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外资布局城市供水“漏损管理”

发布时间:2013-3-19 10:21:00 来源:新财经 【字体:
  “中国内地城市的水漏损率平均超过20%,且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保持逐年增长趋势,每年中国接近120亿元价值的水全部漏掉。”豪迈水管理(HWM)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贾秀峰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在各种解决水危机的方案中,供水管网的漏损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北方是缺水地区,国家为了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已累计投资了千亿元在“南水北调”项目上。但是,每年超过60亿立方米的水却“哗哗”漏掉,这不能不令人心?痛。

  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曾放言,真正可能终结中国繁荣的问题是:水危机。罗杰斯称,如果中国不解决自己的水问题,就不会再有中国故事。

  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过去十几年国家投入巨资解决了水厂的水质安全问题,但“缺水”和“水安全”的话题还是牵动各界神经,供水污染和漏水带来的交叉污染问题,也越发让各界忧虑。

  漏损率高得惊人

  我国屡屡发生自来水管道破裂事故,导致污水渗入自来水管道,从而威胁居民健康。比如,2011年8月江西瑞昌发生居民112人饮用自来水中毒事件,原因系企业排污,污水渗入土壤腐蚀地下自来水管,致水管破裂,水质受到污染。

  此外,影响范围更大的“爆管”漏损导致的结果,常常影响到整个片区上百万居民的供水问题。

  根据《水法》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如今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供水管网老化,漏损管理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这让各地经营主体力不从心。

  以杭州为例,以前由于水管老化、道路原因无法更换水管,使得杭州自来水管的漏损率一直保持在12%左右。这意味着,杭州每天要漏掉14万吨以上的自来水,一年损失5000万吨,这能供杭州市使用41天。

  即使12%的漏损率符合国家标准,但细算起来,供水管网渗漏造成的损失,也令人十分心疼,而且漏损容易导致自来水管爆?管。

  根据《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和评定标准》,“城市供水企业管网基本漏损率不应大于12%”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但目前大部分城市还无法达到这一标?准。

  据贾秀峰介绍,以往我国主要措施集中在漏水检测这一块,少有涉及漏损管理和控制,治标不治本,这也是为什么城市漏损率在上升而不是下降的原因。

  世界上巴黎等大型城市,其漏损率均低于10%,东京低至3%。根据这位业内专家的看法,即使与东南亚、中国台湾地区比,中国内地都落后了。以前马来西亚、菲律宾的漏损率比中国还严重,达到40%,经过治理后已降到了20%左右,中国台湾现在控制在18%左右。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目前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正如此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袁一星的观点,漏损率数据可能因为某种需要而调控到一定范围,不一定如实反映。这表示,实际的漏损率可能不止公开数据显示的那样。

  不同城市之间漏损率也不一样,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北方地区平均漏水普遍在35%~40%,华东地区在15%~25%之间。

  据了解,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城市在控制和管理等方面走在了前面。在中国,漏损控制这一两年才刚刚开始。

  漏损管理缺乏控制

  当前,中国城市对管网漏水缺乏系统控制措施,管道漏水故障的监测手段和探测仪器落后,往往造成大量的水白白损失,甚至威胁市政设施和安全。

  中国城市水管理和1989年英国供水集团私有化之前的情况非常相似,管理落后,漏损率都惊人的高。

  资料显示,在私有化之前,英国的漏损率非常高,甚至高达30%~40%。1989年,英国政府认识到对水公司进行私有化是对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的最佳方式,于是成立了10个私有化水公司,开始了英国水务公司的私有化进程。

  现在,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管理最先进的国家,英国标准几乎等同国际标准,国内目前使用的多数水管理仪器皆来自英?国。

  “中国管道漏损也长期困扰着供水行业经营主体,但这些公司都是国营单位,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比较落后,资金来源也是个大问题。”贾秀峰说。

  根据我国的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供水管而网的投资运营管理费用由各自来水公司负担,管网改造、维修涉及巨额投资。根据公开报道,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曾分析过,按照国际惯例,根据“受益者付费原则”,漏损应由水价承担。

  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水价偏低,供水公司没有足够的财力进行管网改造。中国第一批管网用的普通铸铁管易被腐蚀,老化严重,急需改造。即便后来新建管网,也可能存在施工质量欠佳产生的漏损。加之城市建设在急速发展过程中,地面沉降和施工可能给管网带来巨大破坏。

  漏损管理最后都归结到两个字“缺钱”。比如北京做漏损管理,有国家资金的支持,而且北京的水价较高,进行漏损管理具有资金优势。

  由于漏损管理不是标准化产品,地下管网不规范,豪迈公司进行漏损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定制管理方案,因此收费各有不同,但一般供水集团最后都能收回投资成?本。

  贾秀峰表示,在国际上,投资在8个月左右一定要收回成本。“国外有的城市最快的3个月就收回成本了,但在中国,我们认为目前要在8~15个月才能把全部的成本收?回。”

  在民间资本进不去、供水集团没钱的情况下,也有专家建议,城市管网改造更新和供水管理属于公共服务,财政应该拨出部分资金支持,如果政府有投入,5年之内肯定能达到降低漏水率的目的。

  中国在水管理方面还存在监管不明的状态,虽然有住建部等部门,但没有一个直接的专门管理部门来推动漏损管理,而国外水管理全部归到一个部门,比如英国水务署,事情就简单得多。

  中国市场将超欧盟

  豪迈水管理公司是世界上水管理领域最大的跨国企业,也是世界一流的市政供水及排水管网维护的设计者和制造商,但豪迈公司2008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当时正值北京奥运会。

  “中国知道供水管理这个概念的还很少,我们1995年来到香港,帮内地做一些培训。2001年,国内有了标准,我们通过香港办公室和内地开展一些合作,到2008年才设立办事处,把标准的水管理带入中国。”贾秀峰说。

  豪迈已经成功为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2010广州亚运会等重要活动提供供水安全保障。而与北京供水集团的合作去年才刚刚开始。

  资料显示,北京供水压力非常大,需要满足城区一千多万人口的生活与生产需求。北京的供水水源也很复杂,目前北京自来水的取水水源有二十多处,开源节流,减少自来水在运输过程中的漏损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年初,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自引进三千多套豪迈水管理的电子眼Permalog 漏损监测预警系统。Permalog漏损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在供水管网上安装Logger(记录仪)接收区间内的水流噪声,一旦某段水管发生渗漏,Logger 就会立即捕捉该种特殊声音并通过配套的远程传输设备进行反?馈。

  统计数据显示,自安装Permalog 漏损监测预警系统以来,北京自来水管网的日管网破损事故已从2006年的每天7.5起降至2.6起(2012年8月数据),每天约有4.22起事故隐患通过Permalog系统的预警功能得以提前维修。

  据了解,上海、杭州也采用了豪迈的监测系统。

  比如杭州先期试点,水业集团共引进了15套系统,主要应用于杭州主城区“重点高危管线”,这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埋下的老水管。

  杭州水业集团供水管理部主任工程师郑冠军认为,这种监测设备相当于管网上安装了“电子眼”,可以快速发现漏点,缩短漏水发生的持续时间,降低管网漏损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爆管”的发生几率。

  目前豪迈和全国85%的省会城市或多或少开展了水管理方面的合作。但是中国市场在其全球业务比重中非常低。

  “中国和整个欧盟的经济体量差不多,但是欧盟占到我们整个业务的25%,中国还不到10%,这才刚刚起步。我估计中国整个市场价值目前在80亿元左右,90%的漏损管理没有释放出来。”

  据了解,豪迈水管理公司由四家豪迈公司组成,包括Palmer环境有限公司、Radcom技术有限公司、Radio-tech有限公司和FCS公司,专注泄漏管理、压力管理和流量管理技术等领域。

  贾秀峰对未来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目前豪迈在中国市场每年的增长率超过50%,他相信,如不出任何意外,5年之内中国业务就会赶上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