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展望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美国举行总统选举,奥巴马总统胜选连任。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十八大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无疑是2012这个“世界选举年”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两件大事。因为中美关系正在形成一种“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态势。未来十年,两国关系是走战略对抗之路,还是开辟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这不仅事关中美两国人民的福祉,而且关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可持续繁荣。
在国际关系历史上,人类社会经历过“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战略竞争所带来的帝国主义战争和冷战,以至于自修昔底德以来的许多历史学家和国际关系理论家,均得出 “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霸权转移过程必然导致战争这一结论。
进入21世纪,中美关系实力对比的变化,似乎使世界进入新一轮“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实力竞争与权力转移的周期:
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其持续而快速的经济发展,正在迅速缩小同“老牌”超级大国美国的实力差距。例如,2001年,中国的GDP总量是美国的约1/8,而十年之后的2011年,中国的GDP约合7.3万亿美元,已经达到美国同年GDP的近1/2。同样是在这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先后在国际贸易年总量、制造业产值年总量以及吸引国际直接投资(FDI)年总量等各项关键经济指标上,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些现象意味着,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以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赶超美国。权威国际机构纷纷预测,到21世纪头20年结束的时候,即202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是大胆预测:到2016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无论上述关于中美实力对比关系的预测是否准确,可以肯定的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将以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而载入史册。
中美双方经济力量对比所呈现出的超越与被超越态势,似乎再次提出了国际关系史上反复出现的大国之间从战略竞争走向战略对抗的规律性命题: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即“守成大国”,同迅速上升的大国中国,即“新兴大国”之间,会不会不可避免地重蹈过去列强之间从战略竞争走向战略对抗的老路?
这种“新兴大国”中国在综合国力上迅速赶超“守成大国”美国的趋势,客观上也把中美关系推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中美两国是沿着过去40年的轨迹,继续推动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还是重蹈过去大国之间战略对抗与“权力转移”的覆辙?这是中美两国共同面临的最为根本的挑战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此,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给予了十分明确和具有历史指导意义的答案,即: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应该发展和建立起不同以往的新型的大国关系。
其实,早在2012年2月,习近平作为国家副主席访美时,就第一次从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中美两国应该构建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的大国关系。
习近平副主席当时的这个战略性提议,很快引起中美两国战略家们乃至两国高层的重视和积极互动。习副主席访美半个月后,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就通过公开演讲作出回应,指出:中美两国力争在合作和竞争之间达到一种稳定和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这是前无古人的,强调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国对美国有利,一个蒸蒸日上的美国对中国有利。正是基于这一共识,中美两国高层共同决定,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以“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主题。胡锦涛主席在这次对话会的开幕式上,专门以《推进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新型大国关系》为题发表演讲,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五点具体构想;习近平副主席还强调:要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去探索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进一步明确提出: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局面。
显然,“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最高层经过深思熟虑后所确定的战略方向和目标。而这一方向和目标,也得到了美国方面从总统到有关高级官员的积极回应。因此,展望未来十年,探索构建中美新型的大国关系,将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旋律和基轴。
然则,中美之间这个新型的大国关系,“新”在何处?
首先是“新”在中国对外战略与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是努力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和平、稳定、友好、合作的外部环境。这一点,同以往任何所谓“新兴大国”,或者“后起的”帝国主义大国根本不同。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无意对外称霸,更无意同任何大国争夺霸权;决定了中国在处理同美国的关系时,决不会以“后起”帝国主义国家的立场和心态,去同美国争夺霸权。
其次,中美新型的大国关系,“新”在中美关系的本质特征,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关系,而是互利共赢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根本基础,是中美日益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在全球化潮流中共同面临的广泛挑战和共同利益,已经使中美双方形成某种程度上“一损俱损,一荣共荣”的关系。这一点同历史上任何大国之间战略争夺和“权力转移”的“零和”关系完全不同。
第三,中美新型的大国关系,“新”在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双方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这是中美关系完全不同于以往“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的最重要客观基础。在可预见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仍然是地区性大国。亚太地区在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都将是中美两国利益交汇和摩擦最为集中的地区。尽管双方在该地区存在许多矛盾和分歧,但是两国对于亚太地区,存在着两点带有根本性的共同利益,这就是:中美两国都需要一个持久和可预期的地区和平与稳定,都需要本地区的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中美两国自身的可持续繁荣,越来越依赖于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和平与发展。这两点根本性的共同利益,构成了中美两国求同存异、妥善管控分歧的客观基础。
另一方面,中美关系同时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中美两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作为世界经济、政治、安全、环境的各个领域最重要的角色,双方在广泛合作与共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和不断产生着层出不穷的尖锐矛盾与分歧。特别是在政治与安全领域,许多矛盾具有潜在的爆炸性、对抗性。妥善处理的难度和敏感性都很高。因此在未来十年中美双方探索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过程中,出现矛盾加剧的局面甚至出现危机难以避免。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才特别强调中美双方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进程中,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努力管控好分歧。
构建中美之间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新型的大国关系,并无现成道路可循,探索大国关系新道路也绝非易事,管控中美之间广泛存在的矛盾分歧并通过不懈努力减少双方战略相互猜疑、增进战略互信,更是难上加难。但是由于中国对外战略的和平属性、由于中美两国之间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互利共赢的关系结构,由于中美两国在亚太这一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最为重要的地区,存在着根本性的共同利益,因此,不论双方在政治、安全、经济等各个领域存在怎样复杂尖锐的矛盾和分歧,只要双方始终秉持两国最高领导人达成的关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重要共识,只要美方的决策者们能负责任地把中美两国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中美两国在未来十年一定可以通过共同努力,为构建符合21世纪和平发展时代潮流的新型大国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605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中国经济十八大中美关系
上一篇:超越分歧差异提升亚洲经济合作水平
下一篇:向海尔学习发掘低线市场“真实需求”
·首批IPO现场检查全过程揭秘2013.05.02
·驳重启IPO上涨500点的错误论2013.05.02
·同仁堂国药拟发售2亿股新股 发售价每股3.04港元2013.05.02
·第二批15家IPO在审企业下周将迎来现场检查2013.05.03
·2012年IPO总规模比2011年减少逾六成2013.05.03
·IPO重启成市场悬剑201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