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环保部开罚单取消8家机构环评资质

发布时间:2013-11-7 5:22: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 【字体:


  近日,环保部对存在违法行为的34家环评机构分别予以取消资质、限期整改、警告等处分。限期整改的34家环评机构在整改期间不得承担环评工作。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榜单内的北京大学继去年底被环保部要求内部整改后,这次再被要求整改三个月。此外,同济大学也被要求整改三个月。

  而包括青岛大学在内的8家环评机构因涉嫌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借用外单位人员作环评专职技术人员骗取资质等行为被取消资质,并将依法履行行政处罚程序。

  目前全国环评机构超千家,除了部分高校、国企下属单位、研究院等,还有相当部分的私企。国内环评资质门槛低,乙级资质环评单位申请只需注册资金50万元,环评工程师2名,上岗持证人员8名。“几个人一凑就开始做环评了,这在很多私企时有发生,环评队伍良莠不齐。”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本报记者。

  记者梳理发现,环评机构违法除了前述几个现象外,主要集中在环评专职技术人员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未及时报告,或环评文件编制质量较差且未按要求承担环评工作。

  除了此次34家环评机构被重罚外,2012年底,环保部也处罚了88家环评机构。为何环评机构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对此,上海市环保局一位人士称,因为监管薄弱,“上海市每个县区环保局监督执法部门编制不超过25人,而这25个人承担的工作包括:新老项目、环境风险企业的监管,还有大量环保信访调处。人手不够,现在也运用科技手段协同监管,但总体还是跟不上。”

  我国法律规定,建设任何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这主要由环评单位去做出评测。评测完成后需要进行两次公示,公示之后需要做公众意见调查,若获得调查对象一致同意,则项目进入环保部门的批复阶段,否则将进一步调查研究。

  但事实上,上述环评流程有空可钻,部分环评企业在其中“大动手脚”。比如一些项目没有经过公示及公众参与就“偷偷上马”。有些环评企业没有网络公开,而是在某个小区贴一张纸质通告,或选择某些企业的网站进行公示,这些做法无非是掩人耳目。

  另外,还有环评企业在公众调查时,专门抽取没有意见的群体做调查,这连专家和评审人员也很难发现。还有部分项目属于“暗渡陈仓”,比如一些建设单位干脆不向环保局申报,也就自然不存在什么环评,偷偷摸摸就已经在运行了。

  业内人士认为,环评违法行为除了靠政府的监督外,还需让公众真正参与环评中,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924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