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北方15省供暖管线将集中改造 亟须国家资金投入

发布时间:2013-4-4 11:24: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本报记者 张征 贾晓东

  进入4月,东北地区供暖工作接近尾声,各地供暖办负责人终于可以将悬了一冬的心放了下来。资料显示,由于各地供暖管线老化、供暖方式等问题,近几年的供暖工作可谓惊险不断。去年年底以来,哈尔滨、丹东凤城市、沈阳等地多次发生停暖事故。

  专家表示,如此频繁且大规模的停供事件绝非偶然,而是说明“这些使用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供暖管线到了不得不更新的程度。”

  今年1月11日,住建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北方供暖地区展开编制工作。此次规划改造的城市范围包括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地级以上城市以及集中供热面积大于100万平方米的县级城市。预计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改造。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改造规模堪称建国以来“最大手笔”,改造经费可谓“天价”。

  全国政协委员马立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黑龙江为例,全省冬季平均气温零下15℃至零下20℃,最寒冷时期达零下40℃,是全国15个北方采暖地区中最寒冷的省份,每年供热期长达半年以上,财政支出比较大。全省共有城镇房屋建筑面积8.51亿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5.06亿平方米;全省现有地下供热管线25000多公里,现在仅13个地级以上城市老旧供热管网就接近3000公里,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早已过了更新改造期,腐蚀严重、大规模破损,管网漏失率达10%以上。为此,马立群委员在今年两会上呈交提案,希望国家将黑龙江省所辖全部市、县老旧供热管网改造项目纳入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并纳入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在谈及此问题时则表示,中国北方的供热管网建设始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八九十年代达到高峰。至今,一些老的城区管网设备年代较久、陈旧老化,不能安全运行和安全供热,同时由于过去的建设标准比较低,管网系统相对来讲跑冒滴漏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热量损失浪费较大。“老旧管网的更新换代一是保障供暖效果,减少跑冒滴漏热量;二是供暖是涉及民生的一个基本保障;三是节能的需要,采暖能耗占北方能耗的比例很高,城市集中供热在落实节能减排战略决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数据显示,在北方的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耗煤达1.45亿吨标煤,占北方采暖地区总能耗的30%以上,有的城市高达60%左右。

  按照规划,2013年2—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煤气热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完成《改造规划》总报告。但截至3月末,总报告尚未出炉。据此推断,在4、5月份开始组织实施的时间点可能要延迟。住建部城市建设司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处于我们内部工作的阶段,并没有到向外公布的时候。”

  据了解,我国北方采暖地区城市集中供热面超40亿平方米,据此估算,需要改造的一次管网至少3万公里。据沈阳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管网改造标准不同、采用材料不同,成本差异很大。但是按照市场平均水平和通用标准,每公里管线的改造费用约为200万元。目前,各地的供热管网改造费用一般由供热企业来承担,主要从本企业折旧基金和留用的生产发展基金中列支。政府仅仅在城建资金中列支对供热企业供热管见改造给予适当补贴。如果全面改造而没有国家资金的投入,“根本是不可能的。”

  针对基层对于巨额资金来源的担忧,住建部有关部门人员透露,“此次改造,仅靠地方的能力是不可能的,国家应该会有资金引导方面的政策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