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格瑞克的中国煤层气生意

发布时间:2013-3-19 10:10:00 来源:新财经 【字体:
  一家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发煤层气,要投资多少年才有回报?格瑞克集团(Greka)用了整整16年。

  这家企业自1997年进入中国煤层气领域以来,一直专注于煤层气全产业链的开采与运营,是第一批以签订产品分成合同方式进入中国开发煤层气的5家外企之一。16年过去,当初一同进入中国的另外4家外企都先后撤退,或将合同转手,格瑞克是唯一一家坚守至今且从未将合同转手的企业。

  但坚守的代价是沉重的。除了漫长的等待,还有看上去永无休止的巨额投资。

  格瑞克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兰迪?格瑞沃(Randeep S. Grewal)日前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到目前为止,公司在所签订的分成合同中,总共投资21亿元人民币,但没有收回一毛钱现金回报。”

  不过,2013年终于迎来曙光。兰迪?格瑞沃对记者表示:“2013年可实现投资资金回报。而且集团在中国的煤层气产量于2015年将达4.5亿立方米,是2012年的6倍。”

  率先进入中国市场

  煤层气俗称“瓦斯”,主要成分是可燃气体甲烷,存于煤矿的煤层中,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若开采不慎,会引发矿难;若用新技术将它从煤层中抽离出来,就可以变害为利,成为天然气的替代气体,也是近20年来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

  中国煤层气储量丰富,约为36.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15%。随着中国对能源消耗需求的增大,开发煤层气这一新型能源可以缓解能源供求矛盾,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在安全效益和节能减排的双重激励下,国家层面支持煤层气大发展,并出台包括财政补贴、增值税先征后返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同时也面临技术短板。

  国内企业缺乏开采煤层气的技术,一些国外企业却拥有先进的开采技术。为了顺利开采煤层气,中国国有企业便将一部分煤层气区块的开采加工销售权以产品分成协议形式承包给所选定的外资企业。

  致力于煤层气开采的格瑞克集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着美好憧憬来到中国,成为中国政府批准的首批5家允许签订煤层气分成合同的外资燃气供应商之一。1997年,格瑞克在中国开始煤层气作业。

  格瑞克在美国、印度、意大利等多个国家涉足油气、矿业等领域,其母公司绿龙燃气 (AIM: GDG)是一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二板市场上市的国际公司。

  据兰迪?格瑞沃介绍,公司共签订了6份产品分成合同,其中有5份是与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并正在执行的,另一份则是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有效年限均为30?年。?

  尽管格瑞克较早进入中国煤层气领域,但中国试图将煤层气商业化的进展却相当缓?慢。

  格瑞沃表示,在过去20年里,中国用了很长时间试图把煤层气商业化,但都没有实现开采的目标。这是因为中国有最为复杂的地质环境,必须有适合的开发技术,才可以抽取其中的煤层气。

  16年投资21亿元未获现金回报

  中国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开采煤层气的企业要有过硬的技术。据格瑞克集团总经理王毅介绍,由于煤层在地表下面分布不均衡,钻下去的井如果不能顺着煤层走向走,有可能会打到岩石当中,这样打出来的只有水,没有气。

  另外,煤层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其特点有点类似页岩气,没有一种通用的开采技术。不同地质条件开采技术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情形下,尽管格瑞克有较好的技术基础,也得潜心研究适合中国的开采技?术。

  技术研发上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直到2008年,格瑞克研发出了LiFaBric钻井技术,成功克服了煤层地质的复杂情况,将井直接钻在煤层里,并且不受煤层分布不均的影响,可以顺着煤层的走向走,保证所有的井都打在煤层里,在钻井之后再把筛管放下去,防止垮?塌。

  进入中国市场整整10年后,格瑞克才研发出这个新技术。也是在这一年,格瑞克在山西打出第一口井。目前这口井已经稳定生产了5年,日产量为12000立方米。

  兰迪?格瑞沃对这个技术成果非常自信,“我们在中国发展煤层气的技术非常先进,已成为这个行业的翘楚”。格瑞克在中国的煤层气开采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正式进入商业化开采阶段。

  技术难关好不容易攻克了,又要面对巨大的投资挑战。据了解,煤层气投资大,勘探、生产都需要大量资金。据业界测算,开采1亿立方米的煤层气,其投入就要达到4亿元~5亿元,如果按“十二五规划”的产量目标,300亿立方米就要投入1500亿元,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极具挑战性。

  由于投资大且回报时间过长,当年和格瑞克一同进入中国开采煤层气的另外4家外资企业都已撤退,有的将当年签订的分成合同转手。格瑞克成为第一批进入中国煤层气开采的5家外资企业中唯一的坚守者。

  坚守的代价是持续不断投入大量资?金。

  兰迪?格瑞沃对记者表示,过去的16年里,格瑞克在中国的煤层气开采一直处于单边投资阶段。到目前为止,已对所开发的中国6个煤层气区块投入21亿元资金,超过所有在中国投资煤层气的外资企业投资量之和,“但还未收回1毛钱现金回报,我们期望可在2013取得现金利润。”

  2015年产量将翻6倍

  经历16年的等待和持续不断的投入,这家一直在中国煤层气领域孤独坚守的外资企业终于在2013年迎来曙光。

  兰迪?格瑞沃对记者表示:“自2013年起,公司就可以实现投资回报。而且集团在中国的煤层气产量将于2015年达4.5亿立方米,是2012年7500万立方米产量的6倍。”

  此前,中国能源主管部门将煤层气产业“十二五”产量目标定位为300亿立方米。为完成这一目标,国家能源局将300亿立方米产量任务分摊给了各主要煤层气企业。其中,中联煤35亿立方米,中石油60亿立方米,中石化6亿立方米,晋煤集团55亿立方米,河南煤层气集团3亿立方米。

  以此计算,格瑞克在2015年的产量将超过河南煤层气集团并接近中石化集团的目标产量。

  目前,在与中联煤、中石油共同签署的6个产品分成合同项下,格瑞克大约有7600平方公里的区块面积,分布在山西、江西、安徽和贵州等省。

  在山西沁水地区,记者看到,格瑞克在区块内每隔两公里钻一口井,每口井投入八九百万元。每口井的日产量大约为1万立方米,可持续生产15年。目前,格瑞克公司在中国开发的煤层气日产量接近20万立方米。

  除技术原因外,煤层气开采进展缓慢也与相关政策、体制和环境等问题密切相关。煤层气开采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在于,煤层气作为煤炭的伴生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常面临着与煤炭企业的矛盾。

  在这样的背景下,格瑞克16年的坚守尽管终于迎来回报和产量大增的时机,但也面临着开采环境的重重压力。

  《新财经》:与壳牌这样的企业相比,格瑞克在中国煤层气开采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格瑞沃:壳牌是国际化的大型公司,业务规模和利润都很不错,由于这家公司是后期才进入中国开展煤层气业务的,虽然业务量很大,但单就在中国的煤层气发展情况看,我认为其发展得不如格瑞克成功。因为我们在中国发展煤层气有自己的技术,而且这个技术已成为行业特长。另外,壳牌主要关注页岩气和油气领域,而我们一直专注中国的煤层气。

  《新财经》:到目前为止,格瑞克在6个分成合同的投资已达21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今后投资是否还会增加?

  格瑞沃:21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所有在中国投资煤层气的外国公司的投资总和,当然跟中国国企的投资规模没法比,但我们远远超过其他国外公司。我们对投资态度非常严肃,今后还要投资,每一天都在继续和扩?大。我们期望可以在今年对于我们的实质投资取得现金回报。

  《新财经》:中联煤去年一度想解除与格瑞克的分成合同,这次纠纷现在是否得到处理?这对格瑞克在中国开采煤层气有何影?响?

  ?格瑞沃:格瑞克在中国是第一批和国务院签订产品分成合同的5家外国公司之一,5家公司中,格瑞克是唯一一家目前仍在坚持执行分成合同的公司。合同是双边协议,这个协议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合资协议,任何一方都不能单边解除协议。我认为我们之间并不存在纠纷,合同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我们相信中央政府,而且我们一直努力在合作中开发中国的资源,今后还将继续基于这个条款,去开发我们应该开发的资源。

  《新财经》:有专家表示,石油和煤炭公司在开采煤层气上展开合作是最佳模式,山西或将通过形成联合公司统一规划开发煤层气,格瑞克会不会参与,这件事对公司业务有何影响?

  ?格瑞沃:我们已向政府承诺,原有的产品分成合同会继续坚持。如果我们受到邀请,会乐意为这个行业效劳,我们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相信一定可以取得成就。

  《新财经》:格瑞克在技术研发方面是自己培养技术人才,还是到其他公司挖技术人才?今后是否会考虑在中国开采页岩?气?

  ?格瑞沃:研发初期,我们从自己在美国的公司中抽了很多专业技术人员过来,通过技术培训扩大技术人员数量;后期我们从澳大利亚请了许多技术专家来支持,因为澳大利亚是全球煤层气开发第二大成熟和先进的国家,目前所有技术都转移到了中国公司。在中国的煤层气开采领域,我们是先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技术也是先进的,我们希望继续专注这一块。页岩气也要投入很大精力,我们集团下面的钻井公司可以考虑在这方面有所支持,但在资源开发方面,我们还是专注于煤层气。

  《新财经》:在中国坚守煤层气开发,您认为最头疼的事是什么?

  ?格瑞沃:我来中国时,满头黑发,现在已经是一头白发,这说明工作中有令人头疼的事。以前最让我头疼的是,地质条件比想象的要复杂,资本投入比预想的要多,花费的时间也比预料的要长。我们公司一直纠结于技术能否在中国长期地、稳定地从煤层气井中开采出煤层气。庆幸的是,我们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2008年,我们开发出了适合中国地质的钻井技术,从此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另一个头疼的问题是我们投了21亿元现金,却没有一毛钱现金回报到公司账上。不过自2013年开始,我们的投资终于会有现金回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