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着力打造“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新型城镇化

发布时间:2014-2-17 14:09: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字体:

  ——访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

  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要求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下大力、见实效,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逐步好转,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

  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八字方针”,走低碳绿色道路成为今后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政策的细化和快速推进,体现了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决心和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今后新型城镇化要认真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节能力度,通过低碳基础设施的城乡统筹一体化,从根本上治理好雾霾等污染现象,真正实现低碳城镇化。”何建坤表示。

  “八字方针”将成为新型城镇化重要“符号”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 “八字方针”,你认为该如何理解?

  何建坤:中央提出城镇化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这抓住了当前城镇化发展方向和重要特征。

  集约型发展一方面使城市建设更紧凑,使得居住、交通、城市管理等各方面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都得到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不能像 “摊大饼”式的一味求快,而是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规划。例如居民区可按照地铁沿线和交通站点进行密集布局,对交通、建筑、土地的利用进行统筹规划,如此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将比较方便。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的集约型发展,提高产业单位用地面积的产出价值。

  智能化也是世界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现在建设生态城市、智能城市、低碳城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城市的特征。智能化不仅是提高城市效率和质量非常重要的手段,更是一种先进管理的发展方向。智能化发展大多与网络相联系,智能网络可方便共享社会资源,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效率。今后智能型发展之路应将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如智能交通、智能建筑以及云计算等。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多,绿色生态的城镇化发展理念非常重要。PM2.5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的燃烧利用。现在我国70%—90%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是由煤炭燃烧造成的。特别是现在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也是大城市群所在地,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个省市的燃煤总量已达到7亿吨,而整个欧洲大陆加俄罗斯亚洲部分的燃煤量仅为10亿吨。

  另外,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地方破坏了森林、草地、湿地、湖泊等自然环境,而用钢筋水泥的房屋取而代之。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不能破坏城市的生态圈,必须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重要目标。

  低碳的发展路径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同时,低碳发展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非常紧迫的发展目标。

  如今全球范围内气候变暖已是确认的事实。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已经发布的四次评估报告和即将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中,一次比一次地肯定当前气候正在变暖的科学事实,且原因主要是人为活动引起的。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关键对策就是要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走低碳发展路径。这就需要大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同时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到本世纪末,实现控制气温升高不超过2℃目标,全球要达到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碳排放脱钩。所以,建设低碳城市也是顺应世界潮流、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战略选择。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核心

  中国经济时报: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什么?今后应按照怎样的路径去实现?

  何建坤: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要走低碳发展路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标志性特征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有着引导性、旗帜性的重要理念。

  工业文明将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追求生产效率和消费最大化,最终也导致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不能再沿袭这条路径。所以人类社会发展要向新的社会形态转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未来如何实现低碳发展,要把以下两点放在突出位置上:

  第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发电和供热。通过能源结构转型,用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新型能源体系来取代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传统能源体系,这是低碳发展路径的核心,也是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中的根本性选择。

  第二,要大力节能。能源总需求量的下降,可使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大幅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也使得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的替代量减少,更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转型。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有:着力打造城市的低碳生活方式;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促进产业的低碳化;低碳基础设施的城乡统筹和一体化。

  中国经济时报:未来在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警惕和注意?

  何建坤:第一,最根本的就是要注重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目标不能再片面追求GDP增长的速度和数量,否则将继续导致高耗能产业的大量扩张。要注重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环境质量作为一个主要的发展目标来看待。

  第二,不要片面追求城镇化率。现在很多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把城镇化率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使得城镇化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这将导致资源的浪费。

  第三,要有宏观战略思路和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要有长远规划,不要盲目大拆大建。现在来看,很多地方有低碳的理念,但是并不清楚怎样来做。很多城市从宏观格局和发展趋势来看,还是沿着高碳的方向走,不断地扩大重化工业产能,不断“摊大饼”式地扩大城市面积。但这种宏观上高碳、局部环节和具体技术上低碳的发展方式不能较快地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

  第四,加强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比如节能方面,尽管很多节能技术的成本较低,投资会很快收回,但是多种因素导致很多节能技术不能得到有效推广。而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虽然政府有补贴,但还有各种体制上的障碍。因此要注重加强促进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建设。

  未来十年将成城镇化发展转型重要时期

  中国经济时报:绿色低碳城镇化,将带来哪些新机遇?

  何建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绿色就业。现在很多新能源发展是分布式地分散利用,相对来讲劳动力比较密集。绿色能源领域的就业,一来可以增加就业量,二来可以提升就业质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可带动新的绿色就业机会。

  发达国家也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的机会,并作为其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夺取优势的重要领域。对中国来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先进低碳技术和低碳发展能力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现在我国向新的能源结构转型,向生态文明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在很多先进技术领域和发达国家都是同步开展研发和产业化,且我国市场广阔的特点将更有利于本土技术的发展。低碳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给中国带来一个很重要的机遇,我们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强技术创新,走到世界前端。

  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文明,完成了工业化,现在可从容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向生态文明过渡。我国现在还没有实现工业文明,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都尚未完成,因此我国在实现工业文明的同时,要向生态文明迈进。我国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更艰巨的任务,但也存在跨越式发展机遇。所以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将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城镇化转型极为重要的时期。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762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