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变革可从法令制度的松绑开始
■本报记者 刘慧
近日,在西南财经大学EMBA教育中心的座谈会上,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台湾金融业发展、高教合作等话题专访了台湾淡江大学副校长林志鸿。作为西南财经大学长年的客座教授,他时常来成都为 EMBA的学生授课,曾获美国克拉克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和俄亥俄大学商业经济学硕士,同时也是台湾未来学学会理事长。
金融改革促使台湾机构发展增长约9%
中国经济时报:您长年研究银行业发展和定价问题,能否介绍下台湾目前的银行业发展现状?对金融机构的变革有何建议?
林志鸿:台湾地区于1980年之前对于金融机构的管制属相对严格,直至1980年以后才逐渐放宽法令制度,并于 2002年至2008年进行两次金融改革:第一次金融改革主要为提升资本适足率以及降低逾放比;第二次金融改革则是以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合并为主。
截至2002年,台湾境内银行有3121家(含总行与分行),外商银行有104家 (含总行与分行)。但截至2011年,台湾境内银行约为3398家(含总行与分行),而外商银行约为120家 (含总行与分行)。由此可见,金融改革之后台湾金融机构的发展增长约为9%左右。
现阶段,由于台湾地区本身市场小、金融机构数量多,但规模不大且同构型过高,从需求面来看,资金需求弱,且市场资金过多。又因台湾地区官股银行比例过高,导致成长较缓慢。因此,台湾对于金融机构之变革可先从法令制度的松绑开始,突破现在的僵局,才能让台湾更具有竞争力。
高校培育人才应具有国际观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一所私立大学,淡江大学在台湾地区的综合排名上升至第四位。请问在高教办学方面,台湾对于公立和私立大学的政策有何差异?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如何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具有竞争力优势?
林志鸿:截至2011年,台湾地区公立大专院校有53所,私立大专院校有109所。台湾对于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政策主要差异为资源分配不均,公立大专院校财源以政府补助为主,而私立大专院校财源则是以学杂费为主。除此之外,台湾的私立大专院校亦面临社会观感和师资难聘等问题,且又因少子化,私立大专院校会比公立大专院校提早面临招生不足的问题。
然而,淡江大学始终秉持国际化、信息化以及未来化为目标,且以培育心灵卓越的人才为使命。除了致力于让学生具备基本知识技能外,更要求学生具备其他的优势。譬如,社团经验、语言能力、金融仿真竞赛、社会服务等,透过学校宛如小型化的社会,让学生具备应有的生存、应变能力,这样更能面对外界不同的挑战。淡江大学亦提供给学生许多资源,如企业到校园征聘人才、提供基本计算机软件使用、毕业生之生涯规划等等,让学生有更多渠道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并充实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加强不足之处。
高校培育人才应该注重质量,且有很多成功的因素存在,包括学校政策、师资来源等。如西南财经大学EMBA的教育,就一直妥善运用这些优势,整个课程的推动设计,不止是宏观的,同时更具有国际观。淡江大学会与西南财经大学今后进一步友好磋商,在教学科研、师资培养和学术交流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标签:金融机构金融改革
上一篇:外储未来几年宜维持低速增长
下一篇:国开行创新融资模式助推湖南 “四化两型”
·不管你跑多少年 超60万公里才报废2013.01.15
·董明珠要求格力电器1000多党员要戴党徽上班2013.01.15
·30股近期机构予目标涨幅空间超40%名单2013.01.15
·基金三季报垄断70股前十大 本轮反弹强势2013.01.15
·南水北调投资创新高 水利建设飙升2013.01.15
·私募直接发产品将成主流 11家符合资格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