、自然化的回归、自然化和文明状态更好地结合。”他认为。
  秦朔表示,我们从事这些也是带着平常心,没有居高临下的态度。悲悯也是人类很可贵的情怀,这里面确实有一种同情心,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看到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偏原始的状态,你会发自内心地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能够更好地活出人的价值,这个跟可怜是没有关系的。
  让梦想触手可及
  实际上,随着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美姑县的教育也已取得长足发展。美姑县2013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深入实施“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免一补”政策,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6%,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6.56%,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8.58%。教育“两基”攻坚在省政府督导评估中获优秀等次。
  而美姑县的“十二五”规划还提出,全面启动美姑五年教育振兴计划,扩大“两基”成果,推进基础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普及学前教育。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办学模式、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学体系,促进教育全面发展。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对于“河流·孩子”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李文早已有了想法:“随着项目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深化,我们渐渐发现,我们可提供的帮助越来越多。比如,在美姑我们都看到,这里的孩子卫生意识非常薄弱,甚至没有洗脸洗手的习惯;又如,现在我们捐赠了电教室,但学校还没接通网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教室的功能,等等。”
  “这些问题中,一部分是属于观念和习惯上的,这就需要我们把项目进一步做深。目前,我们在项目地都建有学校,我想,在未来它的功能应该不仅限于针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提升基地,教育的对象可辐射至周边所有人口,教育的方向也可延伸至环保、文化等多方面,成为一个开展‘大公益’的平台。”李文说。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项目管理上的。未来随着项目不断做大做深,项目的日常管理,尤其是项目学校的沟通管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这方面,我们将公开引入具备专业资质的、符合项目标准的当地NGO组织,在给予他们必要培训的基础上,通过他们,对项目学校实行属地化管理。”李文表示。
  “还有些问题是属于资源投入上的。这几年,我们认识到,项目开展的时间越长,责任和压力就越大。单靠两家企业的投入,已经无法及时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正在考虑‘河流·孩子’项目的下一个5年计划,想把它从汇添富和第一财经两家企业合作的公益项目推向社会,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共同把项目做大。比如说教师培训,希望在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下,把我们之前每年50个教师培训名额扩大到100个,甚至更多,让更多的老师受益,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知识为梦想插上翅膀。”李文说。
  回想本报记者和刘苦金哈的对话,当她在被问到对未来的打算时,坚定地表示“我要上大学”。这样的回答,给人以鼓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