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打工资本回乡

发布时间:2014-2-15 3:18: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 【字体:
      
    2月13日,鹅毛大雪飘了一天。坐在呼和浩特市一家咖啡馆里,马英看着窗外的雪花,嘬了一口茶,发出啧啧的慨叹声:要是多捱上几天就好了。 
    今年40岁的马英,是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马铃薯种植大户。这场大雪,将直接触发全国马铃薯市场的行情上扬。他粗略算了一下,由于早出手了十天左右,去年冬天收获的500余吨土豆,少收入至少5万元。 
    与呼和浩特毗邻的乌兰察布市,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马铃薯生产、存储基地,被誉为中国薯都。在马英看来,这里的一场雪,完全可以影响全国马铃薯市场的供求平衡。 
    土豆的生意 
    时光往前推5年,马英绝对想不到,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会重新当农民。不过,他现在是一个新式农民,从事的是现代农业。在他的家乡四子王旗,每到夏季,一望无际的马铃薯白花,就铺满了梁上梁下…… 
    四子王旗,就是那个神舟飞船落地的地方。在这里,不仅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在草原的南部,还有近100万亩的种植土地,让这里成为马铃薯种植规模最大的县级行政区。 
    来自南方的批发商们,这样评价这里的马铃薯,这里的马铃薯个头大、薯型好,耐储存、营养价值高。是加工制作薯条、薯片的上等原料。而地处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乌兰察布市,已经成为驰名国内的马铃薯种植区,也是存储量最多的地区。 
    2013年,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总产量达91亿斤,平均亩产2247斤,总产和单产创了历史新高。从9月份收获之后,像马英这样的种植大户,除了把小薯挑拣出来加工为淀粉,更多的商品薯,则储存到数量众多的地窖下,等待一个合适的价格卖掉。 
    这两年,来自四川、江苏、浙江的批发商们,都云集在这里,等着收购已创出品牌的“内蒙马铃薯”。春节前后,批发商们舍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也盯着马英手里的马铃薯,随时准备出价抢购。 
    什么时候卖出,对于马英这样的马铃薯种植大户来说,有时真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在春节前后,往往是马铃薯购销的旺季。如果下了雪,依赖公路运输的马铃薯供应链就会受影响,南方市场的马铃薯行情立刻看涨,地窖里的马铃薯这时出手,就能卖上好价钱。于是,盼着下雪,成了马铃薯种植大户们奇特的心理期待。 
    只是,今年的天气有些不给力,大半个冬天,天气都暖洋洋的,全然没有高原冬天应有的刺骨寒气。储存在地窖里的马铃薯,甚至出现了长芽的苗头。权衡再三,在大年初二这一天,马英把土窖里储存的500多吨马铃薯倾囊卖出。 
    盼了一冬天雪,愣是没下一场。马英的土豆刚卖完,倒是连着下了两场。他双手一摊,懊悔着说,要选对时候可太难了。 
    回乡的抉择 
    初中毕业后,马英就从老家四子王旗来到呼和浩特,经历了一番艰辛打拼,在这里扎了根。2011年之前,马英已经在呼和浩特市从事了十多年的食品机械生意,并在此安家落户,是家乡人眼中进了城的成功人士了。 
    触动他创业热情的,是此前一年马铃薯的行情。对马铃薯,马英太熟悉了,在乌兰察布地区,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牧民们,既视马铃薯为蔬菜,也为主粮。但在干旱的四子王旗,马铃薯虽然是主要作物,产量并不高,效益差强人意,种植马铃薯多数是为了自己吃或者作为饲料。 
    2010年,四子王旗所在的乌兰察布市引入了节水灌溉技术,大规模安装膜下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这让马铃薯的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加。这一年四子王旗遭受了旱灾,但在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下,马铃薯非但没有减产,还增产了好几番。一些马铃薯示范田,从原来的每亩产出六七百斤,直线上升为每亩三四千斤甚至更高。马铃薯的商品属性也被激发出来。 
    不仅是单产创出了神奇。当年,受全国马铃薯市场需求旺盛的影响,内蒙古马铃薯产地销售的价格达到了1块钱1斤。这样惊人的利润,让马英这样土生土长的人吃惊不已。原来昔日贫瘠的土地,也能成为催生财富的土壤。 
    有了示范效应,2011年,各路资本云集乌兰察布市。处于农牧交错带的四子王旗南部,地广人稀,土地开阔,人均土地面积三四十亩,这给大规模土地流转带来了便利条件。夹杂在这股投资洪流中,马英没怎么犹豫,就回到了家乡四子王旗东八号乡海生沟村。 
    不仅仅是马英,涌动的马铃薯商机,激发了很多人回乡创业,动辄承包上千亩土地种植马铃薯的大有人在。 
    作为本乡本土的人,马英承包土地不是什么难事儿。他说服同村的亲戚故旧,将土地承包给他,同时带动了三四十户村民,加入合作社一起开工。这一号召,就集纳起了2000余亩土地,打井、购买机械,齐刷刷地,大部分种上了马铃薯。 
    那一年,过高的创业热情遭遇了市场的洗礼,马铃薯种植大军遭遇了滑铁卢。当年的马铃薯种植过多,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大丰收之后的马铃薯,价格惨跌到每斤两毛五左右,堆积如山的马铃薯卖不出去,存储的土窖来不及建,很多人的马铃薯只好埋在土里勉强过冬。 
    马英度过了最难熬的日月,自己亏损不说,村里跟着他干的亲戚乡邻们,也对他心生怨气。惨跌和亏本让很多人退出了市场,马铃薯种植规模开始回归理性。潮涌潮退,马英坚持了下来。 
    2012年,马铃薯市场回暖,马英追回了投资,略有盈利;2013年,行情仍稳步看好,虽然出手略早了些,但利润仍十分可观。 
    至此,马英对今后更有信心了。这几年下来,马英看明白了一个道理,现代农业的投资,一定是立足长远的长线投资。今年,虽然错失马铃薯销售的最佳时机,但马英认为,既然是长线投资,就不要看一年的决策。实际上,马铃薯每斤售价在五毛钱以上,就有稳定的利润。 
    如今,不仅是马铃薯,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向日葵的生长,他逐渐加大了向日葵的种植规模。2012年,马英还投资了一个淀粉加工厂,将自产和收购的小马铃薯,加工成淀粉。 
    新农业和新生活 
    在马英的家乡,随着现代农业的普及,也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迁。 
    四子王旗南部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带。以往,土地的产出效益很低,农牧民广种薄收,再辅之以畜牧业养殖,形成了农牧业交错共生的区域,因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一直以来,这里都是内蒙古的贫困地区。 
    这两年,随着草原禁牧政策全面实施,家家户户牛羊成群成为历史。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农牧民们进城的脚步一直在加快。选择留在土地上的人们,规模分散的种植和养殖,已经越来越不经济。实际上,规模化的设施养殖取代了草地放羊,设施农业也正在取代旱作农业。昔日以小麦、莜麦为主的种植结构,逐渐被商品属性更强的马铃薯和向日葵等替代。 
    马英所在的海生村,如今大部分村民已经搬迁到了县城居住。就像马英,平日里,马英住在呼和浩特市,打理其他生意。每年的农忙时节,便回到村里,处理各种事务。 
    其实,在马英回乡创业之前,很多村民已经离开土地,将土地流转出去。如今,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让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现在,即使不再耕作,土地的预期产出大幅度提高,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牧民,也有了稳定的土地承包收益。再加上打工或经商的收入,很多人都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 
    2014年,承包土地热情从未衰减,土地已然成为紧俏的资源。经济观察报记者的朋友、在上海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程普,回到了乌兰察布市的察右中旗后,便吃惊不小,昔日家乡的小伙伴儿们,因为承包了大片的土地,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也有了承包土地的冲动,四处打听还有没有可以承包的土地。而在呼和浩特市从事服装零售的老板薛斌,正打算在丰镇市承包土地种植树苗…… 
    实际上,对设施农业的优惠政策,正在发挥发动机的效应。因为内蒙古中部地区有大片的耕地,人口相对较少,人均土地面积大,土地流转的规模优势很容易显现。这几年,来自呼和浩特以及周边山东、河北的投资者,纷纷看到了其中的机遇。种植土豆、向日葵、西兰花等蔬菜。 
    而乌兰察布市作为华北的冷凉蔬菜基地,在对接消费市场上,有天然的地缘优势——距离北京只有300多公里。而投资建设大棚、灌溉设施、购置拖拉机等农业设施,均享有政策补贴。把这些政策都用足用好,投资农业的效益前景稳定,利润可观。 
    拥有辽阔土地的乌兰察布市,如今最大的问题是缺人。每年下种、锄草以及秋收阶段,都会出现用工荒。马英说,每到那个时候,本地人就根本不够,来自山西、河北、河南的农民们,会到这里打短工。去年的行情,工人的日工资是150元。而即便再涨,也还是紧缺状态。这让他很感慨,从没人种地,到缺人种地,也就这么几年的功夫。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731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