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亿次级债开始每年“减记”10%
五大行资本补充压力再现
聂伟柱
经过了多轮资本补充之后,五大行或将再次面临资本补充的压力。
据《第一财经日报》统计,截至2012年末,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大行的附属资本中,“已发行次级债券”合计已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约为7110亿元。
而在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下称“资本新规”)的框架下,7110亿元次级债大部分属于不合格二级资本工具,虽然可以计入监管资本,但需按年递减10%。
2013年就是这些次级债开始递减的第一年。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新增贷款带来的资本消耗,若想保持资本充足率不下降,单单弥补这“按年递减10%”的缺口,五大行每年就需增加约700亿元的二级资本。
存量次级债超7000亿
在2006年下发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即老版本的监管框架下,银行的资本主要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类,其中,次级债属于附属资本。
目前,我国银行业资本补充渠道较为单一,仅有次级债、可转债等少数几种。因此,补充附属资本时,银行往往依赖次级债,这就造成了次级债占了附属资本的绝大部分比重。
以工行为例,2012年年底,该行附属资本规模达2984亿元,其中,长期次级债务规模高达1876亿元,占比达到63%。无独有偶,五家国有大行,长期次级债务在附属资本中的占比均超过了50%。
从2013年1月1日开始,被视为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新规开始正式实施。根据资本新规,资本工具可分为三类:核心一级资本工具、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与此同时,资本新规还严格了资本的定义。例如,合格的二级资本工具,条件之一是必须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当触发事件发生时,该工具能立即减记或者转为普通股。
一名国有大行人士称,吸收损失是银行资本的核心功能,这一观点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已成为银行界的共识。二级资本工具需带有减记或转股条款,就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分析师称,2013年1月1日之前,银行发行的大部分次级债并没有减记或者转股条款,反而是带有赎回条款。资本新规实施后,这些次级债将属于不合格的二级资本。
考虑到银行已经发行了大量次级债的既定事实,资本新规设定了一个新老划断的办法:2013年1月1日之后发行的不合格资本工具不再计入监管资本。但在此之前发行的此类次级债则可计入监管资本,但是要按年递减10%。
倒逼资本工具创新
从2012年末的情况看,五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均达到了监管要求。其中,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位居五大行首位。截至2012年末,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32%和11.32%,分别较上年上升0.64个百分点和0.35个百分点。其他四大行也都分别有所上升。
由于资本新规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上述资本充足率的测算依据仍然是2006年公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但从2013年开始,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将要按照资本新规测算,也即是说,规模巨大的次级债将要开始按每年递减10%。
这意味着,五大行今年进行资本管理时,不单单要考虑新增业务带来的资本消耗,还要考虑次级债递减带来的二级资本的减少。加之旧版次级债已不具备再发行的价值,这些因素合在一起,倒逼着商业银行加速资本工具的创新。
就在上周,农行董秘李振江还称,农行正在探索新的资本工具,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各类创新工具。而中行则在年报中称,将密切关注资本监管动态,加强创新资本工具研究,积极探索新资本监管规则下资本补充渠道。
今年1月,工行公告称,董事会已经通过拟于2014年末前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等值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计划,该计划带有减记条款但不带有转股条款、期限不短于5年,将用于补充资本。
建行近期也公告称,将于2015年底前在境内外市场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等值减记型合格资本工具,用于充实建行其他一级或二级资本。
而对于银行资本工具的创新,银监会亦持积极支持的态度。2012年11月末,银监会就下发了《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开闸银行资本工具创新。而今年3月,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还专门进行过调研,研究如何突破一些障碍和既有规定的限制,将二级资本工具、优先股等创新型资本工具尽快推向市场。
今年两会期间,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采访时称,资本工具创新对银行补充资本金开了条新路,对资本市场不会有压力。因为资本工具创新主要对机构发行,且创新工具大部分都是固定收益类产品,为市场提供了固定收益产品,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可能会小得多。
聂伟柱
经过了多轮资本补充之后,五大行或将再次面临资本补充的压力。
据《第一财经日报》统计,截至2012年末,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大行的附属资本中,“已发行次级债券”合计已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约为7110亿元。
而在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下称“资本新规”)的框架下,7110亿元次级债大部分属于不合格二级资本工具,虽然可以计入监管资本,但需按年递减10%。
2013年就是这些次级债开始递减的第一年。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新增贷款带来的资本消耗,若想保持资本充足率不下降,单单弥补这“按年递减10%”的缺口,五大行每年就需增加约700亿元的二级资本。
存量次级债超7000亿
在2006年下发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即老版本的监管框架下,银行的资本主要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类,其中,次级债属于附属资本。
目前,我国银行业资本补充渠道较为单一,仅有次级债、可转债等少数几种。因此,补充附属资本时,银行往往依赖次级债,这就造成了次级债占了附属资本的绝大部分比重。
以工行为例,2012年年底,该行附属资本规模达2984亿元,其中,长期次级债务规模高达1876亿元,占比达到63%。无独有偶,五家国有大行,长期次级债务在附属资本中的占比均超过了50%。
从2013年1月1日开始,被视为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新规开始正式实施。根据资本新规,资本工具可分为三类:核心一级资本工具、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与此同时,资本新规还严格了资本的定义。例如,合格的二级资本工具,条件之一是必须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当触发事件发生时,该工具能立即减记或者转为普通股。
一名国有大行人士称,吸收损失是银行资本的核心功能,这一观点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已成为银行界的共识。二级资本工具需带有减记或转股条款,就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分析师称,2013年1月1日之前,银行发行的大部分次级债并没有减记或者转股条款,反而是带有赎回条款。资本新规实施后,这些次级债将属于不合格的二级资本。
考虑到银行已经发行了大量次级债的既定事实,资本新规设定了一个新老划断的办法:2013年1月1日之后发行的不合格资本工具不再计入监管资本。但在此之前发行的此类次级债则可计入监管资本,但是要按年递减10%。
倒逼资本工具创新
从2012年末的情况看,五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均达到了监管要求。其中,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位居五大行首位。截至2012年末,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32%和11.32%,分别较上年上升0.64个百分点和0.35个百分点。其他四大行也都分别有所上升。
由于资本新规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上述资本充足率的测算依据仍然是2006年公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但从2013年开始,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将要按照资本新规测算,也即是说,规模巨大的次级债将要开始按每年递减10%。
这意味着,五大行今年进行资本管理时,不单单要考虑新增业务带来的资本消耗,还要考虑次级债递减带来的二级资本的减少。加之旧版次级债已不具备再发行的价值,这些因素合在一起,倒逼着商业银行加速资本工具的创新。
就在上周,农行董秘李振江还称,农行正在探索新的资本工具,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各类创新工具。而中行则在年报中称,将密切关注资本监管动态,加强创新资本工具研究,积极探索新资本监管规则下资本补充渠道。
今年1月,工行公告称,董事会已经通过拟于2014年末前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等值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计划,该计划带有减记条款但不带有转股条款、期限不短于5年,将用于补充资本。
建行近期也公告称,将于2015年底前在境内外市场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等值减记型合格资本工具,用于充实建行其他一级或二级资本。
而对于银行资本工具的创新,银监会亦持积极支持的态度。2012年11月末,银监会就下发了《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开闸银行资本工具创新。而今年3月,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还专门进行过调研,研究如何突破一些障碍和既有规定的限制,将二级资本工具、优先股等创新型资本工具尽快推向市场。
今年两会期间,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采访时称,资本工具创新对银行补充资本金开了条新路,对资本市场不会有压力。因为资本工具创新主要对机构发行,且创新工具大部分都是固定收益类产品,为市场提供了固定收益产品,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可能会小得多。
标签:次级债商业银行
上一篇:杭州国五条细则出台 内容加标点符号共35字
下一篇:地产信贷承压
·任志强借商业地产突围调控 自持物业比例仍难扩大2013.04.02
·91无线CEO胡泽民我们为何只上市不融资?2013.04.02
·对房价赌局认输郭建波申请裸奔2013.04.02
·郭建波与任志强打赌房价认输 申请在长安街裸奔2013.04.02
·页岩气革命或影响美国气候谈判态度2013.04.02
·“毒药门”持续发酵 广药需要谁的“信任票”?201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