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制造变智造 晋江“二次创业”

发布时间:2014-4-26 6:52: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 【字体:
    2014年4月18日,晋江举行了第16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上,中外经销商数万人纷纷涌向了晋江这座并不起眼的东南沿海的“品牌之都”。 
    晋江市目前已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成为全国拥有上市企业最多的县级市。 
    在距离晋江主城区半个小时路程的五里工业区,聚集了众多的中国知名品牌,安踏、361、富贵鸟、皮尔·卡丹、贵人鸟、雅客、喜之郎、九牧王、劲霸男装……如此壮观的产业集群在中国县级城市当中并不多见。 
    在福建省区域经济的角色当中,泉州已经数年稳坐全省“头把交椅”,而晋江则是泉州经济的“领跑者”,泉州市拥有近30000家企业,其中晋江就有16000多家。 
    作为中国县域经济的样本——晋江一直都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地区。据官方统计,2013年晋江全市的GDP达到1364亿元,这已连续20年位居福建省各县首位,财政总收入达到183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5位,实际排名上升2位。 
    但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出口萎缩等各种压力,不少企业挣扎在生死线上,部分熬不过去的企业只能倒闭。 
    阵痛期 
    虽然晋江拥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但它们却拥有浓郁的草根创业的特性,总体产业创新意识不强,大多处于重模仿、轻设计,重销售、轻研发的状态,缺乏总体的产业竞争力。 
    作为一个制造业密集的“打工之城”,晋江正在经历来自环境、产业和人才结构等各方面的挑战。如今,高层次人才偏少成为了制约晋江经济下一步发展的“软肋”。 
    这促使大批在晋江创业成功的企业将公司总部迁到了中国宜居城市——厦门。 
    现实窘境极大刺激了政府的敏感神经,他们深刻意识到晋江的“瓶颈”。如何让晋江在闽南经济圈当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升级”和“转型”成为了唯一选项。借助这次鞋博会的平台,晋江市政府定下了“产城升级”的主题,该口号进一步明确了晋江市未来的发展目标。 
    “我们正在经历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时刻。”晋江市经贸局副局长林永红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 
    林永红认为晋江经济进入了一个“弯车道”,这意味着“不能再像过去依靠外延扩张来谋求发展,必须依靠转型升级”。 
    作为一个县级市,晋江无论是在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和人力资源等已经跟不上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企业,可能是最早感受到这种危机的。2008年那次次贷危机立刻让很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压力,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出口萎缩…… 
    361o(中国)有限公司品牌中心总经理赵峰说:“许多企业已意识到不转型,就等死,只是很多企业并不知道怎么转。” 
    在晋江达到上亿元规模的企业很多,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最为突出的就是体育用品和鞋服行业,晋江如今已是全球的鞋业制造中心,拥有强大而完整的产业链,从鞋类制成品、鞋材及辅助材料、化工原料、鞋机、皮革机械设备、皮革制品到户外运动装备等各个产业环节。 
    从中国很多城市的繁华商业街到县镇街头,都能看到这些品牌的专卖店与阿迪达斯、耐克毗邻傲然而立。虽然已经和国际品牌形成直面竞争之势,但这些品牌近几年却不得不被高库存所困扰——它们必须为前些年的疯狂扩张买单,实在熬不过去只有选择倒闭。 
    “二次创业”总导演 
    为了守住优势,晋江市在困境中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所谓的“第二次创业”,即按照政府规划从传统“制造”向“智造”转变。 
    晋江市政府始终在转型升级当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它所干的就是两件事,政策引导和搭建平台。 
    2012年4月27日,晋江市政府召开了民营企业大会,表彰了一批领军企业,原则通过9项经济发展鼓励扶持政策,晋江财政也拿出了奖励扶持资金2.2亿元。 
    政策导向性十分清楚——想以此为晋江“二次创业”提供制度环境。扶持重点放在第三产业和自主创新两大部分,针对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文化创意和专业市场发展及科研机构建设、境外品牌运作等提供帮助。 
    为了营造一个“智造”软环境,晋江市政府可谓煞费苦心。按照产业布局,晋江市政府第一步便是和科研机构和高校成立研究中心合作。根据官方公布的材料,近些年晋江引进了6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并与8所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69家产学研机构以及大批研发专业人才入驻。 
    晋江产业困境除了全球次贷危机影响,近两年电子商务对传统制造业的冲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最突出体现就是鞋服企业的库存问题。 
    2013年,“晋江系”在港上市公司中,安踏、匹克、361°和特步仍分别有6.89亿元、3.66亿元、4.09亿元和5.37亿元的库存。 
    电子商务正在帮助部分拥有强势品牌影响力的企业走出此类困境。 
    早在2012年,晋江市政府就开始着手规划和建设包括物流、仓储、工业设计、广告等行业在内的专业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鞋都电子商务中心。 
    中国鞋都电子商务中心聚集了行业上下游企业286家,实现年交易额近百亿元。 
    最明显的变化是,大批民企进军电子商务,70%以上规模企业建立网上销售平台,新增网店8000家。目前晋江有7万多家网店,去年全年交易额超380亿元,居福建省首位,已成为全国电子商业领域的重点区域。 
    晋江很多知名品牌大多正在经历“第三次变革”,通过经营链、供应链的转型,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商业认知开始变革 
    晋江品牌故事大多充满了中国式的成长轨迹:它们差不多都是在短短几年间,用一种近乎于“野蛮生长”的方式完成了从农村攻占城市的品牌历程,最后摩拳擦掌纷纷上市,成就一个品牌,实现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已经到了家业传承、企业交班的时期。”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说道。 
    年轻的“创二代”们不再像父辈那样出身草根,大多拥有国外的留学背景,他们能用新的眼光和思维方式认识商业世界。对于晋江企业而言,所谓“第二次创业”是一种商业认知的变革,年轻创业家们更多用资本眼光和互联网思维认知产业。 
    晋江本土品牌正在试图用资本的力量,占据产业链的制高点和话语权。 
    利郎集团经过20多年努力,目前已成为中国一线的商务男装品牌。2012年初,利郎集团总共投资了10多亿元,建立利郎文化创意园。 
    利郎集团总裁王良星认为进军文化创意产业,“是利郎品牌升级的重要一环”。 
    晋江本土品牌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创意的重要性。为了体现企业的文化品位,晋江本土企业兴起了一股博物馆风潮,艾派时间、七匹狼男装等品牌都纷纷修起了企业博物馆。 
    用文化创意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借此转向策划、创意、包装、销售、品牌等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环节,这是晋江民企“二次创业”主要体现形式。 
    技术力量被重视。安踏集团成立中国首家运动鞋科学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年投入巨大的科研经费,获得了几十项国家专利。 
    晋江商人深刻认识到,唯有拥有品牌和技术,才能通过产业链上游的竞争,获得最高的利润。 
    晋江几大品牌都在用自己的路径实现“转型”。安踏选择了技术和品牌创新,361°则继续深化多品牌战略,用旗下的时尚品牌抓住年轻人的消费力,并与北欧专业运动品牌——OneWay合作,拿下了大中华区的经营权。 
    这些都被认为是“创新型的合作模式”。“我们借此朝着专业体育细分市场发展,此前晋江大部分体育品牌,主要为了满足大众日常基本运动需求,但现在人们对运动难度和要求提高了,门类也越来越多,这就对专业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大了。”赵峰说。 
    在品牌战略背后,更重要的是渠道和观念的改变——曾经以开店为主的晋江品牌学会了用互联网思维认知产业。此前几年,晋江老板喜欢大笔钱砸广告、到处开店扩张,而如今,这种高歌猛进的狂飙时代已经过去了。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378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