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企业应更多关注实用型创新

发布时间:2013-9-11 5:24: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 【字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叶恩华:企业应更多关注实用型创新
    
    为了在世界出口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墨西哥和越南已摩拳擦掌,而印度、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也从全球制造业的转移中获益良多。而中国呢?制造企业的逐渐撤离,正使得它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也因此面临巨大挑战。回顾中国制造业企业低成本、生产廉价仿制品的历史,审视如今制造业企业全球性扩张和国内成本不断提高的状况,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欧中国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叶恩华(Yip George S)表示:“中国制造业企业自身必须要有所创新。”
    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创新?有哪些有效的路径?叶恩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建议,中国企业应当将长远创新置于短期收益之前;其次,它们必须改变管理方法,减少等级体系,鼓励独立自主;同时,应当注重中层水平的技术创新,而不是前沿的技术创新。
    注重实用创新
    纵观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史,英国聚焦于科学创新,德国致力于对科学的应用,以制造实用的产品为方向。很快,德国在制造业方面便超过了英国,在英国制造业式微的今天,德国的制造业依旧繁荣。
    叶恩华认为:“中国制造业应当走德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所走的道路。中国政府对高科技有过多关注,其实没有必要,企业应当更多关注实用方面的创新。”
    对于普遍以低成本、生产廉价仿制品起家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在企业发展早期,无法在研究和开发方面投资可以理解,但随着获得收益的增加,叶恩华认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应该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投入更多资金,以在产品方面取得创新。
    之所以认为这样的路径可行,是因为叶恩华看到了中国人才供应方面的优势,中国在培养工程师与科学工作者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制造业企业很容易就能雇用到许多科学工作者和工程师,制造业并不需要拥有最高学历、掌握最新技术的科学工作者。
    以TCL、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以技术、产品驱动创新的道路上给叶恩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具有创新性质的公司的共性是什么呢?“它们可能将创新放在了首位,甚至将之置于取得短期收益之前。中国制造业企业应当将长远创新置于短期收益之前。”叶恩华表示。
    减少等级、鼓励开放
    除了以技术、产品驱动的创新之路,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也需要进行管理创新。“要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必须改变中国企业的文化。”叶恩华指出。
    具体而言,中国企业的管理文化等级分明、管理严密,而要增加创新,企业应当减少等级分层,处于较低职位的员工需要减少对老板的畏惧并乐于挑战既定事实,中国企业应该试图去建立一个更加开放、没有等级制度的管理体系。
    对此,叶恩华的意见是,首先企业要敢于冒险,要能够接受努力后仍然失败的事实;其次要改变整个体系,不再是由领导者告诉员工怎么做,而是允许更多自下而上的建议。
    在这方面,美国3M、谷歌(Google)都是商学院优秀案例的典范,谷歌研发人员有20%的时间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项目,而在3M公司一个职员可以利用自己15%的工作时间来证明自己的一个设想是成立的。
    这样的管理体系能为设计人员支撑、创造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追求自己的创造力。此外,雇用更多来自西方的工程师和科学工作者,让他们进入中国的团队工作也不失为一个方法,虽然这样的团队可能会缺少和谐,但和谐并不能鼓励创新。
    此外,在管理过程中对一切都进行过多地衡量,也成为阻碍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的因素。在叶恩华看来,这一切的关键取决于领导者。
    “领导者们自身必须改变管理方法,必须认识到不应管理一切,而是要创造一个让员工很好工作的环境,服务于员工的环境,而不是其他。”叶恩华提醒说。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2716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