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消费驱动是个美丽陷阱

发布时间:2013-10-24 9:05: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浏览: 【字体:
    最近,国际媒体、分析人士对中国的“通货膨胀”一片欢呼,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取得一定成效,因而继续要求中国提高消费对GDP的贡献率。10月22日,《华尔街日报》甚至直言,“中国通胀水平上升对全球经济有益”,因为“这意味着中国通过信贷渠道刺激经济的效果在下降”,同时,“通胀上升是中国内需增加的一个迹象”。
  通胀上升真的是好事吗
  作为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中国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3.1%,有预计称,到年底时,中国的通胀率可能会超出政府设定的3.5%的目标水平。
  CPI背后的关键问题在于消费驱动占GDP增长的比重——第三季度GDP增长的56%由投资拉动,这令一些外国金融机构非常不满意,他们期待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应该远远超过投资的贡献率,因此进一步降低中国GDP增长预期。
  例如,澳新银行认为,中国的“经济再平衡”——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改革并未取得效果,因此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并将中国2014年的GDP增长率降低至7.2%。
  对于外媒、外资金融机构一直宣扬的“提升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一些中外经济学家提醒中国,一味地驱动消费不仅不利于中国GDP的增长,反而会降低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甚至导致经济和社会危机,而目前投资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基本持平的格局,才是中国应该有的平衡。
  消费驱动不利于企业
  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曾表示:“那些倡导中国经济以消费为主的,都是公然地要求中国很快地陷入危机。”
  伦敦市前副市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罗斯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经济注定只能是‘利润带动增长’。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产出不会因为‘需求’而增加,而只会因为‘利润’而增加——只有利润增加的需求才会拉动产出。”
  如果要打破目前投资与消费对GDP贡献率基本持平的平衡,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消费比重,就意味着增加工资占GDP比重(否则人们哪来的钱去消费呢),而这将导致削减企业经营的压力增大,利润的保障也将受到削弱,影响企业的经营积极性,这反过来将导致经济增速放缓。
  “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远超投资”就意味着“工资增速远快于GDP增速”,导致私企和国企都开始缩减投资,例如截至2013年5月,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增长为零。“而这带来的实际后果,正如2013年第一季度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在市场经济下,只会有一种可能的结果出现,那就是通过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危机,比如6月份的信贷市场紧缩。”约翰·罗斯义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院长、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分析,“扩大内需有时候会损害政府开发国内市场,因为企业一味鼓动政府刺激人们消费,就不能真正去提升企业生产水平,而是在搞低水平重复。”
  消费驱动或使生活水平下降
  “中国GDP增速放缓是源于投资占GDP的比例在变小,而生产率根本无法弥补投资下降对GDP增长的影响。因而,这必然意味着生活水准的增速也会放缓。试图运用‘消费带动增长’实际上适得其反地导致了消费和生活水准的增速放缓。”约翰·罗斯义如是分析。
  然而,许多外资机构认为,投资下降可由生产率增长来弥补,或者通过消费来弥补。其中,彭博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达纳尔德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投资与消费对GDP的拉动比例约为1∶1.5,即失去1分投资,可用1.5分消费来弥补。
  对此,约翰·罗斯义认为不符合经济规律,他以美国为例进行说明,不可能通过生产率增长来弥补投资的下降。他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经济越发达,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越高。例如美国,在过去20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50%,劳动力数量和技能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29%,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仅占21%。由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生产效率的两倍多,所以即便是在美国,也不可能通过生产率的增长来弥补投资下降。”
  “结果将导致中国的生活水准跟着下降。同时,将导致中国失业率上升。”约翰·罗斯义判断。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601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