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中国需要改革 而不是无休止地调控

发布时间:2013-4-1 15:34:00 来源:投资者报 【字体:
  上周,一则流行于网络间的小道消息非常引人注目,它讲述了十八大结束时前任总书记在最后一次正式会议上的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我不能在这里重复这个故事,如果你有兴趣,兴许现在还能找得到它。故事透露出前任总书记在任内工作时一直受到某种影响,因此,他立意终结这样的影响,让他的后任不再有他的烦恼。

  这故事是无法得到证实的,但在中国,政治小道消息又很少失准。基于此,读过这个故事的人无不对前任总书记增添了同情和理解,也对新总书记寄予了更大的希望——在人们看来,新总书记可以放手工作,简直就是国人天大的福音。

  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也许很多人会继续保持观望,毕竟“两会”刚刚开完,中央完成了人事更迭,而地方还没有完全结束。从新领导人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进行出访时所表达出的内容看,令人倍受鼓舞之处不多,中国改革的前景并没有随着“第一夫人”的新鲜亮相而变得更加光明。

  我在这里试着与读者一起探讨一下过去四个月以来,新领导人透过他的言行传递出来的信息。

  首先是“中国梦”,一个伟大的民族复兴的梦。这个梦本来可以很鼓舞人的,但在定义这个梦时,习总仍然保持着先国家、再民族、后个人的顺序,这让他同时讲出的“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变得黯淡起来。

  其次,老路和邪路说。我相信不同的听众有着不同的解读。尽管“不走老路”肯定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路,但对邪路的模糊表达同样令人担忧——“邪”字蕴含“罪孽”之义,也包含回归正道之要求。那么,人们自然就更加关心何谓“正道”了。

  再次,在反腐败问题上“老虎和苍蝇都要打”。这与整顿吃喝、出行接待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一起获得了群众的叫好。

  但是,我相当担心这些治标之策的短期收效令更加治本的措施延宕出台。比如,对反腐败有奇效的财产公示制度,最近有官方专家表达了如下忧虑:当前时机不成熟,如果公示了,问题太大百姓难以接受;公示财产的要求会更加滋生官员们隐瞒和造假。此类“专家”的意见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新领导人的想法呢?不得而知。

  我还注意到了习总的两次出行,在国内他先去了“深圳”,表达了追随小平道路的意愿;在国际方面,出访的首选却是俄罗斯,令对他抱有自由主义期待的人士颇为失望。与美国保持距离大大安抚了国内保守势力,同时,习总从普京那里得到了能源和军备合同也算得上成果丰厚。

  我要说,习总更像是在刻意保留他的中间路线,这与老路、邪路的表述异曲同工。但是,居中的位置同时又是让人难以捉摸的位置,不是吗?

  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更加令我好奇的是,如果新领导人得到了前任慷慨留下的自由执政空间,那么他到底会把改革引向何方呢?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习总给我留下的仍然是一个亲和平实的印象,同时不十分理解他的思想。对于中国的政治家,他们内在的思想被人们深刻理解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经常要依靠回忆录才能真正把握。但对于习总书记,人们完全有理由变得更加急切。在去年底官方与民间互动展开“只有改革才是正确选择”、“改革仍会继续释放红利”、“不改革比改革风险更大”等一系列讨论后,新年里我们却几乎没有见到“改革”的发生——无论是思想意识上的,还是制度变革意义上的,哪怕具体措施办法也更多地重复这样那样的“调控”。

  习总在非洲有一句最新值得关注的表达:“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又是一句意味深长的经典。习总引述“老子”的话,是想表达执政理念朝向“无为即有为”转变吗?他准备休养生息吗?还是他只取“烹小鲜”不能来回翻动之意,意指“不折腾”、不反复、不争论呢?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有影响力的学者一直警告留给领导人的时间不多,必须要尽快启动具有实质意义的改革进程。其中就有吴敬琏老人,他甚至告诉我们今年秋天就应该搞出像样的“顶层设计”。显然,事情远没那么简单。借用张维迎教授的观点,只有同时具备理念和领导力两个条件,中国改革才能看到希望。在我看来,中庸不行,唯有突破;无成可守,只能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