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张承惠创新城镇化的投融资方式

发布时间:2013-12-24 11:08: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 【字体:
本报记者 赵晓悦 北京报道

    城镇化率预计在2020年到达60%,引发的投资需求将在42万亿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估算了未来城镇化所需的资金缺口,主张在城镇化过程中采用新的投融资方式。

    她指出,“让现有的存量资产证券化,同时在融资工具和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并且把实务操作和资金融通相结合,推动各种类型资产与资金置换”。

    如果旧有的融资方式风险重重、不可延续,投融资方式的创新空间和重点又在哪里?中央和地方财权关系的调整,即财税体制的改革首当其冲。第二个渠道则是从金融市场找钱。

    据国研中心测算,至2020年,银行系统能够供给的融资为7万亿-10万亿。假定市政类债券占全部债券的比重不变,债券余额占GDP比重按年均2%的速度增长,那么从2013到2020年,可从债券市场获得的资金合计为48万亿。

    “金融市场不差钱”,按照现有容量,只要经济平稳发展,金融市场的规模按照比较稳妥的速度快速增长,从金融市场融资不存在问题。

    但是,由于银行体系的贷款增速将逐渐回落,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多属于资本密集型项目,依靠资金市场的短期资金无法支撑,还会带来资产负债错配的风险,“从银行找钱”并没有数额上看起来那么轻松。

    与此同时,在债券市场方面,由于在扩大过程中市场机制不健全,很多城投债的发行主体鱼龙混杂,而债券市场的现有机制又不能淘汰掉劣质的发债主体,因此,城投债成为一项很大的“安全隐患”。

    市政债的规范同样不轻松。一些基础条件有待准备:首先法律要修改,其次需要清洗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如果按照市场规律,发债首先家底要清楚,但是目前为止没有看到一张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张承惠说,“编制起来很困难,而且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意编制这张表。”虽然已有若干城市进行市政债试点,但成效都不能令人满意。

    在此情况下,其他维度的投融资创新被提上议程。首先是让现有的存量资产证券化。其路径包括盘活银行存量资产,即资产证券化的常态化;盘活企业三角债——20万亿的应收账款存量,已经占据银行贷款存量的约28%;不可转让资产的资本化,如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

    再者,融资工具和管理方式上有待创新。比如保障房的建设和管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呼吁良久却迟迟未能出台。张承惠建议,通过调整法规,改善基础环境,REITs是可以借鉴的模式。此外,亦可将部分保障房出让给房屋租赁管理公司,由它们来提供专业化服务,这样的资产管理方式将比政府的管理更加高效。

    实务操作和资金融通结合是投融资创新的第三个方向。“推动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和金融市场的资金进行置换,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大有可为。”张承惠认为,在深挖土地价值,使单位面积的价值最大化方面,全国的执行结果参差不齐。北京地铁即是一个较为失败的例子——偌大的空间内缺乏各类服务设施,没有更好地激励机制开发土地的剩余价值。

    而在国研中心课题组调研的另外一些城市,已有试点将交通枢纽处的广告进行估值,与基础设施提供商进行置换。“金融资产置换也是一种融资方式,需要动脑筋创新的空间非常大”,张承惠表示。

    “如果允许大量‘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拍脑袋项目’继续存在,投融资缺口将继续扩大,因为无效或低效投资将占用和消耗大量资本。”张承惠认为,投融资体制创新的最终实现,取决于政府是否真正履行职责,遵守契约精神。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4943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